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火放高,不许小伢捞。”这是上世纪农村那些义务安全员(旧时称更夫)常吆喝的一句话,提醒大人将洋火放在安全的地方,教育孩子认识火灾的危害,不要玩火。
“洋火”一词是早年对火柴的泛称。火柴在我国,早年是从国外买来,为此也称之为“洋火”。在我小的时候,家里许多日用品和食品都带个‘洋’字,如洋碗、洋盆、洋布、洋线、洋油、洋蜡烛、洋扒撮;洋芋、洋葱、洋姜、洋冰糖、洋糖发糕……洋石灰也叫“洋灰”,就是现在的水泥。
一盒火柴由火柴签子(火柴棒)和火柴盒子组成。火柴签子用木材质生产,一旦时期也出现过塑料的火柴签子,但没有韧性,擦火柴容易弯曲。火柴盒子有木质的,也有纸糊的,火柴盒子多是抽拉式,外壳上印有精美的图案、厂名以及“谨防潮湿、注意安全”等字样。
火柴靠黄磷与盒子上的黑沙摩擦产生火焰。形成火苗。火柴生产简单,将黄磷涂在火柴签子上,黑沙粘连在火柴盒两侧,经包装后就成了火柴。小时候听老人说,火柴签子上黄磷毒性巨大,10支火柴头的黄磷可毒死一条人命(俗称吞洋火签子),且易自燃,安全性也差,随便在砖头、石头、木头上,甚至在鞋底上擦一擦,就可以燃起。后生产厂家用硫化磷来代替黄磷,称之为“安全火柴”。
“身穿白衣袍,头戴小红帽,咔嚓一声响,立刻火气冒。”这个谜语,说的就是火柴。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火柴两分钱一盒,也凭计划票供应,平时很难买到。小小的一盒火柴,千家万户生火煮饭,点灯照明都缺不得它,没有了它,就得到邻居家去“借火”和“撞灯”。
庄户人家使用的火柴,大多被放在灶门口供灶神香炉的“壁厨”里,这样火柴就不会受潮,一擦就着。擦燃火柴,空气中冒出的一股松木香味很好闻。那时人们用火柴也相当节约,一日三餐生火遇柴草湿,就用点灯来引燃穰草。点烟的时擦火柴总是背着风,抽烟的人多时,一根火柴同时点上几支烟,也互相撞火。
点烟撞火也有相应的礼俗,就是还给别人的烟时要用双手,火的一头不要对着给你撞火的人,否则视为不敬,这一礼俗尤其是师徒之间特别讲究。
有关火柴的记忆,如今回忆起仍十分有趣。如马戏团演出的小把戏“空中取火柴”,魔术师事先将火柴棒排列在火柴盒子底部,给你看的是空盒子一面,确实是盒子里没有装一根火柴。他扬起手向空中做起取火柴的动作,扣上火柴盒,再翻个面给你看,似乎是取来了满满的一盒火柴,其实就只有不到十根,粘在盒底的一排火柴棒。所以人们说,把戏把戏,都是假的。
上世纪,孩子们玩“洋火枪”十分流行,“子弹”就是火柴签子上那点黄磷。每到春节,孩子们都自制洋火枪。小时候,我玩的洋火枪其材料有两种,一种是用废弹壳,另一种是用自行车旧链条。
自制弹壳洋火枪先把弹壳的上部锯掉,留下弹座,把牙膏皮用铁碗装着,放进火里融化,然后倒入弹座,用铁钉掏一凹形,用合股的铁丝,一头连着弹座,一头拴上一颗铁钉,弯成u形,一把弹壳洋火枪就做好了。使用时,在凹形处填进黄磷,钉尖落位,弹座朝上,在硬物体上撞击铁钉帽的一头,发出“啪”的一声,空中飘起黄磷的香味。
自制链条枪,找来自行车链扣,铁丝拧成的枪架上,串着若干个自行车链扣,链扣的另一个孔供铁丝栓活动,最前端的链扣需打一个螺帽,链扣恰好是一根火柴棒大小的孔。整串链扣和铁丝栓分别用橡皮筋箍好,使用时掰开最前端的链扣,将火柴棒塞入螺帽形成的孔内,并向外拉出,而火柴头上的黄磷则留在螺帽内。扣动扳机,铁丝栓高速地撞击黄磷,从而发出响声。
说到火柴,我们就会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篇课文。书中那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用火柴的光,点燃了自己的梦想,让生命最后时刻有些许的光明和温暖。“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表现出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的道理,是为了启发人们要珍惜现实的幸福生活。
一根火柴能给人温暖。那时农村里照明没有电灯,每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该点灯烧火做饭了。农村里每家都有砖砌的土灶,土灶烧的原料主要是柴草。冬天里,灶膛产生的火,烘得人暖暖的,总忘不掉曾经添柴烧火的情景。
一根火柴也能惹出大祸。冬季,野草都枯了,正是“放野火”的好时机。划一根火柴点燃枯草,顿时,火焰似条条火龙在田野上飞舞。有时,风助火势,火源扩大,也会殃及村民的房屋。
武汉火柴厂是华中地区一家比较大的企业,计划经济时期,产品销售全国。当时,湖北省各地用的大都是武汉火柴。“双喜牌”火柴是火柴中的名牌,给人留下深刻记忆。
随着打火机的普及,火柴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谁家还用火柴点灯生火,谁的衣兜里还揣着火柴去擦火点烟。火柴那飘曳的火苗给人以珍贵的记忆,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