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向了时间,走向了永远新鲜的,岁月的河。而诗歌像璀璨的星河,给人以温暖和光亮。
——题记
小时候,
读您的“乡愁”,
不悟其意,朗朗上口。
长大后,
读您的“乡愁”,
感慨万千,哽咽泪流。
飘泊时,
读您的“乡愁”,
悠悠绪思,缭绕心头。
而此刻,
读您的“乡愁”,
您却远走,不再回首。
千古绝诗,英名永留。
我上初中是七年前的事了,学校后面有一大片果园,夏末的时候,果子基本成熟,通红的桃子,黄生生熟得流汁的李子,还有猕猴桃,躲缩在嫩黄的绿叶下,时不时探头,说不出是什么鸟,整天光顾,啄桃,吃李,一个个果子被咬得稀巴烂,晚上起风,随着风掉落下来。我整天上语文课的时候开小差,幻想自己去偷摘桃李,有时,嘴角挂满了口水,我和宿舍的几个人偷偷钻出去过一次,不过,那会儿人小,小得站在树下够不着熟透的桃子,于是只能四五个人抱着整棵树摇,果子从树上像雨点似的飞下来,再捡拾起来在衣袖上抹两下,然后送入嘴里。后来每上课,我就从后窗遥望果园,对那熟透的果子垂涎欲滴,再后来也想再去偷摘,不过,学校后围墙的那个洞被堵了。于是,我就只能看看,饱饱眼福,尤其上语文课的时候看得最开心,初中语文课里,大多的课文我是记不住的,唯独只有一首诗走进了我的内心,并且铭记,让我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况下都能随口说出,这首诗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紧连,似是姊妹篇,那就是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初三学到的,上这首诗的时候,我记得,语文老师说我声音洪亮好听,让我起来专门给同学们做朗诵示范,我读的有模有样,因为那是第一次老师含蓄地夸赞我,心里吃了蜜似的。那时,语文老师介绍作者时,只说了两句:一句是“余光中是台湾诗人”,另一句是“也是为人们熟知的乡愁诗人”。就这样,因为老师含蓄的夸赞,我渐渐对余光中感了兴趣,那是我初中三年听得最认真的课,也是听进心里的课。起初,对余光中只是一个概念,没有查询工具,只好把他搁浅在脑海。上了高中,学会了用电脑,上计算机课,别人在认真听课,我却偷偷打开百度,在搜索栏输入“余光中”三个字,页面跳出许多带满余光中的字眼。还有有关《乡愁》的朗诵视频,我忙不迭点开聆听,那种只属于故乡的情绪,缓缓袭来,听完,感触很深。在百度显示的页面里,余光中生于1928年10月21日,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等等之类的。还有很多,比如,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大学,期间又做过什么什么事......总之关于简介的信息很多,但都没有勾起我的注意,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篇《乡愁》,为众人所知,传唱,无论是城市和乡野,孩子和老人,余光中这三个字组成的名字,为人们所熟知,也得益于《乡愁》。《乡愁》不止是一个人的,而是一代人的。《乡愁》以其巨大的感染力,穿透地域的阻隔,勾起了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和命运共同感。
余光中老先生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现在再在搜索引擎输入“余光中”三个字,个人简介大都没变,唯独开头和末尾做了更新,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末尾处加了一行字,内容为:“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内心莫名有种难过,就好像一个陪伴了你几十年的人突然走了,你不会哭,但就是很难过。
上大学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我报名参加,决赛时选了余光中的《乡愁》,最终得了一等奖。时间一晃而过,大三的尾巴,学校要求师范生试讲,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乡愁》,即使讲得不是很好,但在整个过程中,我是兴奋和激动并存的,因为我要试讲的篇目是自己喜欢的诗人的作品。人一生总有些喜欢的东西和欣赏的人,而余光中无论是其人还是其作品都是熏陶过我的,余光中的《写给未来的你》即使到今天也一直鼓励和鞭策着我。
除去《乡愁》,也喜爱先生的《红烛》,其中几句写到:
……
最好是一口气同时吹熄
让两股轻烟绸缪成一股
同时化入夜色的空无
……
时间过得真快,我长大了,先生也走了。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先生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现如今,乡愁是一本厚厚的诗集,先生在里头,我在外头,留不住乡愁留不住你。愿先生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乡愁!先生是一位精神导师,似乎根本不曾来过身边,也不曾离去。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从今天的诗坛来看,他是中国诗歌的一面旗帜,一根标杆。夕阳下、余光中、您走了!带不走的是乡愁!
今天,再读一遍《乡愁》,让我们共同缅怀余老先生!愿来生再无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