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亚华的头像

亚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20
分享

从围龙屋走出的革命者

在古老的岭南历史中,为生存和生计谋求一席安居之地可以说是广大民众毕生的努力。在粤东北客家地区,遍布山岭田园间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不仅体现了客家历史文化的沿革与变迁和极具乡土风情的建筑风格,让我最为深思的是从围龙屋走向红色之路的革命者们。

有道是:一座围龙屋,一座客家城。历史追溯到两晋及唐宋时期,战乱与饥荒迫使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大规模迁移南方,最终落户在岭南广袤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南迁的移民被迫住在山里是无奈和困苦的,远道落荒后遭到平原居民的驱赶,只能以“客籍”的身份定居崇山峻岭间。“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这便是客家人称谓的由来。

为防范异族排挤、盗贼抢劫和野兽侵扰,客家人设计建造起一种营垒式住宅,聚族而居,形成严密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群体。这种营垒式住宅多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主体结构多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在形式上按府第式建构,前有月池,后有围龙,中间堂屋,两侧横屋,附设角楼;如若盗匪侵犯,只要把大门和半门一关,人们便可携带武器在围龙屋内和角楼里进行抗击。

整体呈圆形的围龙屋具有天圆地方和繁衍生息的寓意,一座大型围龙屋的建造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由此我联想到客家同胞从戒备的生活状态,到坚定不移走向革命之路的历程。

为此我走访了梅州市的梅江区、兴宁市和丰顺县等地的围龙屋,沿途比比皆是的古老民居建筑让同是岭南人的我感怀不已:一个被驱逐而远走他乡的族群即便可以客居下来,祖祖辈辈的聚居却没有带来安居乐业之感;为了安身立命,一所在平原人看来不过是深居简出的房子,在这里却是一座为群聚而营造的坚固而封闭的小型城垒。

2013年8月,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梅州市五县两区一市为原中央苏区范围,至此,梅州光辉的革命历史被永久载入了革命史册。

作为广东唯一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史中,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梅州革命党人为推翻满清地方政权、发动起义光复梅州立下汗马功劳,从而在近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位于梅州市东的黄遵宪纪念馆里,我参观了文化沉积深厚的围龙建筑人境庐、荣禄第和恩元第,以及在此展出的黄遵宪生平事迹展览。这位近代著名爱国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的崇高品质让人们感触:曾被看做蛮夷之地的岭南山水其实从迁徙的年代开始,便根植下人杰地灵的立意了。

同样在位于兴宁市的何子渊故居,我体会到客家民居天圆地方、天人一体的建筑理念。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在早期革命中以家族茶场的收入创办新学,支援北伐,接济捐助革命志士,而这座被国务院文物普查办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三堂二横围龙建筑则见证了一个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中浮沉兴衰、人文蔚起的命运。

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早期革命者身上,可以看到艰难生计中的客家人对富裕生活和身份地位的索求和奋争,其中对于学识的普及理念在他们的生平轨迹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近代中国探索革命出路的斗争事例不仅出现在相对富庶的沿海平原地区,客家人在崇山峻岭的围龙堡垒中也试探性地迈出了坎坷的步子。

辛亥革命失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创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广大劳苦阶层从水深火热中警醒。与大中城市人民在有识之士的引领下走向革命一样,梅州的有识之士已不囿于教育救国和捐资革命的理念了,而是只身投入到革命战争中,当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便是叶剑英元帅。

叶帅故居位于梅县雁洋堡虎形村,和曾经捐助早期革命的商人和华侨爱国者宅邸相比,叶氏祖祠低矮的围龙屋便显得简陋而素朴了。少年时的叶帅聪明好学,就读私塾和公学期间受到西方进步思想的启蒙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影响,在进步老师的带领下,带头剪去辫子,立志报效国家。和不少期盼过上富裕生活的客家人一样,青年时的叶帅也曾下南洋谋生,但最终选择回国报读军校,追随孙中山先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民主革命中,而后在腥风血雨里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民主革命的高级军官转变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从叶帅身上,我们看到客家人在防卫谨慎中迈出的步子已随着中国革命风暴而演变成为坚强不屈的斗争步伐,他的生平事迹体现了中国近代史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

位于粤东北的梅州北接赣南,东临闽西,与中央革命根据地接壤的地理位置是梅州各县革命武装建立起来的重要原因。1929年10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攻占梅县城,成立了由朱德、毛泽东、古大存等21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1930年5月,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在丰顺县宣告成立。至此,广大劳苦民众才真正从封闭的围龙堡垒中走出来,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中央主力红军的反围剿作战。

在反围剿斗争中,梅州籍红军犹如一股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中央主力红军队伍,作战中比较典型的战例是1931年1月,红四十八团和永定工农武装联合收复永定城,并和闽西红军共同作战打通了东江到闽西的交通线。1933年冬,粤赣游击队联合击溃陈济棠部一个团,打败王赞斌部一个营,并破坏公路桥,切断国民党军由粤东到赣南的运输交通线。

据史料记载,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梅州籍红军参加长征的约500人,来自客都山岭间的血脉就这样延伸到了长征路上。

在梅州籍红军里,有一位让客家人引以为豪的女子,她就是被誉为“华夏女杰”的红军女战士李坚真。

在位于丰顺县汤坑镇的坚真纪念馆的走廊墙壁上,书写着一首首出自坚真大姐手笔的客家山歌。一个出生8个月就因家贫被卖作童养媳的女子,在成长中幸得养父母的爱抚并接受私塾教育。19岁那年,李坚真结识了前来丰顺考察农民革命运动的澎湃同志,在他的影响和教导下,李坚真走上了革命道路,于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赤卫队一起在当地开展游击战。

这位打从懂事起就唱山歌抒发情怀的客家女子,最终成为32名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央红军女战士之一,在枪林弹雨的艰险磨难中,成长为一名坚定顽强的革命者。1949年3月,李坚真率领华东妇女代表团出席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西郊机场迎接由西柏坡抵达北平的中央领导时,毛主席在人群中发现了李坚真,立刻走过去握手并风趣地说:李坚真啊,你还活着!

从一名贫苦出身的童养媳,到中央苏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历任中央苏区妇女部部长、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李坚真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成就了一代女杰的人生传奇。

走访期间,客家人的生计和革命历程让我震撼。被迫居于山岭间的人们所建造的围龙屋以其建筑特色突显出族群的存活理念,但防护型的围龙构建却没有带来安居之感,最终走向革命并从牢笼中解放出来,才是客家人摆脱“客居”名号、成为粤东北大地主人的途径。

今天,盘踞近千年的围龙建筑不再以坚固的堡垒对外来者示以防范和戒备,而是作为历史文脉的门户,让人们深入其怀抱,聆听好客的主人述说悠远的家族往事和流传深广的革命故事;在青山绿水间,感怀于山水带来的清新质朴,由衷领悟到客家人从流亡到自卫、从围龙防卫到革命的艰苦历程,而这也正是岭南人祖祖辈辈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更是作为后辈相惜共勉的拳拳之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