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凉州词》注释随笔|《凉州词》版本辨析
孙茂
《凉州词》可以说是边塞诗的典型作品,很多人在刚刚接触诗歌时就背诵了这首诗,它就像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一样普遍,是街头巷尾每个孩子都会背的古诗。但是我们在背诵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首诗可能有很多种版本。
这首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直从清代争论至今。《凉州词》本身是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所配的唱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歌词。很多典籍都支持“黄沙直上白云间”的说法,为什么流传下来的却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呢?
造成版本不同的原因有很多,我们现在所背诵的诗词歌赋很多都是由人口述记录下来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留存条件下,传抄错误是非常有可能的。造成《凉州词》版本不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草书形近所造成的抄写错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曾经说:“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书写三遍,鱼字会变成鲁字,虚字也会变成虎字。我们下面对比一下“远”“直”、“河”“沙”四个字的草书写法。从草书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他们草书字形相近,在传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失误。第二个原因是在收录诗歌时造成失误,清初季振宜所编撰的《全唐诗集》在收录时就收录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版本。所以后世也一直沿用。
下面我分别列举了对《凉州词》两种版本的支持意见。在参照地理环境上,很多人认为历史上的地名现在已不可考,作者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地理上辽阔的想象,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所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流传下来,现在书店流行的唐诗选本,甚至小学教材等都在沿用改过的句子。
《凉州词》是一首描写驻守边疆将士和边塞荒芜的一首诗。写的是今甘肃一带,春天的时候北方风沙大,在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下,风把黄沙吹起卷到天上去了,竺可桢认为“黄沙直上白云间”是合乎凉州以西玉门关一带春天的情况,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唐朝开元时代,写边塞诗的诗人,对于安西玉门关一带春天几乎每天日中都会刮起黄沙 ,直冲云霄的情况是极其熟悉的。否定“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因为黄河和凉州及玉门关没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的距离相隔千里之遥。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的黄河达1000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接下来我们从意象这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西北边塞荒寒的景象,表现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众所周知,一首诗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诗眼。《凉州词》的诗眼就是一个“怨”字。颔联中“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城”“万仞山”这些单独的意象拿出来本身就给人以荒凉的感觉,更不要说把“一片”这个程度词组合在一起。放眼望去,荒无人烟,主要写戍边将士怨所处环境的艰苦、恶劣。颈联“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写将士们与亲人长期别离,无法与家人相见。尾联“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暗指着朝廷的恩泽,由于地方太过于偏远,很多中央下达的政策由于交通和信息交流的不便不能接收到,怨自己得不到朝廷的关心与照拂。由此可见,首联更应该写成“黄沙直上白云间”,才能写出玉门关一带风沙很大,环境恶劣,突出“怨”字。“黄河远上白云间”则更多表现的是一种迤逦和闲适,“黄河”波浪滔滔,“远”字也表现地十分柔软,写的清新闲远。现在很多教材辅助用书将“黄河远上白云间”解释成波涛汹涌的黄河像一条丝带一样飞上云端。表现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疆壮阔的风光。曲解了整首诗的意思,无法跟颔联的“孤城”和“万仞山”这些意象协调统一,只单单向人们展示了大漠风光而无法突出“怨”的真实情感。《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而非普通描写风光景物的诗。塞漠飞沙,玉关形势,羌笛怨声,塞外无春,全诗短短二十八字,把全部的意境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以景结情,意味深长。写征夫戍卒生活及久戎思家的痛苦,又寄寓有未曾明示的爱国心情。
沈祖棻支持“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在研究古代诗文的时候,从美感的角度提出取舍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历史和人文环境割裂开来,那就不妥当了。
所以,我更支持将“黄沙直上白云间”作为首联,这样才能真正将整首诗的诗眼“怨”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原当时诗歌中所描写的荒芜、恶劣的景象,获得人们的共鸣,表现戍守边疆将士的不易,更加珍惜现在享受的和平生活。而“黄沙直上”相比“黄河远上”更符合现实,尤其是大漠皑皑的环境,“黄河远上”视线运动由近及远,略显夸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我认为关于《凉州词》首句的考证,用“黄沙直上白云间”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