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小强的头像

王小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06
分享

如此美好的一天

928日是孔子诞辰日,我早早起床恭敬礼拜孔子,又想到教我易学与养生文化的李老师,很久未见,非常想念,决定去看望他。明天是八月十五,后天是国庆节,双节相连,可谓良辰吉日,花好月圆,盛世华诞,佳节佳时。我感到非常欣喜和激动,买了月饼、香蕉葡萄,带上心爱的红包和内心的良好祝愿,前往李老师家。天空下着雨,秋雨如珠,洒落在地面,跳动散开,晶莹剔透,我在雨中行走,感到十分愉快。

没有预约李老师,途中的我开始还担心李老师不在家。但随着雨越下越大,我就不再担心了。一切都像是上天安排好了似的,李老师果然因雨大而没有出门。李老师对我说:“本来有事要出去,但雨大,就没有走,恰好你来了,我们师徒好几年都未曾相见,今天我就不出门了,和你多聊一会儿。”期间一个接一个电话打来,要接李老师出去,都被李老师一一回绝了。当我走进李老师家门时,雨突然变小了。屋外小雨如烟,雨意如熏,如诗如画。屋内我和李老师相对而坐,相谈甚欢,无比惬意。

李老师说:“我出生的年代兵荒马乱,学习是靠口传心授进行,不像你上过大学,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只要愿意学,就能把中医养生文化和易学文化传承好,发扬光大。”   

我说:“谢谢老师厚爱,我一定尽力去学,不负厚望。”

李老师说:“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两部光辉灿烂、历劫不磨的经典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一部是被称为六经之首的《周易》、另一部是被称为医方之祖的《黄帝内经》,这两部经典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周易》成书早于《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之源,明代名医温阳派创始人张景岳在著作《医易义》中写道:‘《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以伏羲画卦远观近看论,《易经》包含‘观看’思想,含有对人身体‘望和闻’的关注和判断,《复卦》爻辞:‘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出入无疾’是时运亨通的要求。又如《无妄》爻辞:‘无妄之疾,勿药有喜’,病因一时无法弄清,就不宜盲目服药,病急乱投医乱用药是不好的,对于疾病要对症下药、辨症施治。《周易》与《黄帝内经》有内在联系,学习中医养生文化要将《周易》与《黄帝内经》结合起来,学习《周易》更要重视《黄帝内经》。”

“《易传·说卦》言: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黄帝内经》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易传·乾》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吕氏春秋》曰: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淮南子》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宇宙,一人之制也。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大纪,人之通应也。’《黄帝内经·灵枢》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养生要重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同道。”李老师说。
    李老师虽然七十多岁了,记忆力依然很好,引经据典,讲的有理有据。他在易学和医学这两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观点,让我很佩服。

“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我师父曾经讲中秋节是‘秋报’节也叫‘秋社’节。时至中秋,凉而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又是秋粮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祭拜天地的庆祝活动称为‘秋报’或‘秋社’。中秋节也是古文化节,传说孔子五十一岁时,仍未领悟大道,于是前去请教拜访老子,最终领悟老子的真传而得道,孔子问道老子是八月十四日,孔子和老子论道,得道是八月十五日进行的。中秋节还是团圆节,有烧斗香、祭月、赏月、吃月饼、放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活动。传说远古天上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寸草不生,老百姓酷热难耐,有一个叫后羿的人,力大无比,善于射箭,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他对留下的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于是,留下的太阳东升西降,照耀万物。后羿射日,民除害,感动天地,昆仑山上的王母娘娘知道后羿的善举善行后奖赏给了后羿一颗丹,据说人吃了这颗仙丹能长生不老,还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吃,交给了妻子嫦娥(原名:姮娥),让她将仙藏在百宝匣里。这件事被后羿的徒弟逄蒙知道了,逄蒙为人奸诈贪婪得到。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带弟子上山砍柴,逄蒙假装生病未去。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害怕逄蒙吃了仙丹做坏事伤害乡亲们不肯交出,逄蒙翻箱倒柜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步向前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吃了仙丹,就飞了起来,她赶紧随手抓住身旁的小白兔增加重量,但还是没有阻止住自己的起飞,她越飞越高,飞到了碧蓝的月亮上。后羿回来,不见了嫦娥,四处寻找只见门外皓月当空,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跳来跳去,嫦娥正站在树旁凝望着自己后羿朝着月亮追去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追也不上。嫦娥再也回不来了,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八月十五这天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月饼、水果等,送上美好祝愿祈祷家人团圆相聚、长生不老。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盼团圆、祈祷长生的中秋节”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周礼·春官宗伯·典瑞》郑玄注:‘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北京的月坛原名叫夕月坛,是明清皇帝秋分祭月的地方,民间把祭月放到了中秋。汉代《援神契》曰:‘仲春祈谷,仲秋获禾,报社祭稷。“社”代表土地神,“为谷神。社,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在汉代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这些是中秋节的渊源。《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在长安极盛,有咏月之诗流行,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中秋节赏月盛况写道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明清时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北京岁华记写道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中秋节,男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明眸皓齿,靨辅承权”李老师说。

李老师对中秋节发展的渊源及文化精神的讲解与阐释,勾起了我对童年过中秋节的回忆。那时,爷爷奶奶还健在,每年中秋节一家人都提前准备好月饼和水果,中秋节当天晚上将月饼和水果放在干净的盘子里,摆放在院子的八仙桌上,再放一个斗,斗里装满插香的粮食,将大把大把的香插在斗里,香是用榆树根的皮加柏树叶和籽粘合一起做的,点燃香,叫烧斗香,香的火星闪耀,散发出扑鼻的清香。这些都是敬献给月亮、嫦娥和天地诸神的,一家人共同拜神祈福,一起赏月,等到夜静人深,皓月当空,大概是子夜时分了,我们兄妹及朋友就开始争抢吃月饼、吃献果了,一家人在月光下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工作以后,大家各奔东西,忙于事务,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再也不曾有过童年那样欢乐的中秋节了。

中午时分,我在李老师家吃了一碗油泼扯面,面的宽厚劲道、浓香可口和绿菜的鲜美味道就像李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让我感到非常过瘾,回味无穷。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文化和家国情怀,必须珍惜和传承。于是,我决定记录下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发生的一切,也为准备过好中秋节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下午离开,李老师一直送我到庭院外的路上很远处,我依依不舍的向李老师告别。秋雨如线,柔柔绵绵地落在我身上,仿佛落到了我心里,洗涤了我心灵深处的尘埃。这是美好的一天,因学习《易经》、《黄帝内经》而美好;这是美好的一天,因嫦娥奔月的传说而美好;这是美好的一天,因文化传承而美好。这一天秋雨澄澈,秋水闪耀,万物生辉,清净无染。

 

                  202392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