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丝思的头像

丝思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24
分享

看病

半夜就听到落雨声,好像雨不大,但淅淅沥沥下得很有韧劲儿,看样子明天早上停不了,她想着老父亲正在门诊部输液,如果雨不停,必须开车去送老人家,毕竟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

五点多醒来,雨果然还在下,她简单吃了点儿东西,不到七点就出发去老爸家。

有了车,空间距离就变小了,她跟老爸一个城南一个城北,三十多里的路,只用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老爸还是咳嗽,不能再依着他在小门诊部治疗了,果断转市医院。

中国经济发展快,家家户户买车,车真多,市医院大院包括地下停车场车位全满,她拉着老爸围着医院转了一个大圈儿,包括运河边上的店铺门口都满满的车,想找个停车位简直是做梦,她一边开车一边在心里腹诽政府,光鼓励老百姓买车,却不规划设计停车场,现在出门办事儿,无论去哪里,第一头疼的就是停车问题,哪哪都满满的车,都没有停车位,各门市部门口的停车位全部被店主们用轮胎或绳子占住,如果你强行停车,他们轻则要钱,重则划伤你的车,在没有划线的地方停车,则很快交警就来贴条拍照罚款。看来不止人有病,社会也有病,需要治疗。为什么政府为百姓们解决困难的能力永远落后于罚款能力,是不是以罚代管更省力一些?难道政府官员就不看病不停车?也是,他们行动有专车,而且无论到哪里都有人照顾,说不定会有人提前给预备车位,又哪里会想到老百姓停车的苦呢。随着汽车越来越多,交警队可大大发财了,再偏僻的小街巷都有交警们骑着摩托车贴条拍照的身影,不能怪交警罚款,如果到处随意停车,估计大街上都无法通行了,可是怪异的是,你走遍大街小巷,除了几个大的商场门外有它们自己的停车场,就看不到一个像样的停车场,特别像市医院这种地方,它们本身的停车场根本就不够用,让前来看病的人四处找不到车位。

有一次她带老母亲来市医院看病,提前让父母在医院门口下了车去医院大厅等着,她自己开车围着医院转圈儿找车位,转了四十多分钟居然没有一个地方能停车,期间母亲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催问,她也几乎急得两眼冒火,她从北边找到南边,最终在南边离医院七八百米外找到一个空儿好不容易挤下了。进医院见到母亲,劈头盖脸就被一顿责备,老娘亲是急脾气,只知道等得着急,又哪里知道女儿找车位找得冒火呢?这回她接受了曾经的教训,让老爸在车上跟她一起找车位,因为老爸耳聋,电话无法接听,如果两个人走散,她根本没办法找到老爸。

小雨还在下,路上到处是积水,她的心情都有些像雨天一样阴郁了。已经转了一圈儿,还是没地方停车,只能容两辆车并排行走的运河路,又被清洁工人在路三分之一处堵上了几个路标,她的车被卡住无法通行,这是几个意思?她真想骂娘。还好,她摇下车窗喊了一句,那个六十多岁的清洁工大姐就嘟囔着拿走了路标。挤过车流,她也终于在离医院1000多米外的一家商店门口找到了一个空位置,泊下车,她举着伞为老爸遮着雨往医院走去。

青岛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的神经又一次紧绷,医院更不敢掉以轻心,只留南门进入,门外排着长队,大喇叭里喊着:请出示健康码,陪人请出示陪人证。还要挨个测体温,病人是来看病的,体温能正常吗,测体温好像不是办法。好在这些都很快,她和老爸终于进了医院大楼的门。

老妈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街上没鱼市上看,真是不错,医院里怎么那么多病人,疫情也阻止不了人们看病的需求,挂号处和取药处人满为患,大厅里到处是人,有的一脸病容,有的一脸焦躁,有的一脸忧戚,这里少有人气定神闲。想起先前看过的一个老照片展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都穿得补丁摞补丁,现在医院里的病人虽然气色不好,毕竟全部衣帽整齐,时代还是变好了,虽然也还是有分配不公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她挤过人群,排队在自动挂号机挂上号,不错,高科技还是减少了排队时间。上二楼,二楼也是人满为患,生活好了,得病的人却没有减少,又排队半天,终于进了门诊室,一个看起来很顺眼的大夫给看完了病,告知如果住院必须先去做核酸检测,病人和陪人都得做。叫人感动的是医院给陪人免费做核酸检查,虽然又是排队,但检测窗口好几个,很顺利的做完了,时间已经十一点多,下午三点取核酸检查结果,结果出来才能住院,只好回家。

所幸雨停了,又所幸老爸得的不是急病,如果是急病可真折腾不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