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甲春的头像

孙甲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8
分享

沙土地上的蒲公英

鲁西北大地的人间四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候,草长莺飞,麦田萋萋,刚刚舒展的枝叶尽情地在微风中摇曳。田野埂垄上的蒲公英笑脸灿灿,昂首向阳,诠释着渺小但依然昂扬乐观的生命理念。蒲公英就像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一样,根植黄土地,从不计较环境如何,总是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留于天地之间。周德香先生就是一位像蒲公英一样朴实坚韧的人。

初识周先生还是从一位文友的闲谈中,他说周先生是我们商河的乡土作家,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令人钦佩。去年暮春“树理书屋”揭牌之时,周先生在二女婿李传金的陪同下,莅临现场。因我的座位靠近周先生,故而能够相见。犹记得周先生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留着农村老年妇女常见的短发,显得干练而又精神。在亲切的交谈过程中,周先生用她柔软的手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脸,鼓励我写出好作品。不知怎地,当时我的眼睛微微有点湿润,朦朦胧胧中好像自己母亲来到我的身边,油然而生的敬情里又多了亲情。当时,参与活动的外来大咖较多,许多人争相和周先生问候,自然心中的很多话没空倾诉,不能不说留下了遗憾……

后来周先生托人把她的几部作品转交给我,带着发自内心的感动,一一细读,感慨颇深。周德香先生1939年10月出生于沙河乡(现沙河镇)北周村。1959年从乐陵师范毕业后,先后在玉皇庙镇、沙河乡任教师,兢兢业业,深得学生的爱戴。后响应党的号召弃教支援农村建设,随丈夫霍相馨返乡定居沙河乡大胡家村,从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变成了农民。这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痛苦的抉择啊!然而周先生深明大义,没有丝毫怨言,愉快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周先生毅然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不仅积极参加农村劳动,还要照顾子女和老人,早起晚眠任劳任怨。为了让生活能够过得好一点,周先生学会了缝纫技术,并且在集市上摆摊。那段时光,周先生累着并快乐着,因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家庭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周先生在《八十岁寄语》中就详细地记录了这段往事。每每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周先生在夏日炎炎烈日下疲惫的身影,又好像听到寒冬里缝纫机嗒嗒的响声,也仿佛见到四处奔波求人借钱的艰难场景。感谢周先生,从她的人生历程中,我看到了做人的坚韧和刚强,也学到了逆境里为人处世之道,更从朴实的文字中读懂一个母亲的伟大!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党的好政策,老百姓告别贫困,过上了富裕生活。周先生在离开讲台二十多年后,再次拿起笔,开始了她从未消退的梦想——写作,不为发表,只为记录生活。春日里微风送香,花开满园,周先生伏案耕耘,无暇欣赏;夏季里蛙声响亮,蚊虫叮咬,周先生精心构思浮想联翩;中秋明月高悬,柿子树上果实累累,周先生无心品尝仍然沉浸在小说的创作里。冬去春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周先生创作的小说、散文等陆续在省市报刊发表;随后,出版长篇小说《马莲花开》《落凤坡轶事》和文集《满彩》等。《落凤坡轶事》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被誉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其中,最令读者心仪的是周先生于201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奇人三奶奶》,故事的主人公“三奶奶”历经乱世,识大体,明大义。解放后跟随三爷爷回到农村老家,不计个人得失又悬壶济世,深受乡亲的爱戴。

2023年此小说经商河县融媒中心张恒宽主任在“蜻蜓”上演播后,又赢得了听众的交口称赞。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周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寄托了对主人公优秀人性的歌颂。

长期的农村生活是周德香创作的源泉,她的一系列作品中都精彩细致地描述了鲁西北平原上的风土人情,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她笔下的人物就像她一样顽强坚韧,历经一次次生活的磨砺都能勇敢面对,这也是鲁西北大地上千万苍生,尤其是商河人的精神写照。

人们在赞赏周先生文学上煌煌巨著之余,更敬佩她教子有方。她把子女全部培养成才,教出了两个博士、两个硕士,真是羡煞了四乡八邻。

前几天,当接到商河县作协庞主席的电话时,我恨不得即时见到可亲可敬的周先生。四月十日在商河县文联主席董华玲带领下,我们一行六人驱车前往德州(周先生现住在二女儿家)拜访周先生,并汇报商河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

汽车穿行在美丽的鲁西北平原上,新修的高速公路犹如伸向绿色田野的一道长剪,把大地剪地整整齐齐的。蓝天高邈,杨柳鹅黄色的嫩叶尽显清丽的景象。二百多里的路程,在大家的谈笑中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地。

热情好客的李传金早早恭迎在门口,熟人相见自然万分亲切,一阵寒暄之后进入屋内。周先生见到大家,慈祥的脸上笑开了花,“总算见到老家的亲人了,自从接到你们的电话,我就天天盼你们来!”“周先生,我们也是希望早点过来看望您啊!”杨富华老师激动地说。《济南日报.新商河》编辑贺圆圆亲切地喊了一声“姑奶奶您好!”周先生愣了一下,赶紧把贺圆圆搂在怀里,“哎呦,圆圆,俺的好闺女!”大家纷纷落座,周先生如数家珍地回忆了往事,大家时而唏嘘,时而大笑。看到眼前的一切,我真为周先生身体健康能够安度幸福的晚年而高兴。从一些细节之处,我感受到了李传金和妻子对老人的孝敬。善良朴实的品格和真诚待人的态度是这个家庭最好的家风,并且得以传承。古人云,耕读为务,诗书传家。周先生完全做到了,从这点看,周先生真得令人敬重啊!

告别周先生一家时,我们都有点恋恋不舍,但大家又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文学之树永远青翠蓬勃!感慨之余,欣然赋诗抒怀。

暮春访周德香先生

蒲公英开泥土香,

沙河波碧水悠长。

著作三尺铭尘世,

清逸一生溢惠芳。

子女功成知母意,

志怀难舍恋家乡。

今乘春景访贤士,

期冀耄耋君益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