古云梦泽的江汉平原的家乡,地势低下,到处都是湿地、沼泽。随着泥沙淤积,导致江河水位不断上升,原有的高地则变成了水浇地,成为粮田,低洼地区则沦为水域,成为湖泊。
家乡水田的泥土由芦苇、蒿草、淡水藻类等水生植物和水生生物在自生自灭过程中腐烂形成的,土色乌青,被称为“青泥巴”,也叫“青钢泥”。青泥巴肥沃度高,适合水生农作物、水生蔬菜生长。
家乡的青泥巴泥而不滓,扎实厚重,开河筑堤挖一锹青泥巴,像一块糯米糍粑似的贴在锹面,端起来泥块不散,有棱有角,放进箢箕里,挑在肩上,担子格外的沉。
青泥巴淤泥筑起的道路,晴天一把刀,下雨一团糟。人们出行靠船走水路。
湖乡修筑房屋夯青泥巴台基,硪路越夯越软,待青泥巴风化干枯后,形成一整块硬邦邦牢实的台基,犹如浇铸一般。青泥巴的村庄,为人们提供栖身之所,祖祖辈辈住得踏实,活得朴实。家乡的青泥巴不仅繁衍生息,还孕育了家乡人质朴的性格和不屈的骨气。
春秋时代的《管子.地员篇》将九州之土分为十八类,每类又分为五级,青泥巴定位上等田地。青泥巴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的丰富的腐殖层,具有自身肥力足,质地细腻柔软,非常适合水下茎块植物生长。
青泥巴莲藕淀粉含量高,微量元素多,是家乡特色农产品。青泥巴也适应茨菇、荸荠、茭白、菱角、芡实、席草等水生作物的生长。
老牛迈着稳健的步伐,犁铧翻出绸缎般的青泥巴,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田野散发着醇香沃土之中。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耘,秋收冬藏。青泥巴田种植出的水稻,籽粒饱满,米质纯天然、无公害、原生态。大爱无言的青泥巴,无私奉献着它的平凡而伟大。
袅袅炊烟在村庄升腾,漫过屋顶,带着青泥巴的味道,飘向渺茫的天际。乡村炊烟,是一种永远的眷念。
母亲栽种栀子树,先挖坑,然后从池塘里端来一盆青泥巴,填埋在栀子树根部。青泥巴随遇而安,默默地滋养着小栀子树的生命。素白如雪的栀子花,芳香四溢,年复一年地开在家乡那片土地上。家乡的栀子花,给家乡人俗常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生趣,也给予了我许多乐趣和人生回忆。栀子花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栀子花永远开我生命的怀念里,令我对故乡的情愁会时时袭来,令我魂牵梦萦。
沼泽湿地里的青泥巴淤泥略有腥味,也就是草炭泥,俗称“观音土”。毫无营养的观音土在大饥荒时期曾被饥民当成食物充饥,吃下暂时能解除饥饿感。虽说观音土像食物,但毕竟不是粮食,会沉积在人的胃肠很难消化,导致腹胀,排泄不出而被活活地憋死。“与其饿死,不如做个饱死鬼”是旧社会劳苦人民真实写照。令人心酸的观音土,告诫人们平日里要珍惜粮食,敬畏粮食!
我从家乡的青泥巴中走来,心中始终充满深深的眷恋。家乡的青泥巴孕育了我的生命,也孕育着我浓烈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