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州。
——明·王守仁
格物花亭湖,自然要从标榜“教外别传”的禅宗开始。
因它以凌驾诸宗的姿态,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响亮口号,概括了佛教的浩瀚经论,带着浓郁的华夏文化气息,崛起于大唐盛世,承担了中国朝野上下的关怀,风靡天下,一跃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和代表,形成了如苏轼所言的“妇人孺子抵掌戏笑争谈禅悦”(《楞伽经序》)的昌盛局面。
偶然的机会,求教于年近八旬的北京大学教授、佛学专家白化文先生,他说禅宗不仅渗透佛教各宗,而且融会了中国文化,促成了宋明新儒学和宋元新道教的孕生。其研究成果极其辉煌,著述洋洋千万言。安徽太湖县花亭湖的神奇,因有佛教禅宗创始人达摩的弟子二祖慧可在太湖县龙山脚下,花亭湖畔,参禅打坐、弘扬佛法禅宗,演绎了中国的禅宗文化,自南北朝以来,花亭湖周边佛经的故事恰似烂漫的山花,竞相开放。
集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于一身的王守仁,因筑室读书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明正德十四年,为平定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谋反,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专程深入太湖县龙山宫访隐,后仅用 35 天就大败叛军。
然而王阳明年轻时不信佛,曾说“佛老为天下害”,反对佛、道教,自他去太湖县访隐归来,于佛教便有了新的认识和体悟。台湾学者陈荣捷所著的《王阳明与禅 》一书中,考辩了他与禅学之间的关系,禅学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体系形成有着极大影响。胡适最初也淡漠禅宗,后来成为开现代禅宗史研究之先河者,足见对禅宗之肃然。而在太湖县志记载中,王守仁的一首《游龙山》已超越了他年轻时“对竹格物”的现实:探奇凌碧峤,访隐入丹邱。木老解人语,麋驯伴客游。云岩遗乌篆,石洞秘灵湫。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州。
在20世纪中叶的太湖县,一座总库容达24亿立方米的水库竣工了,其坝高百米,防洪设计标准可抵御每秒5千立方米的特大洪峰。这座水库就是大别山四大水库之一的花凉亭水库,后改名花亭湖。
因职业所故,曾有幸在《中国水利报》刊发花亭湖被列为全国水利风景区的消息。今天的花亭湖不仅是在干旱之年为下游百里良田送去的甘霖,而且她还具有哲学之湖的高度意义。“为霖遍九州”是花亭湖的思想,是中国第一禅湖思考社会人生的明镜台。
太湖花亭湖是一座坎坷之湖,也是一座在国人心中容易形成错觉的湖。20世纪50年代末,因国际争端,原定钢混结构修筑花亭湖大坝,由于前苏联专家的撤离而更改。智慧的太湖人民就用石块土方夯实了今天世人瞩目的大石土坝。有意思的是,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闻听此事,便想亲临太湖一睹大坝风采,遗憾却因交通不便而作罢。说起太湖花亭湖是错觉之湖,因她与江苏的太湖同名。安徽太湖花亭湖与江苏太湖,历史上都有“五湖”之称,江苏太湖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总面积 2400 多平方公里。而太湖县花亭湖面积虽与江苏太湖难以类比,如果把花亭湖的总库容24亿立方米,化为一米水深的天然湿地,花亭湖就和江苏太湖总面积一般大小,也和太湖县土地总面积一样大了。为什么人们总有错觉产生,不怪国人地理知识有限,而是她们之间的联系实在是太密切了。
花亭湖发源于大别山主峰多枝山,经年不息的溪水不含任何杂质,清清纯纯、无欲无念、恣意欢畅,一路走下来,便与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宗二祖慧可率其弟子南行隐居偏僻的狮子山开设道场结下佛缘,难怪今天许多人对花亭湖持有特别钟爱之情。事实上花亭湖滋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上又承载了诸多人文风景和一百多座寺庙。这里历代民风淳厚,文风蔚然,素有“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之称。李白、杜甫、白居易、狄仁杰、王安石、黄庭坚、解缙、王守仁、李时珍、纪晓岚、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曾在此留下踪迹和诗章。以花亭湖畔的二祖道场为轴心,三祖、四祖、五祖道场都相距不过百里,共同拥抱组成了中国禅宗的“金三角”。
