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遍野的红绿黄纵横交错,满山遍野的落叶飘飘,满山遍野的小溪潺潺。这就是承德市茅荆坝给我的第一印象。
这个周日,我们全家与同学等四家人一起去了承德市的茅荆坝森林公园逛了一圈。我们去的时候有点晚了,山上大片大片血染似的枫叶已被霜打落,不过还好,落叶、流水、石阶、木栈道、枯黄了的千亩大草甸、绵延起伏的山脉让久居在小镇里的我也领悟了另外一番秋的况味。
我们在早上四点钟就起床做准备工作,五点钟准时去接上两个家庭后会合另一个家庭就正式出发了。
一路上,孩子们欢歌笑语,玩得不亦乐乎,大人们在谈笑风生中仍不忘欣赏道路两侧的风景。到底是深秋了,路两边的爬山虎竞相红透了全身,不时地有红或黄透了的不知名植物叶子闪过,也有半黄半绿的停立在枝头,还有掉落一地只剩了个光秃枝丫的,与初春的浅浅新绿,盛夏的浓郁碧绿,冬日里的萧条枝干都不一样,别有一种娇美俏立枝头。风儿吹过,落叶片片,飘飘忽忽,扭动着熟透了的身姿,曼妙地、轻盈地躺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秋不愧是一个成熟的少妇,时黄时绿时而又红得似血,泼墨一般,巧搭妙配,浓淡相宜。似一个喜获丰收满脸绽笑的农家大嫂,把一肚子花花绿绿的心事全都伴随着喜悦,张扬地充溢在了全身上下。山葡萄、野蘑菇,还有原生态的茶叶泡在原生态的泉水里,我们都在路旁的小摊上品尝了个够。那种扑面而来朴实清新的乡土气息令我们每个人陶醉。
经过一段长长的路程之后,终于在9点40分左右到达了茅荆坝森林公园。
停好车、购完票,坐车到达观光站点后,我们的爬山之旅才正式开启了。
刚爬上石阶,就出现了一个用铁链铸成的秋千,孩子们蜂拥而上,你争我抢地荡了起来。看着张张笑脸,听着他们满足刺激的尖叫声,我也春心萌动,很想坐上去荡一圈,但是我争不过他们,只好作罢,继续向上爬了。沿石阶向上,两边的丛林里枯黄的树叶铺地,密密地、笔直的树木枝头上还有些许生命力特强的叶子傲然停立,稀稀疏疏地,阳光透过缝隙探进头来,满眼的斑驳陆离。坐在还残存着点点生命力枯叶铺就的锦被上面,闭目感受着远山近水,阳光落叶,周围喧嚣的一切慢慢地随风飘散而去,一下子变得静谧起来,深黄的大地,深黄的风儿轻拂着耳畔,深黄的空气分子,深黄的阳光因子,深黄的思维。
向上爬,第一次气喘吁吁之时,我们到达了枫树坡。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想看看红遍山野的枫叶,但是到达后一看,只有立在坡上一块石头上的“枫树坡”三个字鲜红如血,其余都已接近光秃秃的枝丫和满地落叶了。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来晚了,枫叶已被寒霜重露打掉,大家无一不感到遗憾,但还是纷纷在标志性的石壁前留影。
顺石阶继续向西南走,就到了康熙皇帝御封的挂牌树前。护栏围着的一棵云杉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枝干上挂满了红布条,偶尔也有黄、绿、粉等颜色的布条,花花绿绿迎风招展。传说康熙皇帝在1698年夏末,奉皇太后之命东巡,途中绕道经茅荆坝去看望远嫁喀喇沁旗的和硕端静公主,返京途中路过茅荆坝的天意沟时,一块不大的黑云引来了风雨和冰雹,众人急忙躲至山谷内一棵高大的云杉树下,一道闪电加一声闷雷过后,云杉的一株枝干被旋风卷走,落在十步左右的草地上,随后风平浪静,丽日晴空。再看那被雷击落的树干,一条碗口粗的五花毒蛇被开肠破肚,尾巴还在不甘心地摇来晃去。康熙皇帝惊喜交加,感慨万千,于是从身上摸出一个腰牌,恭恭敬敬地挂在这棵树上,挂牌树由此得名。自此以后,康熙、乾隆又几次去喀喇沁旗巡视,每每路过茅荆坝时都会到挂牌树下驻足。后人写诗云“挂牌树下忆沧桑,过客留步福绵长”。走到此处的游人纷纷站在树下,摸摸树干,搂搂树身,以求福运绵绵。我们也效仿着在云杉树下逗留了很久。
