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驻村日记之六
“哦?”我不动声色转眼看着杨吉林。
“我要有个儿子在外地打工是不错,可他一惯好吃懒做,每年往返车费钱都是我寄给他的,不信你们看,这是今年春节来的时候汇款单。”他递给我们一张带绿色单椐。
“你们家的家务事我们可不敢管。”我摇摇头走开,有些事你越陷越深。
“难不成你想我们给他报帐?”我有意开起玩笑。
“那倒不用。”杨吉林冷冷一笑。
“可共产党人不是最讲究认真二字和标榜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吗?”他反将我们一军。
“什么时候骋请你当了义务监督员?”我内心暗自嘀咕一句。
“钱挣来就是用来花的是不是?杨叔。”我耐心问道。
“当然。可也有的是存在银行生利息。”杨吉林翻着白眼辩解。
“姑且是这样。”我也不便跟他斗嘴,“你儿子打工的佛江市是帮扶我们县的,县上在那里设有务工服务站,工人们都签有劳动合同,买有保险,工资通过本人银行卡按月发放。你儿子有没有收入,全年领了多少钱,一查银行流水帐就能明白。何况在那边打工,贫困户每人每月财政补助一千元,非贫困户每人每月补助五百元,这些帐连个小学生都能查清。至于钱到手他是吃喝或是打牌输了,我们就管不着了。实在不行,只有你儿子愿意,写好书面材料,我和那边商量,让厂里每月给你儿子发点生活费,其余直接打到你卡上来行不行?”我跟杨吉林商量,听说他儿子好吃喜赌,有时一个月工资发下来他就夜不归宿玩,或者找些牌友通宵达旦的奋战。
“这是我一家人的事就不劳你们这些外人费心操神了。”杨吉林啍了声转身走。
“挣钱如水挑沙,用钱如水冲沙。叔你还是劝劝你儿子勤俭持家的走正道。”晓燕姐好心追在后面大声叮嘱。
“对牛弹琴。”王冰冰不以为然摇头。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改了就是好同志。”晓燕姐双手合什温和的一笑。
我笑笑没说话,转身钻进我的灰色面包车,“吐吐……”嘶吼了好一阵才将汽车发动,在这期间我一直暗暗祈祷王冰冰呆在房里别出来,否则叫尖牙利齿的她奚落一顿也够我难受了。
“老大,脱贫攻坚完了,你这辆“宝马车”也可以送进历史博物馆了。”坐在副驾驶上的李小强笑着说。
“关键是在这之前它还得给我发挥余热呢!”我也是哭笑不得,我和妻子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生活压力也是蛮大,这辆二手车还是我跟妻子软泡硬磨,并以戒烟为代价得来。
有时真的幻想自己也是富二代,或是钓上王冰冰这样富二代也好,每天开着豪车呼啸而去,也是件很拉风的事,事后我都会批评自己龌龊。父母养我读大学也耗干了他们一切,妻子有脾气毛,嘴巴多的坏习惯,对我也算真心实意。
“老大,你把这车大修一次,免得那天我们在山上忍饥挨饿。”李大强给我块口香糖。
“我也想,可俢理费你出啊?”这段时间我也一直纠结和犹豫这件事,可那点到手几千元工资,扣除房贷,那无休止人情消费,压得我头都肿,我真的体会了一分钱难到一个英雄汉的悲催。
“我钱没有,只有命一条。”李小强退得彻彻底底。
“我的意思是打点擦边球,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肉烂在锅里,你这车一直干的都是公家的活。”李小强故作神秘贴到我耳根子说。
“拉倒吧!你可别害我,把我害了你也抢不到我位子。”我狠狠瞪了他一眼,现在侥幸胆大以身犯险,过后就是在身上绑颗无法排爆的炸弹。
“算我对不起你。”李小强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我可情愿现在吃菜喝水苦点累点,也不愿以后提心吊胆最后到那个地方报到。”我用手指了某个地方,大家都心照不宣,前不久我们敬重的一位朋友去了那里,五十多岁的奋斗一辈子皆成空,仅仅就是那区区几十万,巴持不住就栽了跟头。作为朋友除了可惜和痛惜外别无办法。
“现在制度是带了高压的,是要伤身动骨的,兄弟。”我拍拍他的肩膀,我们是并肩奋战的兄弟,是彼此坚强的后盾。
“那出差补助只要你不冒领就可以放心大胆揣腰包,可有些单位发的津补贴就不好说了,说不定若干年查到了,就让当事人原封不动退回去。所以说我的车可以跑公事,但不能花公款。这不是我胆小怕事,而是在新常态下我唯一明智和安全选择。”
“哥我懂了。”李小强不好意思朝我笑笑。
“风从草原吹过,吹散了多少故事,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我哼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人都为自己寻找快乐。
“老大,那拍买厅你打算怎么设计?”李小强问我。
“地处交通要道,场面够大,能吸到四面八方的人,就地取材,遮风挡雨突出实用性,关键能烧火,雄雄大火能驱散大伙身上寒冷和疲劳。”我脑海中涌现一幅画,大伙脸上挂着微笑,手里攥住一叠红红钞票,那是一家人红红火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