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甲春的头像

孙甲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07
分享

立冬随想

初冬的阳光依然那么温和,暖暖地拂过大地。鸟儿飞过平静的湖面,一串串鸣声随意地给天空播撒音符,遥远的地平线横亘成五线谱,记录着单调却响亮的曲子。追寻着阳光的暖意,闲步于田野小径,大片嫩绿的麦苗犹如一张极力铺向远方的大绒毯,消失在薄烟笼罩的黛色树林里。

闭上眼睛,脑海中又浮现出麦收时节麦浪滚滚的景象。然而,毕竟进入冬天了,如果没有这鲜嫩的麦绿,我脚下的土地将是怎样的一番模样?萧条冷落,也一定单调乏味。生于斯,长于斯。如果没有农人的辛勤劳作,哪有这样动人的景色;同时,也应该感恩脚下的黄土地,它不仅养育了一方人家,更给予历史无穷的精神力量。我想,宽厚仁慈就是这方热土善良的本性。

田埂上的枯草蒙上一层淡淡的白霜,犹如银发苍苍的老人沉静默然。是留恋逝去的青春,还是思考冰雪覆盖之下的未来?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么,眼前的枯草就是智慧的长者,一定无惧未来的一切挑战。

带着心中的哲思,再仔细瞅瞅,枯黄的草丛中竟然芬芳着一朵娇黄的小野花。昂首向阳,坦然自信。一丝丝纤细的花瓣密密地向四周散开,极力开放。细细的枝茎连一片叶子都没有,却坚强地挺举起花朵。冷酷的寒霜没有让他屈服,反而绽放出生命的光彩。遥想烂漫的春天,桃花、杏花、梨花赶趟似的,争先恐后地向春天献殷勤,而那时的小野花却湮没在碧草之中,从来没有人去关注。夏季里,被精心呵护的芍药花团锦簇地摇曳于风中,接受人们的欣赏和赞美;而小野花却在暴雨中挣扎。现在冬天来临了,小野花傲然开放,给大地留下自己的一抹清香。

我伏下身子,趴在地上,再用景仰的眼光审视蓝天映衬下的这朵小野花。瞬间觉得他就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精气神凝结于每一片花瓣,阳光在黄色的花瓣里闪烁跳荡。这应该是生命的绝唱吧,哪怕没有一片叶子陪伴自己,奋斗至生命的辉煌时刻。虽然一旦凋零就会一无所有,但是依然斗志昂扬。当我们把眼光聚焦尘世时,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历经大半辈子的平庸,当迎来高光时却无人喝彩、无人捧场;然而,毅然绚丽自我,仍然心胸坦荡。其实,这样的人更值得敬重。

近来读了几本书,既有引人入胜的小说,又有发人深省的历史书籍。特别是《明史》中一位着墨不多的人物的英雄壮举深深打动了我,他就是黄道周。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1645年-1646年)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端”。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大明开国近二百多年,至崇祯帝,危机四伏,大厦将倾。当清军入关时,在家赋闲的黄道周再次出山,辅佐唐王。隆武元年,黄道周出师北伐。他的军队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从未上过战场。所用的武器也仅仅是锄头、扁担。因此,被称为“扁担军”。黄道周的夫人又召集了许多妇女,一同前往作战,她们手中连扁担都没有,人称“夫人军”。这样的军队去抗击势如猛虎的八旗军队,无疑是以卵击石。然而明知去死,黄道周偏上虎山行。并且拒绝和谈,绝不妥协。全军覆没后,黄道周被俘,押送到南京,很多人轮番出面劝其投降,都被严词拒绝。三个月后,在南京就义,

面对国破家亡,留下十六字绝命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落款:大明孤臣黄道周。

明知必死,却愤然前行,视死如归。当这支老弱病残的队伍全军覆没之时,历史却留给后人一个巨大的叹号。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古往今来,正是这些民族的脊梁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躯体,谱写了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创造了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

趴累了,直起身子伸伸腰,再次眺望原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高高的风力发电机亭亭玉立,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秀气。济滨高铁和高德高速交叉而过,现代和古老交织于这方热土。的确让人心潮澎湃啊!通过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不懈努力,我的家乡愈加富饶美丽。

蓝天下,冬天准备好好地睡上一觉,静静期盼春天的到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