由此处向四周望出去,层峦叠嶂,密密匝匝、深浅不一的秋黄中韵染着浓红、残绿、赫紫等多种色彩,一株株,一畦畦,一洼洼,似朵朵蘑菇争相冒尖,又似打开了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一把把洋伞,远远近近地随风微微飘移。那远远山顶处还有像仙境里的云雾缭绕,朦朦胧胧,虚幻缥缈却又实实在在地风吹池皱。一幅美不胜收的秋意写真图,怎么看怎么诗情画意。
于挂牌树处继续向西南走,就到了武列河源。河水白得如盐洗,顺山涧流下来,只有细细的一股,却清澈见底,用手捧一把,凉凉的,舔一口,冷冽中透着丝丝的甜。水流下来,汇聚在石岩旁的低洼里,上面覆了一层黄黄的树叶,人的影子于树叶空隙中倒映出来,偶尔清晰,偶尔被叶子遮挡破碎不整,偶尔又被完整地吞噬掉。孩子们立即挽起袖子拨开落叶,打起了水仗。我看着忽远忽近、忽完整忽残缺的水中倒影,很难想象这股细细的、孱弱的水流,竟然就是承德、唐山和天津人民生活用水的发源地,它供给了多少人最基本最原始的生活保障,又让多少人于芸芸众生中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自然是多么地神奇,又是多么地不可限量。
继续向上攀登,爬了无数层台阶后,终于到达了木栈道。木栈道,顾名思义,就是用木头砌成类似台阶供人行走的小路。相比石阶路,木栈道要平缓、宽敞了许多,也不那么打滑。石阶路是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小坡,而木栈道上了一阶后,要走两到三步的距离才又上一阶层,走起来省力很多,当然爬同样的高度,走的距离会更长一些。爬到此处,大部队中就有很多人爬不动了,坐在地上,直喘粗气。只剩下我们四人坚决地向亚高山、瞭望台处爬去。甩下行动缓慢、时走时歇的大部队,我们爬行的速度快了许多,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就到达了瞭望台。真是差一步不到顶,你也感觉不到顶端山风的凛冽与鸟瞰群山的美妙。迈上了那一步,不知哪里钻出的风就开始呼呼地叫,已经出了满身汗的我们,被山风一吹,湿漉漉的全身顿感冷嗖嗖地,有一层潮潮的、粘粘的东西似紧身衣一样缠在了身上。站在山顶向另一侧极目远眺,哇,群山环抱,层林尽染,山高谷低,起起伏伏,绵延不断。满眼皆是红的枫树,黄的桦树,赫紫的灌木丛,又有那半红半绿,似黄似紫,红绿相间,黄紫相伴的植物挨挨挤挤着一坡又一坡,一山又一山。恰如少女手下千针万线的地毯,毛绒绒、刺嘟嘟的。风一过,大片大片蠕动,整个色彩底韵也随之飘浮,像极了一个万色大染缸不小心碰翻泼洒进了千沟万壑,让人横看瞠目侧看醉,久久无法回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让我们目不暇接,惊喜不断。
由于山顶风太大,欣赏了一会美景后就下山了。我们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抄近路,直接走进已经枯黄了的大草甸里。本以为走上去草会很滑,要摔倒的。没想到却很脆且软绵绵的,极利于行走。走在没膝深的枯草里,放眼四周,空旷无比,一只飞鸟也没有,风吹草低,似海水涨潮,一浪接着一浪,此起彼伏。这时的我们像极了战争时代与鬼子周旋在深山老林里的革命将士们,借着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屏障,跟鬼子斗智斗勇,保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让革命圣火迅速燎原了整个中国。
与同伴会合后,他们大多数累得不愿再爬敖包山了,我们少数人也只能作罢,十分不情愿地下了山。
茅荆坝之行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大山给予我的美丽,赋予我的山之精髓,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