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撇捺人生”
题中所云“撇捺人生”,是一幅对联的横批,它的上下联分别是:
若不撇开终是苦
各自捺住即成名
从字形上看,“若”字的一撇如果不向左“撇开”而写成一竖,它就是个“苦”字;“各”字的一捺写到一半而截止,就成了“名”字;而一撇和一捺的结合,恰好“生”成一个“人”字。从这个角度上说,“撇捺人生”这一横批,确是上下两联的提纲点睛之笔。我第一次看见此联时,曾赞其“巧谜藏大道,妙对寓人生。高!”
从意义上说,联中的“若”是“如果”“假设”之意;“撇”是“丢开”“抛弃”之意;“苦”是“痛苦”“受苦”之意;“各”指“每个人”;“捺”指“用力摁”,有“保留”和“截止”双重意思,留给自己的部分别跑了,其余的部分不能要;“名”指“名声”“名气”,可引申为“成功”;“开”和“住”是指“撇”和“捺”的程度,“撇”,就要撇“开”;“捺”,就要捺“住”。
全联在说:人这一生,“若”什么东西都“不”肯“撇开”给别人,其最“终”的结局必定“是”痛“苦”;如果“各自(每个人)”能够留住一些东西给自己,保障生存和发展,同时扼制住自己某些欲望的恶性膨胀,“即”可以“成”就“名”声“名”气,才可以成功。
“撇开”加“捺住”,就是人生,人生(活着)就是要撇开一些什么,捺住一些什么。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字,实在是太高深,太奥妙,太科学,太艺术了。
“人”字一撇一捺,是象形的。一个人垂手而立,两脚分开,就是个“人”嘛。
“人”字只有一撇一捺,是因为人的一生,就是无休止地重复“撇开”和“捺住”两个动作。
“人”字撇长捺短,是在提示人“撇开”的远比“捺住”的多。
“人”字先撇后捺,是在提示人们要先“撇”而后“捺”。“撇”是留给别人,“捺”是留给自己。哈,这句话与“舍得论”不谋而合!
“撇”和“捺”是对立的,“捺住”这个就意味着“撇开”那个,只有“撇开”这个才能“捺住”那个。
“撇”和“捺”又是统一的,,因为人生在世,只“撇”不“捺”或只“捺”不“撇”,人都不能生存。
“人”字的一撇一捺互相支撑而不能分离,缺了任何一笔,“人”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每个人,古今中外的人,从小到老的人,各色各样的人,各个阶层的人,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撇”和“捺”的选择或抉择,同时准备承受与你的选择或抉择相对应的结果或后果。换句话说,一个人某一时段的“痛苦”或“成名”,是由他本人在此之前“撇开”了什么,“捺住”了什么决定的。
“撇开”什么,“捺住”什么?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段,内容是不同的。
往小里说,你这一餐选择吃面条,就是“撇开”了其它的食物;因为你“撇开”其它的选择,这会儿才能在这里阅读我的这篇文章。
往大里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增广贤文》对读书之人的“撇捺”指导;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撇捺”选择;
“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琐事由他去”,正是教给老年人如何获得健康快乐的“撇捺”劝诫。
世界上的财富“无穷大”,即使和珅、比尔盖茨、李嘉诚们也只能的“捺住”其中微乎其微的,“接近于零”的“无穷小”而已 ,世界上大多数的财富被他们或有意或无意或无可奈何地“撇开”或“撇开了”。何况我们一介平民乎!
世界上的权力和一切美好,都是同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撇一捺,一个人随时随地地处理好“撇开”和“捺住”的关系,他就是一个不痛“苦”的快乐人,一个有“名”气的成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