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在《黄山日报》上第一次发表小品文《住四楼的欢愉》,为作纪念,我用所得的稿费购买了《幽默散文》一书。如今快二十年过去了,我仍清晰地记得书中有作者名叫王了一写的幽默小品文——《领薪水》。王了一用戏谑、隐讽的笔调描述了抗战时期国统区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公教人员薪水入不敷出的辛酸生活:
“薪水”二字真是名符其实了——如果说名实不符的话,那就是反了过来,名为薪水,实则不够买薪买水。三百元的正俸,不够每天买两担水;三千元的各种津贴,不够每天烧十斤炭或二十斤柴!开门七件事,还有六件没有着落!长此以往,我将提议把“薪水”改称为“茶水”,因为茶叶可多可少,我们现在的俸钱还买得起。等到连茶叶都买不起的时候,我又将提议改称为“风水”,因为除了喝开水之外,只好喝喝西北风。
当年,我读到这里,就不由得想了:这王了一是谁?文笔竟如此诙谐、幽默。过了好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王了一就是大名鼎鼎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我大学里读的古代汉语教材就是他所编。
常人总以为编古代汉语的人肯定是像古代汉语一样了无生趣,却不知王教授竟有着如此幽默、风趣、诙谐的一面:
好容易把薪水领到手了,马上开家庭会议,讨论支配的方法。太太在三年前就想做一件冬天的大衣,那时衣价占月薪的一半,当然做不成;这三年来,大衣的价格百一变至于千,千一变至于万,等于月薪的双倍,当然更做不成。大小姐提议去看一次电影《忠勇之家》,她的妈妈反对,理由是饥寒之家没有看《忠勇之家》的资格。经过了一场剧烈的辩论,结果依照老办法,本月的薪水,除了付房租之外,全都拿去买柴米油盐酱醋茶,先度过十天再说。二少爷憋着一肚子气,暗暗发誓不再用功念书,因为像爸爸那样读书破万卷终成何用!小弟弟的脑筋比较简单,只恨不生于街头小贩之家。
董桥说:“我还是觉得王老先生小品写得实在好。他们那一代文人都练得一手绝艺,一支椽笔在文字的堂奥‘冲进冲出’,不沾一丝蜘蛛网,永远干净潇洒,像《雅舍小品》。”
许是爱屋及乌吧,我后来竟专门从网上邮购了王力先生的散文集《龙虫并雕斋琐语》,买来后竟发现集内《领薪水》一文后面还有一个附录——“读者与作者”。内容出人意表,断不能不引:
读者张开一先生看了本报六十一期《领薪水》一文后,特从泽县汇来法币二百元,嘱本社转交作者王了一教授,聊表敬意。张先生在信首写了这样几句话:“自从读了《领薪水》,瞒人流去多少泪!所悲非为奉微事,惟叹国×良心昧。”
内人曾笑我痴,说喜欢人家的一篇文章就把人家的整本书给买来了,她却不知道世上竟还有比我更痴的:泽县读者张开一先生看到王教授文字背后的辛酸后,竟给我们的大教授王力先生汇去法币二百元。
真是菩萨心肠!
这钱,教授收还是不收呢?性急的朋友一定会如我一样耐不住要问了。好在这个附录下面又附了王了一教授的一封复信。
开一先生:
《龙虫并雕斋琐语》里,许多话都是无稽之谈。中国古代的文人喜欢装穷装病,我也染上了这种习气。如果说那一篇《领薪水》说的是实话,那么,我说的是一般公教人员而不是我个人。你读了《领薪水》而感动,我读了你的信更感动。也许公教人员比街头小贩只值得骄傲的,就在于这种安慰上。国币二百元仍托生活导报社汇还,谢谢你。
“你读了《领薪水》而感动,我读了你的信更感动”。真是妙语感人。这样的文章和这样的作者与读者,均是我真心喜爱的。若身边是时时出现这样的文字和这样的人,我便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