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舒心的头像

舒心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3/30
分享

再读史铁生

“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躯壳,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游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戏剧。”

——史铁生

自嘲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专业是写作。从21岁起,被病痛折磨将近40年,但他却一直在传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轮椅作家史铁生在接受命运的审判之后,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将他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热爱的写作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文字向世界宣告。

这是吾心中认为当今最伟大的作家,他是史铁生。

一篇好的作品,可以引领读者“润物无声”地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并从中获取教益。当我读完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后,便如聆听了一场震撼心灵的倾诉,启迪了我对生命真谛的感悟。

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每个人对此的回答都不一样。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却给出了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最好的答案。

读中学时,语文老师讲授先生的《我与地坛》,当时体悟不深,记忆里唯一留存着史铁生是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同时还是一名励志的残疾人。初读《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时,没能品察出先生之于生命的启迪。如今自己当老师给学生讲解此篇课文时,确是感触良多。沉思许久,别有一种意境和感悟了。不禁慨叹:这样一篇好文章,这样一位好作家,这样一位励志的人。竟然没能早些入心。

从1991年《我与地坛》发表到现在,时间已经走过了很多年。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与地坛》的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荏苒而减少,正如文学评论家陈福民所说的:“作为一部散文作品,《我与地坛》所取得的成就及所达到的高度是无与伦比的,《我与地坛》堪称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而其影响,也不限于‘文坛’。它在各个阶层的读者那里都引发了强烈持久的震撼、回味与思考。”

只有当一个人没法活下去,他才会思考活着的意义。我敬佩史铁生。当然,更加崇敬他的不屈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生态度。愈发敬仰先生所写的令人赞叹的一篇篇文章。譬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合欢树》《务虚笔记》《命若琴弦》等。

翻开《我与地坛》,怀着虔诚景仰的初心一字一句细细地过,仿佛先生就在眼前了。你会不知不觉被先生平实质朴却意蕴深厚的文字所吸引,亦会情不自禁地被他的真情和对待生活不屈的精神打动。内心瞬时变得很宁静。在他身上,困苦似乎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写作并非为了名利,而是因为热爱,更是为了活下去。先生曾是拥有康健的身体的,却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不幸下肢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一个大好青年,在自己人生最芳华的时期截肢,其痛苦难耐可想而知。那一段时间,他的精神几近崩溃。苦闷、彷徨、迷茫、无望、痛苦,甚至想过自杀,人生可谓到达了至暗时刻。可先生终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通过文字通过文学找到了一条人生新的出路,达到自我救赎。

人长大后,思考的多,感悟的多,经历的多,再读像《我与地坛》这样的文章时,仿佛也是在读人生。一位活灵活现的倔强、傲然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先生形象赫然而立。在伟人面前,我们对于生活还有什么可抱怨埋怨的呢。

《我与地坛》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共有一万三千多字,分为七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其中前两部分。最近我正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先生的《我与地坛》 ,讲解完此篇课文,确实收获良多。

在世间造物万千,每一个生命都渺小,每一个瞬间都闪耀。史铁生的经历很特殊。初中毕业就到陕西延安农村插队,三年后因病回到北京。他跟地坛结缘,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双腿瘫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在这种情形下,他“走”进地坛:“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在这里,他徜徉了十五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没有人比他对这园子的感受更丰富。在这里,他感受活着的艰辛与挣扎,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从中汲取顽强生活和奋斗的勇气。这个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老皇家园林,成了他很多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对象。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史铁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自救。《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就是多年来他对地坛、对人生感悟与思考的结晶。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的主要是与地坛的结缘。作者从自己为何踏进这座古园写起,写到自己的糟糕处境、渺茫暗淡的前途和悲痛欲绝的心情,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这个与自己的境遇一样荒芜冷落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那些历经沧桑的建筑和景物,抚慰着作者内心的苦痛,缓解了他迷茫的心绪,也使他感受到生命的启示。那些古殿檐头的琉璃,坍圮了的一段段高墙,祭坛四周的老柏树似乎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看尽繁后的平静,连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似乎在述说着生命的童话。还有那些草木与泥土的气息,落叶“熨帖而微苦的味道”,似乎都在从另一侧面验证着活着的意义。还有那些小昆虫、满园子的草木,虽然都生长在这寂寞的园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座古老而充满内在生机的园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引发了他对生命意义的长久思索。说实话,在备课过程中,这篇文章也让我多次陷入沉思。我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人生的不幸与苦难,我想先生已经在《我与地坛》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他思索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大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突然间双腿瘫痪,受到命运如此沉重的打击,怀疑活着的意义恐怕是最自然的反应吧。在这静静的古园中,作者终于想明白了,对于生与死的问题也释然了,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不必急于求成。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活下去,以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了。在这个问题上,地坛这座古园和园中的万物,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由此,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最终作者走上文学的道路,开始了自我救赎和自我实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经常会发问,文学的价值在哪里?文学的价值是什么?尤其在疫情期间,文学显得苍白无力了。我想,在史铁生身上,便能最好诠释了。文学像一味良药,可以自我救赎。当然也可拯救他人。鲁迅先生曾经“弃医从文”,不就是想要通过文字通过文学拯救当时愚昧冷漠麻木的国人,以期启悟国人思想。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过多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如 《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感人至深。这篇文章也是如此。这一部分开头第一句话,就以深情的笔调,回忆了当年母亲因为“我”而为难的情景:“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然后围绕着这句话,作者回顾了当时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给母亲带来的麻烦、痛苦。最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当时的他时时刻刻想着的是自己的不幸命运。等他真正读懂母亲,体会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这是多么痛的领悟!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愧疚之情。

