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苏的头像

小苏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08
分享

青春 时代的记忆

看着会场上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着他们讲述着感人肺腑的经历,我也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们住在刚挖的小窑洞里,很潮湿,天天要晒被,晚上能听到狼嚎呢。”“刚做的新鞋,在厂里才穿了一天就磨破底了。”“高炉用的石头都是自己一块一块砸碎的,经常步行近40里路来上班,一走就是大半天。”“我们建的第一座高炉是2.5立方米的,出的第一炉铁只有砖头那么大,打造成镰刀和斧头到县里报喜去了,从那开天始,我们就是有铁的县城了”……。

随着这些回忆,我渐渐想起了我刚进公司时的情景,那一年我十七岁。因公司急需人员,我们炼铁班提前进厂成为公司的一员。少男少女们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和忡憬,从最苦的炉前和风机房、水泵房等干起。那时公司已经有四座高炉了,最大的150立方米,虽然和现的相比十分渺小,但在当时也足够震撼了,我们在炉前看到工人用长长的铁钎打开铁口,通红的铁水散发着炙热流淌到旋转的铸铁机上,随后一块块的铁锭就落在运输车里,感觉很神奇。我们认真的跟着师傅们学习技术,很快就能独挡一面,能够独立工作了。当时的生产环境很差,自动化水平低,很多人工操作,非常辛苦。不仅如此,自然环境也同样很恶劣,那风刮起来,可真让人涨见识,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风。到了上班时间,小姑娘们把自己用围巾包的严严的,风吹的走不动,就几个人挽着胳膊一起顶着风走,好不容易到班上,解开围巾,都快笑死了,那脸黑的,只剩下白眼球了。

当时的生活区只有六栋家属楼,就是现在最老的几栋楼。我们住在女工宿舍楼里,女工楼前是一大片空地,空地中间有一座放电影的小楼,每到周六给大家放露天电影观看,这天就是一周内最热闹的一天了,人特别多,有的带小板凳的,有人垫片纸的,早早的就坐在空地上,等着看电影。如今的职工活动中心的位置,在以前是唯一的一座食堂,里面有八个窗口,卖不同的饭,在这里我吃到了我从未吃过的卜刀、糊卜、韩城馄饨、清汤面等等,也是在这里,使我爱上了韩城美食的。那时一碗饭很便宜,五毛钱就打满满一大碗,吃的很饱。我们的宿舍是三个上下铺,六人间。当时窗户是木头做的,有很宽的缝隙,有时睡到半夜刮风了,就能闻到很浓的土腥味,很呛。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被子上刮了厚厚一层黑土,脸上也全是黑灰,哎,一觉睡醒好像刚挖完煤一样。有时睡梦中还有老鼠在被子上跳舞,把人能踩醒,吓的连头一起蒙住,一动都不敢动。

对于那座2.5立方米的高炉,我还有一点印象,当时也是听说要拆除了,好奇的跑去看了一眼。那是个很迷你、很简陋的小高炉,只有一人多高,旁边连着一个大鼓风机,地上散放着几个铁水模子,听说上料、出铁全是人工来干,能想象出来,那一代人要如何的辛苦付出才能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炼出铁来。

转眼间,我进公司已经26年了,在这期间龙钢公司历经风雨,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一座座现代化的大型高炉拔地而起;一幢幢家属楼错落有致;一片片绿化景观使龙钢公司步入了园林式企业的行列;一个个料场封闭项目有效的抑制扬尘;一道道防风网与防风林使风沙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员工们的吃、住、行均受到公司的重视,不断推出新的解决方案;逢年过节,均给员工发放各类节礼,关怀备至;困难员工慰问、帮扶……。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一阵热烈的掌声惊醒了深思的我,会议结束了,看着老人们戴着漂亮的花环,笑逐颜开的互相寒喧着向外走去。不由感叹到,真时光如梭,光阴似剑哪。第一代龙钢人将青春和热情无悔的奉献给了龙钢,并将充满了他们心血的公司传递到下一代人手中,才使公司逐渐壮大,成为了大家的骄傲。我相信在每一代人的努力下,龙钢的未来会更好,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他们前仆后继的在只属于自己的时代里重任在肩,为龙钢公司奉献最美好的青春,即使只为泰山之一石,只为沧海之一滴!也正心正行,投身时代洪流,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