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舒心的头像

舒心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20
分享

夜阑卧听风吹雨

吃完晚饭,一个人游走在校园,围着湖散步,天上乌云密布,整个山城掩映在黑云下,远方的山边传来哗啦啦的巨大雨声,雨要来了。清水碧绿,湖波微漾,黑云盖过来,湖也变的异常黑了。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一句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好像整个城都笼罩在雄浑的蘑菇黑云下,人就变得极其渺小了。零星的雨点,飘着落在鼻翼,眼镜上也落了几颗,雨珠慢慢变大,砸在大地,某一瞬间,甚至能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

有一晚做梦,梦见自己住在家乡的山里。一条小溪绕着山潺潺趟过,整座山整条溪都是我的,那个高兴呀。梦里还和陶渊明一起散步,把茶言欢。陶说:“他很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淳朴生活”,我居然和陶渊明不谋而合,同是喜欢这样清幽的日子。

我有一年真的住在家乡的山里。

草屋在家乡的一座山里,方圆数里没有人烟,除了山林就是起伏的山峦。无人叨扰,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喜生自足。

在山里的日子,一切都是慢的。我秉持着极健康的作息方式。晚上九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起床后伸个懒腰,坐在床舍上冥想几分钟,再慢慢到菜园里到处走走看看,田地里的绿葱、小瓜,白菜,身子上攀附着晶莹的晨珠,嫩生生的瓜尖伸爬到地埂上,柔软的触须,昂着头,好像一碰就会断了似的。

在山里,我是喜欢下雨天的,可以依偎在窗棂上静听雨声。一个人闲坐在屋里,看书、喝茶、思考、发呆,敲打文字。不看钟表,不看手机,不刷微信。可以静静思考,可以对着山峦发呆,可以修心,就像现在,外面下着雨,我在窗边看雨打在树叶上,听着雨声,听着鸟叫声,黑沉沉的天际下,偶尔打一声惊雷,闪出一道蜿蜒的紫电,配着天地的辽阔无边,顿时构成一副天然的美图。无问西东,静坐听雨,多么美妙的情景啊!

 让一切慢下来,过上慢时光的日子,日子随着针尖缓慢流逝。慢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慵懒、懈怠、消极。把节奏放慢之后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会和内心发生碰撞,源源不断地给人灵感。越慢,效率反而越高。慢下来,眼里有最美的风景,在躁动不安的时代,缓慢可以帮助我们抵达宁静,在宁静中发现和体悟生命的真谛。

那一晚,只想听雨,雨水把虚伪的尘埃,全部掩盖,无心与外界联络,匆匆关了手机。电脑敲字外,无非读书,走路,睡觉,发呆。发呆是生活必要的一部分,人得让自己有时候无所事事。不然,总是忙,一个人到最后要把自己弄到逼仄里去。

在山里,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遐想。自由到可以随意地懒看东方日出西方日落,无聊地等着远处的雨轰隆隆地跑过来,头顶的云慢悠悠地移过去。我用半天的时间等待小路旁的蜗牛从路的这边慢悠悠爬到路的那边;看一棵瓜尖渐长渐深;和一只路过的蚂蚁打招呼,这样的日子到底有没有意义呢?生活里有些追问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却认真得不行,我们太习惯于纠缠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最后生命就这么被过滤了。所以,允许自己在世俗里无聊,允许自己无意义,允许自己与人群保持距离。很重要。人有的时候,需要放空自己,给自己一点空闲发呆的时间,去仔细想想周围的人和事,空出时间做一个崭新的自己。

雨停后,空气湿润,白雾升腾,小屋闲置在山凹中,仙雾笼罩,我坐在山中的庭院里,天空黑沉沉,四野里一片寂静,我待着,无所事事,内心连个念头都没有。这是不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属不属于幻想?其实算不算要什么紧,重要的是,我度过了现实中的一段时间,它属于我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我乐意如此。这一点,多么不容易。一个人的内在生活,大多数时候,与社会生活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它只是个人的一种习性或者爱好,一种安放自我生命的方式与处所。内心生存是生命的自我处置,由着他好了,这是一种社会生存的个人化选择,更是一种现代生存的生态文明表现。就像我乐意住在山里。

在山里,我喜欢发呆。有时候,发呆是由听雨或者看雨引起的,遇到了,触碰了,我就在卧在窗前或者坐在篱院里痴痴地愣住,让曾经的人事翻卷进来,让记忆慢慢重演那些经历和生活。每一次这样的发呆,都让我在内心再重新高兴或者释放一次,没有往事如烟的感慨,没有如果会怎样的假设,只有平静。

在山里,我喜欢傍晚走路。沿着山上弯弯曲曲的小路,没来由的一直走,走到哪算哪,有时下雨了,我也不跑,就这样一个人慢慢悠悠晃荡在雨中,雨水从脑门滑下,像是在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跟我打招呼,很神奇,痒酥酥的。我喜欢山里一切的新奇变化,比如山长高了,骨朵变成了花儿;小路长满了草,生命中出现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正如山里的万物,因了他们,山才更像山。

美的地方都有故事。山里的故事数不胜数,每天有树枝枯黄老去,也有新芽破土而出,青蛙生下孩子,蜗牛结婚,蚂蚁搬家,这些生命的奇迹,无时无刻不在大山里上演着生命的循环、人生的成长和生活的不易。中午走路多在有雨的天气里,闷愣愣的,但不热,无需带伞,晃着出去。看着云由远处黑黑地飘浮,似乎不情愿地被风推着过来,一声闷雷,雨倾注而下,地面被搅得一阵温热。雨后,山野清奇,远处的青山,那里山雾缥缈。土聚之为山,散之为地,作用是行负载之令,主养育之权,人要象大地一样深厚,包容,广阔,光明,祥和。头上是天,脚下是地,旷野里真切地体会了什么叫顶天立地。山中晚上走路,多是为了看萤火虫,每天都不一样。有时就碰上月亮。在萤火和月光下走路是少年的记忆,成年后再没有这样自在的享受了。忽而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那般深情,一个人走在银亮的月光里,听四周虫声唧唧,看成群的萤火虫在草屋四周一团一团地闪烁。没有其他声响,天地安宁。尽兴后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翻书或者在电脑上敲字,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结束一天的自在。

乡下的绿茵,树边上有鸟鸣,你听,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调匀呼吸,慢慢呼吸,慢慢生长。这种状态,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想的。

七月的日子,苍翠的故乡,浩瀚长空匀净碧绿,风拂过,云跟着轻轻飘浮,慢慢融散在四野,天气暖洋洋的,整个村庄绿意盎然。只有这个时候,慢下来,一个人才会认真审视生活,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美。生活,慢就是快,快也是慢。慢下来,专心、专注、发现细微之处、不急不躁,更能将事情做到极致。

懂得慢下来,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山里,坐在闲院里发呆,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慢慢行走,慢慢看,慢慢生活,山里的世界是非常原始的、质朴的,生活因慢而有了美感。请把心慢下来,在夜里趴在窗棂上倾听雨声叮咚。夜深人静时,听从内心的召唤,慢慢享受山里宁静详实的质朴生活。内心细腻的人,总是能从大自然获得勇气和力量。不管人世间多么嘈杂,总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