史铁生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才慢慢领略到的。这一部分细致描绘了当时母亲的形象。作者回忆母亲当时的言行,想起她的举止,推测她的心理,对母亲当时的心境才有了深切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活到二十多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那个人是自己,可事实无法改变,于是她只好默默忍受,用无私的爱包容着儿子的一切,一天天熬着,慢慢地等,等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有等到。儿子成功了,多么渴望与母亲一起分享,多么渴望母亲能感受他的快乐。他明白,自己用纸笔闯出来的路,并不是母亲盼他找到的那条路。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作者感到难以自抑的悲痛。自己的成功和喜悦无人分享了,这得多悲凉啊。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能再等两年?母亲盼望他找到的路是什么?他抱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正是在这反反复复的追思和推想中,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鲜明起来,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心中“愈加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这部分夹叙夹议,将地坛、母亲与“我”的人生历程交织在一起:“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可以说,正是母亲的这种“活法”,解答了他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使他在逆境中坚强起来。

《我与地坛》是一篇记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散文,“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文中也写景,但不是对景物的客观描摹,而更多地是将景物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写景中夹杂着叙事、抒情和议论,表达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因此文章充满了哲理意味。

这篇文章里,先生虽身残却依然顽强笑对人生苦难的活法深深激励着我,也给我们今天的学生树立了很好的面对不幸的范式作用,让我们在往后面对人生挫折苦难时依旧能够坚韧地活下去,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后半部分对母亲的书写,亦是深深打动了我。这世间惟母爱最伟大,每一个母亲都是女超人。

俞敏洪说:每一个妈妈都会用她的温暖、坚忍(韧)、不屈和进取的精神,为我们支撑起一个家。这个家因为有妈妈而完整,可以躲避风雨的侵袭,看到最艰难时候的希望。有了家,我们的心才有了安放的地方。

我想,人世间的所有关系中,最美好的莫过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了。所谓母子(女)一场,就是在万千人众中,母亲刚好选择了你作为她的子女,而你也刚好选择了她作为你的母亲。母亲是最好的母亲,子女是最好的子女。这不是冥冥之中一种最强大的缘分指引又是什么呢。中学时期,很多时候,我们似乎不能完全明白母亲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就像史铁生刚开始不明白母亲的痛苦一样。现在想起来,我叛逆时的顽皮是给母亲出了一道怎样的难题呢。实在不敢想。比起先生,我们都是幸运的。至少我们有一个幸运的母亲。

史铁生的文字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描写和简短的话语,但是读完总会给你一种心里有些东西悄悄拂过的轻快感,像久旱沙漠流过的小河,像辛勤工作后的休憩,像恍然大悟间的舒畅。他的文字就有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能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生是一个个梦想不断破灭的过程,没有人是常胜将军,而当我们走出所有曲折的日子时才发现,真正的美好与神奇,已经永远地留在了背后。磨难与价值、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孪生兄弟,价值必经历磨难的淬炼,幸福也必然要有磨难的映衬。

人生终将面对生与死,偶然与必然,愧疚与遗憾,磨难与幸福,可以不屈,但总要与命运达成和解。

史铁生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所以,我们应该具备面对苦难的勇气,因为只有正视苦难,才能战胜苦难。

在苦难中不断振作的人,是不会被打倒的,是永远幸运的,希望我们都能永远怀揣着热爱,像先生一样,含着希望,敢和生活顶撞,敢在逆境里撒野,直面生活的苦难,永远为新的一轮月亮和日落欢呼。

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说:“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所谓的命运多舛,就是让生命走过人生的无常,走过高山浅滩,跋山涉水而过,即使湿了脚踝,丢了鞋子,只要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这种力量就已经足够。

先生虽逝,精神永存。这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这是一位伟大的生活家,这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是史铁生——我们的榜样。感恩先生,教会我们笑对命运的多舛。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正确走向和生活态度。往后的日子,无论命运给予你怎样的辛难,请坚持和苦难死磕到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