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龙桑寺火烧赞:
圆璧火烧颜面黄,质酥松软溢甜香。
谢家远道迁福地,手艺精绝传四方。
落难光武称上品,相承一脉震龙桑。
而今齐鲁行销遍,美味入迷皆颂扬。
一
话说商河的北部有一条波光粼粼的大沙河,相传大沙河是黄河留下的故道,几经变迁,解放后经过各级人民政府治理,成为风光旖旎、渔林丰富的旅游胜地。大沙河两岸人民勤劳,风气淳朴,留下了许多佳话。紧邻大沙河的龙桑寺以盛产火烧而闻名,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先聊聊龙桑寺的由来,再去品尝香酥可口的糖酥火烧吧!
龙桑寺是商河县的一个镇,距县城往东15公里,与滨州惠民接壤。据《商河县志》记载:西汉末年,王莽借掌兵权篡夺皇位,在长安称帝,改国号曰新。王莽怕刘家东山再起,遂对刘家大开杀戒,对汉室储君刘秀更不放过。刘秀势单力薄,只好闻风而逃。这日,刘秀逃到商河境内,已是三天三夜没有歇息了,饥渴交加,精疲力尽,又逢盛夏季节,骄阳似火,更使得他人困马乏,力不能支。看看后边没了追兵,便在一棵大桑树下停下来歇息。他发现树旁有一口水井,就解下皮囊提水来喝,井水入口,一阵甘甜沁入肺腑,顿觉浑身舒泰。他又从马鞍上解下食袋,吃了点肉干,便倚在桑树上,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正昏睡之中,觉得右耳刺痛,用手一摸,竟是一只蝼蛄作祟,遂愤而灭之。刘秀再也睡不着了,见已是太阳西斜,可他仍然感到自己还在树阴之下,于疑惑间再看那桑树已不是原来的形状,原来那树为了能给他遮阳,随着日头的转动,已将自身拧了个麻花弯儿。吉人天相,万物庇护。刘秀心中很是感动,便自言自语说:“此桑损身护驾,日后我做了皇帝一定封赏。”此时,刘秀放眼远望,只见远处风尘滚滚,似有大队人马而来。惊讶之余,刘秀知道这是王莽派人追击他的大军,于是,赶忙上马。再看刚才弄死的那个蝼蛄,才知它的用意是为了救自己,感动之余,刘秀心中默念“真是一个金头玉蝼蛄啊!”
十几年后,刘秀复兴汉室,定都洛阳,做了皇帝。他想起当年为躲避王莽追兵逃亡商河的事,感慨万千,便封那桑树为龙桑;封那井为龙桑泉,封那个蝼蛄为金头玉蝼蛄。后来,为纪念光武帝刘秀在商河大难不死才有汉室中兴,地方官员在这儿修建了一个大寺院,并以龙桑为名叫龙桑寺,也就是现在这个地名。
二
千年龙桑寺不仅因历史人物留下传奇故事,更给老百姓留下美味火烧。龙桑寺火烧,是山东商河的特色传统名吃,由龙桑寺镇谢家点心铺创始于清光绪年间,现在以龙桑寺镇正宗“少得利”火烧店为最佳。其形如满月,色呈蛋黄,具有酥、香、甜等特点,味美可口,久负盛名。
近几年,旅游热高涨,来大沙河观光的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渴望品尝到乡间美味,少得利的糖酥火烧自然成了人们的首选。它易储存,保质期长,便于携带。大家一路走,一路陶醉于大沙河沿岸的自然风光,还有香酥的美味相伴,凡是来此地游玩的人没有一个不说,真是不虚此行啊!
