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舒心的头像

舒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12
分享

马龙漫笔

我来马龙工作一年多了,对这座从山里生长出来的小城格外喜欢。这是一座舒缓安静的小城,坐落在山水之间,人少地多,山峦翠秀,人杰地灵,最适合宜居了,让人生活起来满是舒适感和安全感。马龙是个好地方,多山水,有山有水,环境自然优美。碰上夏天云雾纵横,雷电交加的时候,特别像一座山城,所以,我把它命名为“小山城”。山城上连昆明,下接曲靖,交通自然也是极好的。

马龙。从名字上看,这就是一座了不得的城市,蕴意极好。天上有马,地上有龙。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我们经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可见人对龙是十分敬仰的。

在龙的诸多映射中,就有马的身影。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图赞》:“马实龙精,爰出水类。”《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全唐文·上龙马奏》:“有马生龙驹……身有鳞而不生毛。”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综合起来,就是马龙人民的良好品质。

马与龙的文化缘,还突出地通过“龙马精神”这一成语表现出来。一般辞典里,都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我觉得“龙马”还可以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那么,“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查阅资料得知,龙的精神是融合(兼容、包容、综合、化合之概称)、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的精神与马的精神的结合,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综上所述,“马龙”这个县城的名字取得十分曼妙,光从名字就赋予人美好的精神品质和想象;再者从县城名字的光耀看,“马龙”即护佑百姓平安,造福众生之意。想到这里,我就更加喜欢这座山城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