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潍坊市北宫街沿虞河东岸向南百十米,生长着一丛竹子,我每当走到这里,都会驻足一会儿。竹子是照着郑板桥的画长出来的,是携南方的秀雅来北方布道的,因为这些竹子我爱上了整条虞河。
我刚知道潍坊市坊子区有个灵山时,并不知道灵山里有泉水,我刚知道潍坊有个穿市而过的虞河时,也不知道虞河的源头在灵山。当知道虞河的源头是灵山的泉水时,同时也知道了虞河古名叫溉水,溉水有多古?且让我想象为四千年前大禹治水的年代吧。
“海岱唯青州”(《尚书.禹贡》)在这片大地被称作青州的时候,这里已经不是洪荒之地,我们的祖先——勤劳智慧的东夷人,正在创造着龙山文化,探索人类的文明之光。他们遗留的各种文化中,黑陶文化独树一帜,蛋壳陶的制作达到了后来者难以企及的高度,东夷人的成就,为这方土地铺足了底气,值得后人引以为傲!
据科学家竺可桢先生考察,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古青州(潍坊在内)的气温比现在普遍高出几度,跟现在的苏杭有一比。那时候这里的植被,禽兽,山川,还有山东著名的特产——遍地的泉水,把这里打扮成了什么样?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把我们能想到的美景集中起来,放在这里都不为过。那时,这里是不是也有茂密的竹林呢?哈哈,找不到记载的猜测,还是随自己的心情决定吧。“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显然是宋人的理念,我虽爱竹,但真没痴迷到舍肉的程度,这也是我的爱由竹子过渡到竹旁的石头,草木,河水,以及与虞河有关的种种的原因。
虞河全长八十公里,是潍坊的一条内河,花园式的河岸是她的可爱之处。且不说水边的河草怎样的妩媚,单看水里的倒影就趣味横生,四季的垂柳把持住近水的岸边,每分每秒都争风弄姿,河石半水半岸摆出奇形怪状,像个情郎静静地陪伴着心仪的恋人。河岸比花园是窄了些,但河崖的形状有自己的个性,斜坡让花木有了层次之分,乔木、灌木,各占其位,各舒其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香和美景,先是松竹迎风傲立,梅花斗雪吐芳,接着还不等寒气退尽,石边石缝里的迎春花又开始探头探脑了,李子杏花单樱争先恐后,玉兰桃花双樱献媚呈彩,紫藤蔷薇艳冠群芳,荷花睡莲各领风骚。花美需石衬,石美需桥托,小桥喜流水,有水河才娇。虞河的花,石,桥,水,亭,坝自成佳境,又互为依傍,构成了一副绵长亮丽的风景画。
你若不来你便不知,还有意外的风景会随时亮相。那是个深秋的早晨,虞河边的法桐树叶已经落的不多了,偶尔飘下几个,也会很快随风藏进冬青丛里。一个五十多岁的环卫女工穿着工作服,用心找出那些藏起来的树叶,随手装在一个蛇皮袋子里。我裹紧了风衣,整了整口罩快步走着,就在我们擦身的一刹那我呆住了,那张满脸风霜的脸,那么整洁,刻意描过的弯弯的眉毛、细致的眼妆、打过口红的嘴唇使我眼前一亮,她礼节性的笑容让我停下脚步,多看了她一会儿,或者说多赏了她一会儿,薄薄的脂粉虽没遮住黝黑粗糙的皮肤,但那淡淡的香气在秋风里传送着,我闻着香气,精神为之一振,油然生出一种敬意。在我之前的观念里,认为化妆跟干粗活的人没多大关系,貌似她们化不化妆都一个模样,而此时我顿感羞愧。在秋风里,在虞河边,在僻静的角落里,一个爱美的女子,正在美化着大自然,她不需要别人的赞赏,她喜欢跟花儿草儿比美,她爱着工作,爱着生活,她是美容师,打造着自己,打造着虞河,成了虞河的风景之一,跟竹子跟石头融在一起。我甚至看到了她背后的整洁的家,幸福的家庭,快乐的步伐。我一路上几次回头看她,每次都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
虞河风景区是孩子们的游乐场,这里没有来往的车辆,没有污浊的尘埃,有的是翩翩的蝴蝶,萌萌的蜻蜓和鸟儿婉转的歌声;也是老人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曲转的石子路,静静地延伸着安逸;还是年轻人歇脚的地方,运动者锻炼的地方……
虞河是上天赐给潍坊的礼物,潍坊人为这份礼物做了精美的包装,天然和人工完美的结合,构成了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中国潍坊,世界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