糖酥火烧个头虽小,它的来历可不简单,这里还有一段佳话……
相传清朝时,一擅长制作各式糕点的谢氏人家自外地迁至龙桑寺石家村落户,便在家里开了一家点心作坊,谢家为人厚道,诚实待人,深得邻居的信任,在四乡八邻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后沿袭传至第四代孙谢思三。谢思三除去继承了祖辈的优点之外,还聪明好学,善于思考。因此,到他这一辈,谢家的买卖更加兴旺。
话说一年的中秋节,明月高悬,清辉遍撒人间。虽说日子清苦,毕竟是收获的季节,老百姓还是希望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代表团团圆圆的月饼自然成了人们的首选。那一天,谢家邻居的月饼卖得特火,熙熙攘攘,人们大包小包购买,并且交口称赞。谢思三深感惊讶,正好有位老客户来访。谢思三赶忙沏上上等的茉莉花茶,望月畅谈,和老客户闲聊起来。“你邻居家的月饼虽说买得火,可是有个点硬,老人牙口不好,啃起来有些费劲啊!如果能够再松软点,那绝对是美味上品。”
善于动脑筋的谢思三闻听此言,豁然开朗:如果把自己家的糖酥火烧酥软的特点和月饼的甜香结合起来,岂不是老少皆宜的美味吗?想到此处,他禁不住心花怒放,浮想联翩,急切地想把这一想法变成现实。于是,送走客人,谢思三乘着明媚的月色向临庄邱家疾驰而去。
来到邱家已是深更半夜,除去偶尔听到一两声狗叫,四周一片寂静,唯有天上的明月俯视着谢思三,好像最懂他的心思一样。由于过于兴奋,谢思三使劲敲打妹夫李登翠的大门,伴随着一声生气的回应,“谁呀?三更半夜不睡觉来打扰俺。”“我啊,孩子的大舅,有一件好事告诉你。”“什么好事啊,竟然等不及天亮了再说!”“妹夫,你赶紧开门吧!”伴随着“咣当”一声,李登翠把谢思三迎进家门。看到大舅哥满脸喜气,气喘吁吁,李登翠心中暗喜,肯定是好事来了。
谢思三和妹夫说明了来意,李登翠暗暗佩服大舅哥的眼光,于是两人又商量了一番,详细的制定出方案,不知不觉东方欲晓,一声雄鸡的啼鸣又给哥俩送来了精神。说干就干,第二天就着手实验。事情一开始,并不顺利,接二连三烤制的火烧不是太软就是火候不到,为此,哥俩颇为苦闷。一时间,冷嘲热讽不绝于耳。挫折没有吓退谢思三,知难而进的个性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
一段时间过后,谢思三琢磨出了门道:料馅里适当多放些青红丝和芝麻,不仅提升了口味,还能让内瓤更加松软。这样烤制出的火烧肯定外焦内软,香酥可口。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伴随着哥俩爽朗的笑声,邻居们纷纷过来品尝新出炉的火烧,一时间“啧啧”声赞不绝口。
哥俩于是扩大经营,合伙在龙桑寺街东头开店,制成了既具有月饼香甜味道,又具有酥皮点心酥软特点的糖酥火烧,并给店铺起名“少得利”。新产品一出炉就赢得了好评,于是,少得利火烧的美名越传越广,遍销鲁西北大地……
三
几经变迁,时至今日,龙桑寺火烧又有了很大改进,先进的设备和科学合理的配方,让“少得利”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原来的基础上,研发出各种口味的火烧,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正宗的糖酥火烧形如满月,黄酥油亮,外形美观,香气芬芳,酥而不碎,焦而不糊,嫩而不生,醇香可口,酥、香、甜皆备。在配料方面也有很大改进,如配料中增加一些花生米、核桃仁、青红丝等,使糖酥火烧的味道更加鲜美,加之糖酥火烧经济实惠、易于存放、携带方便,因此,“少得利”的糖酥火烧借助于电商平台销到全国各地,糖酥火烧被越来越多的外地顾客所喜爱,到目前为止糖酥火烧的分布区域越来越广,甚至还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
乘新时代东风,龙桑寺“少得利”火烧取得了长足进步,从一个小作坊做起,不断发展壮大,成立了少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在推动本地区就业、扶贫和文化传承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小小火烧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今天少得利火烧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商河大地一脉相传的优秀文化遗产。正因如此,2016年少得利火烧传承人李清新经理被评为“2016年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商河县打造了糖酥火烧文化展馆,展馆收集糖酥火烧制作技艺的老物件,用生动立体的方式再现了这项传统项目的制作技艺,与这项传统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历史影像这些珍贵画面也再次走入公众视野。展馆内开辟了专门的游客体验区,并积极开展公益研学游活动,一年内开展了100余场,每场人次达60余人,并通过传承群体,宣传影像以及培养传承人等方式,弘扬发展这项非遗制作技艺。
商河这片热土,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单单一个小小的火烧,就蕴涵了过往的岁月和美好的向往,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鼓乡的土地上新人新事将层出不尽,必将谱写出更加灿烂的华章。
结语诗赞曰:
小小火烧铭典章,
人人喜爱满怀香。
而今销往九州外,
商品名声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