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任何东西首先得用心,就像养孩子,也得用情用心。其实人生无论做任何事都得全身心投入。写文章就像养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都得管。无论小说、散文、诗歌。它的结构,寓意,主旨,意境,标点符号等等都得把握。一篇作品从萌生写作思绪,在写作动机的驱动支撑下,逐渐形成雏形,最终写出文章,得以发表。发表等同于出嫁,把文章投给某个杂志或报刊,找了一户人家,发表出来了,代表这个孩子真的嫁出去了。文章,它还是你的孩子,但同时也是别人的人。
文章这个孩子,很奇怪,孩子首先是“开小差”的时候怀上的,主人突发奇想,某一时刻灵感特别深,或者对某件事物感知甚好,酝酿一段时间,某个时刻,写下它,等同于生下这个孩子。作家陈仓说:“我想让它自由生长,我对它没有什么野心,事先没有设定主题,起码是没有明目张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这篇小说,它像我的一个女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我养在闺中不敢示人,即使有很多媒人上门提亲,都被我一一回绝掉了,主要是自己不够自信,怕高攀了那些高门大户,又怕上错花轿嫁错郎,让宝贝女儿经受委屈。但是我并没有忘记它,还一直惦记着它。某个切合的时机,把她梳妆打扮一番,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幸福。写作是我最喜欢的事,所以当我沉浸在写作中时,是无比幸福的。当然其他事也能带给我快乐、幸福,只是此种快乐和写作带来的快乐难以相提并论。
比如。“初秋,一不留神,落日跌在稻田深处,稻田金金黄黄,我走在小路上,漫步于青草、苞米、野棉花之间,听风吹草叶的声音。晌午的阳光穿透树林,没精打采的,光亮打在水面上,平静的水面把密密麻麻的禾苗齐刷刷的倒映着,影子透亮,通常地上一片,水中一片。稻田里掠过一席白影,那是水鸟翩然的飞影。田野上听得见婉转的鸣叫。”
文字对我的濡染极深。读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联想到相关的画面。有时候,文字的表现力和画面感会比图片和影视更有力。就好像齐白石的画虾,采用“留白”的手法,文字描述东西事物,相较于图片图画,就是留白,给人无限遐想。我读到这样的文字,内心喜悦,心情也很爽朗,整个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与稻田对话,与稻田里的鱼儿四目相对,呆呆地站在水边,听草木风儿说悄悄话。听田野上水鸟的啼鸣。
文章的开头就是孩子生长的开头,一定要把头开好,不然容易形成恶习,文章一旦形成恶习,下面的内容一定乱糟糟。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孩子,从小形成不好的习惯。古语说:“从小偷心,到大偷针。”
好文章是需要营养的,营养包括文字的功力,即努力把文字写出味来。健康成长的孩子也是需要爱的润泽的。我们看到过高产作家们一气呵成的作品,但即使是一口气写完,也是需要修缮,不断删改。有的文章写到一半,就半途而废,仿佛夭折了的孩子。只能说此文章命苦了。
写文章就像养孩子,这个孩子长成什么样?意味着文章写成什么样?好或者不好,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文章的命运。好的能嫁出去,甚至嫁个好人家,再一举成名,获个重要奖。在文字的天地里,你可以做真实的自己,甚至在文字的天空尽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