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沈黎钢的头像

沈黎钢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8/12
分享

烟雨江南连载

前言

作者本人在李医生的全力支持下,业已创作完成了两本书,已经出版,两本书均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第一本书是工具嵌入故事的故事书《数字化转型底层思维故事》,第二本书是故事嵌入工具的工具书《变革的力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战》,两本系列书在当前浮躁的数字化转型氛围下脱颖而出,着实戳中了广大从业者的痛点,获得了良好的正本清源的效果,为数字中国国家战略理顺了脉络。

说实在,本人并未想到写这两本经典书籍,完全是在李医生的循循善诱下,一步步地向前走,竟然就真的实现了,李医生经常和我说:平日里看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毫无违和之感,就感觉你是一个文化人。做个理工男委屈大了。

我真的没有想到李医生在我创作完以上两本后,竟然提出了这一本书的创作,书的内容是要写从我们开始认识到结婚期间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这是要进行文艺创作的节奏呀,跨度大了,和我长期以来作为理工科专业人士的定位是完全不符的,理工科的人自然写理工类书籍,即使是故事书,也是围绕着理工服务的,即使是理工类的工具书嵌入了故事,还是为理工服务的。这回要一下子从理工类切换赛道到文艺类,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我要如何下笔呢?

如果我们把时间回拨到上大学以前,甚至回拨到高中文理分科前,其实每一个人的教育都是均衡的,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文艺作家,我国的教育才真的是精英教育,把每一个人都往精英上教育,学海无涯苦作舟天然是正确的,不辛苦,哪里来的苦尽甘来呢?真的没有必要羡慕西方所谓的快乐教育,都是骗人了。

时光荏苒,在我人生的道路上选择走了理工路时,还能够写故事书形式的理工类书籍,证明体内的文艺细胞还没有干瘪,如果硬要给我按上一个名头的话,我应该算得上“工业作家”吧,若不甘于这个名号来禁锢思维,打破便是了,给自己取个“全能作家”名号就行,人生没有那么多自我设界,你认为没有设界,就能拥抱广阔的天地,你给自己设界了,就只能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当你抛弃边界,那你将拥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于是我欣然地接受了李医生的建议,真的开始创作文艺书,而且还是情感类文艺书。

到底要从哪里落笔呢?思绪良久,这文艺小说,只有两个人,不好写,我不能只写对话场景吧,还是要参考了我国著名小说《红楼梦》才是,任何一段故事一定要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来叙述。

20年前的苏州,外企白领是一个很吃香的群体,我恰巧就是那广大白领中的一员,如果当年毕业我进入了一家私人小企业,肯定不会有本书的诞生。那时候,外企的火爆催生了婚恋市场上的外企男就是香饽饽,李医生自然也是被深度洗脑,绝对看好外企白领。尽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自己知道外企几斤几两,但是我都不会道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才娶回了李医生和我一起过日子。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我不是英雄,但我搭上了时势的便车,如果没有那个时代的时势,极有可能我现在还单身,想想就一阵后怕,真要感谢国家给我造了这个时势,解决了我的对象问题。

我在制造业的工厂里做技术工作多年,是典型的理工男,理工男也是要找对象的,苏州历史上文人墨客找对象的方法自然是俯首皆是,有各种各样的诗句来获得意中人的芳心,可是理工男成天就是以数据来说话,做各种各样技术问题分析,简直就是一个数据人,这好处是理性,坏处当然是不受女孩子欢迎咯,我们理工男要如何打破这个找对象魔咒呢?这就是本书要说的一个重点,把理工男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找对象上,将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比成天吟唱哪些无病呻吟的诗句好多了,更体现了理工男的数据柔情,要多硬核就有多硬核,本书中以第一性原理买衣服的例子就是典型,刻画得淋漓尽致,李医生满意到深入骨髓。所以本书的副标题之一就是制造业工程师礼献李医生,这标题取的恰如其分。

2500年历史的苏州,历史上自然是文人墨客辈出,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写一段发生在苏州的情感故事,自然要结合苏州的特色,那就是苏州的美食,美食是所有人共同的爱好,尤其是苏州的美食,在找对象的过程中巧妙地用美食来加深情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本书的副标题之二就是品味苏州,这个品味就只是单纯地意指美食,无需过多解读。如若刻意解读美食背后的深意,那时你的事。

书中描述了我这个江南人把江北的李医生娶回家,完全没有所谓的江苏十三太保的地域鄙视链,却是江北江南人民大融合下的烟雨江南情,这种写作方式,几乎是没有先例的吧,我翻遍了苏州地区的文艺作品,没有看到有类似的。

小说横跨三个地方,张家港(属于苏州)、苏州、盐城,展示了苏南苏北的历史纠葛、文化差异、民族融合,最终我和李医生在苏州修成正果,深刻践行了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我这个江南人,从小受的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熏陶,到现在集张家港精神和苏州城市精神于一体,何尝不是一个小老百姓的融合进取奋斗史?

李医生今年即将迎来四十大寿,逢十的生日在苏州是很隆重的,代表人生新阶段的开始,自然要隆重庆贺,这庆贺的老办法就是各种吹拉弹唱、吃饭喝酒,搞得油腻腻、昏昏沉沉、迷迷糊糊,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半年前我就在琢磨有没有一个更能体现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深情的好办法,思虑多日总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直到李医生引导我写第三本书,才一语惊醒梦中人,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了,这本书正好就是献给李医生四十岁生日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呀,丈夫写一本书作为妻子的生日礼物,是绝无仅有的,我想整个中国都几乎没有这种方式吧!

这本书定位于给妻子的生日礼物,所以至于能不能在市场上出版并广泛流行甚至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倒是其次的。能出版是最好,证明我是理工和文艺融合的“全能作家”,不能出版,那就当成是我和李医生人生的幸福秘密,到了晚年再回首,别有一番风味吧。

本故事由真实经历润色而成,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沈黎钢

2023年2月14日结婚纪念日 于苏州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