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一年一度的秋日盛事。“九”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阳数之极,象征着阳刚与活力;当两个“九”相遇于一月一日之时,便成就了“重阳”,因此这一天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称为“重阳节”。重阳节是人们对天象的崇拜,表达对上天的谢恩,寄托了人们对长寿、健康的美好愿望。如果你了解《易经》,一定会知道“九”的特殊之处,明白正确庆祝重阳节的重要性。
重阳节历史悠久,是一个历史节日,可追溯至先秦,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举行庆祝活动了。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这说明在当时,已有九月农作物收获后祭天谢恩的风俗。可见尊天道,应天时祭天,表达谢恩是重阳节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
到了汉代,随着道教思想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开始认为“九”为阳数之极,而九月初九两九相逢,则是“重阳”。东汉至三国时期,庆祝重阳节是设宴请客为主,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节宴宾客,是表达友情亲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过着清贫的生活。相传九月九日重阳节,他正准备登高远望抒发胸意时,忽然想起家中无酒可饮,于是写下《九日闲居》,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这首诗广为传颂,形成了文人墨客在重阳佳节相聚吟诗作画、抒发情怀、共赏秋景的“文雅”庆祝方式。
尽管民间早已形成了庆祝重阳的传统习俗,但它真正成为一个官方认定的节日则是在唐代。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全国上下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放假一天,鼓励民众外出游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以此来增强体质、驱除疾病。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也使得重阳节成为了全民欢庆的重要节日。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插上茱萸,登高望远是庆祝重阳节的重要方式之一。古往今来,重阳节都是一个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日子。人们插上茱萸枝条,攀登高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登高望远,驱邪避害,祈求吉祥平安并向远方寄予思念之情。
除此之外,饮酒赏菊也是庆祝重阳节的方式。有诗为证,唐代杜甫《九日五首·其一》“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宋代刘挚《九日病起寄文莹》“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重阳饮酒庆祝,“九”与“酒”寓意美好,不言而喻。秋季正是菊花盛开之际,金黄、雪白或淡紫色的花朵竞相绽放,为大地披上绚丽外衣,赏菊让人心情愉悦。此外,重阳节还有饮用菊花酒的习俗,据说菊花酒具有明目养肝的功效,同时也寓意着长寿安康。
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使得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庆祝秋天丰收和享受自然美景的日子,更成为了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在这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日子,庆祝重阳节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定为中国老人节(又称敬老节),旨在弘扬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这一天,通过开展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开展健康讲座、集体聚餐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表达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年轻人也会借此节日向家中长辈表达感恩之情,陪伴他们共度重阳节温馨时光。
如今,重阳节以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国家重要节日。重阳节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见证了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