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渫子的头像

湘渫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6
分享

怀念家乡的夜

做了大半辈子的城里人,早已习惯了城里人的起居生活,但随着年龄增长,却日益怀念起家乡来,尤其是家乡的夜晚,每每想起来,心中还是不断涌动一股股暖流。

其实老家离县城不远,大约才半小时车程,因随父母过早地迁到城里居住,老家里的长辈又一个个逝去,老家仅剩的那半间土砖房也在一个风雨飘摇之夜轰然倒塌,于是老家印象就只存在夜夜的梦中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老家还未通电,更不会有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的娱乐产品。但老家的夜晚却是我们小孩儿们最温馨最快乐的夜晚,也是大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夜晚。因为白天是大人们在地里劳作,或外出干活的时间,只有到了晚上,一家人才能凑在一起。

如果是冬季则是围着火塘,老人们坐在围桶里,悠闲地吸着旱烟,小孩们就在火塘里埋上红薯、洋芋,兴奋地等待香喷喷、甜糯糯的红薯洋芋烤熟,母亲则在屋里忙内忙外,一会儿给猪儿喂食,一会儿在厨房收拾,嘴里永远喋喋不休的唠叨,火塘上黝黑发亮的梭筒钩上的铜炊壶不断冒着白汽,老人们过足了烟瘾,就"北京圣皇,南京土帝",天南地北地神侃起来,小孩们也边吃边听得津津有味,母亲也停下手中的活,坐在椅子上认认真真听着,还不时打岔问个明白,好像老人们口中的故事演绎着一段真的历史,有时欢乐的笑声窜出四处漏风的房屋在山村的夜中回荡。直到火塘里火苗暗淡了下去,塘灰里的温度也降了下去,大家才回到各自的床铺,被窝里早就被母亲用盐水瓶装着热水暖和着,一觉安稳睡到天亮。

到了夏天,夜晚又是另一种快乐的景象,当太阳逐渐退去了温度,从西边山坳里滑了下去,晚霞像火红的帐幔还挂在天边,大人们就开始了晚间乘凉的准备,先用一盆冰冰凉凉的井水把屋前晒场浇一遍,一来是压压白天太阳的火气,二来是便于清扫时没有扬起的尘灰,然后在晒场一角的上风口点上一堆用杂草加艾叶的烟堆,用以驱赶蚊虫。母亲就搬出家里的睡椅,竹床,家里小孩多的,还拆下一块门板,这些乘凉的用具统统也用井水擦拭一遍。但小孩们并不会立即躺下来乘凉,他们会像夜猫子一样和村里其他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或打仗的游戏,孩童们放肆的欢叫声和着草丛中的虫呜声在屋场上空交织着,只有在大人们的呵斥中才会回到各自家中,打桶井水,赤条条地乘着夜色站在屋场的大树下,一桶水从头淋到脚,又激灵得几声尖叫,清爽痛快,这才穿好衣服安静地躺在竹床上,母亲用蒲扇轻轻地摇着赶走蚊虫也带来清凉。

我许多的童话故事就是在这样夜晚由外公外婆,或父母亲给我启蒙的,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狼外婆的故事,美人鱼的故事,还有许多儿歌也是在这样的夜晚学会的,什么"月亮粑粑跟我走,走到南山打笆蒌……"什么"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在长辈们叙说中,仰望满天繁星,每个这样的夜晚都会生出无限的遐想,对未来的生活又充满美好的憧憬。

特别是赶电影的夜晚,定当是最兴奋和满足的。天刚擦黑,大人小孩互相呼唤着,自带板凳和火把,火把是用来赶路照明的,板凳是用来或坐或站着看电影的,电影一般是露天放映。有时一夜赶几个地方看电影,其实放映的是同一部电影。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赶电影其实就是看一遍是新鲜、兴奋的,看第二遍或第三遍就纯粹是一种凑热闹,享受群体性活动的氛围,虽然很累,但内心是快乐的。

有时在雨天的夜晚,会和弟弟打着一把油纸伞步行五里多路到渫水河边繁华的船码头和驾船佬们挤在一起去看"猪八戒背媳妇"或"三打白骨精"的皮影戏,也去本村或邻村做红白喜事家庭听崔瞎子打渔鼓说书。

反正那时觉得夜晚才是真正让我们充实而有趣的时光。

像这样美好的夜晚充斥着我的整个童年,也许还有一些不美好的事情,但随着时光流逝都消磨尽了,就像一颗表面粗糙的珠子,在大师的打磨下,只有煜煜生辉,留下迷人的光泽了。

我们这辈人老家夜晚的快乐时光是现在年轻人不能感受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印迹,快乐的源泉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有一点是恒古不变的,那就是保持一颗纯真的内心,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2022.9.14深夜于家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