花亭湖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形成中国境内直径最短的全国三大名胜风景区。 花亭湖的成湖因素与长江三峡相似,于造山运动中形成奇妙的地理结构。湖水在龙山出口处交汇后,带着自然的力量和人文的智慧,面南而去,跨越高山、穿过平原,以她丰润的乳汁浇灌下游诸县万顷良田,尔后以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迈气势直奔长江。现代建设者凭借地理优势,在气吞山河之势的大坝出口处至水库下游,建起了一座又一座梯级水电站,并输送华东电网,让人们在黑夜里寻找到了光明。
坐落在太湖县境内的花亭湖,从地形图上看去,是在县域具象的“蚕”形腹中,合九铁路、105 国道、沪蓉高速公路与省际公路贯穿南北组成一个“丰”字,构成了一个丰收的蚕。衣食足,礼仪兴,有了丰沛的物产做基础的太湖人就多了几分温文尔雅的风度和包容天下的肚量。勤劳智慧的太湖人用花亭湖水浇灌出了灿烂、辉煌的现代农业文明,也用诸多快捷的交通方式开放了她曾经一度封闭的热烈情怀。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打造成以“天下第一禅湖”为核心的全国独有的旅游风景区。这无异于一处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生活得平和、恬淡。千百年来,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少了时下过多的浮躁、喧嚣和贪欲,多的是谦恭、和气、惬意。的确如此,古朴的民风早已铸就了太湖人的性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真想让更多的人来共饮这座禅湖水,让世界多些理性,少些私欲,多些谦虚,少些纷争,多些崇高,少些卑劣。
难怪禅宗达摩当年在弱水河畔看到有底无帮的弱水(今黑河), 迸发出“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感叹。观者在花亭湖饮了禅湖水,亦有“一千个游客就有一千个花亭湖” 的追问。不到花亭湖,你就无法理解天下第一禅湖的所有内涵。不饮此湖水,你便无法体会禅湖所包括的古代儒家思想格物致知的人文精神。在这里格物花亭湖,她会告诉你二祖慧可大写的“禅”,告诉你什么叫“豁然自觉”。佛学大师赵朴初曾称赞二祖慧可:“汉传佛教其实是禅,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这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化,也影响着世界文化。”
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的故乡就在花亭湖畔。如今,朴公的灵骨就树葬在这里。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佛家思想,构成了太湖赵家家学的典型特色。其先贤清代状元赵文楷因出使琉球(今日本冲绳县)而封侯,赵的出使促进了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琉球的广泛传播,而赵廉洁自律的作风,也一度成为我国外交史上的光辉典范。
花亭湖畔的故事,在中国革命史上以血染的风采也铸就了永远的传奇。因有大别山作为天然屏障,花亭湖及周遭也成为中国革命力量的源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浴血奋战,而泽被后世。死于中国境内的侵华日军最高将领冢田攻(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因选择太湖的空中航线,致使被击机瘗于荒野。从这些战争遗迹中,至今仿佛还能闻到当年的硝烟。
花亭湖内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所到之处,都会让每位观者为之怦然心动,犹如赞叹每一次日出日落,花亭湖用她不屈的精神书写出最美的篇章。无论你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军事、 自然的角度,都能找到“霖遍九州”天下客的精致风景。你会在“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游历中而忘记踏上回家的路。特别是到禅湖温泉荡涤尘埃之后,幡然顿悟“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了。
花亭湖的奉献精神无处不在。在水资源日渐短缺的今天,太湖县政府仍然每年下泄数亿立方米的生命之水,惠泽下游长河两岸的人民。花亭湖水一路养育了多少生灵,她的伟大情操和使命都融入这泓禅湖,并尽情彰显了智者情怀。
花亭湖,一座活着的有生命的湖。
原载《安徽文学》2012年第01期 责编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