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亚华的头像

亚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6/26
分享

来自兰考的大米(外一篇)

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前夕,广州市的退休人员会收到所属区退休管理服务中心发放的大米、食用油和干货等节日慰问品。

这个新年,我所在的黄埔区丽江社区收到的大米来自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南马庄。结实的米白色包装袋上,“原生态”三个大字赫然在目。顿时,跨越了几十载的集体回忆从心底涌出,大家不禁回想起往昔被“焦裕禄精神”感动和激励的不平凡岁月。

生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新中国解放初期的奋斗历程自始至终贯穿在他们的成长记忆中,对老一辈建设者的深厚感情凝聚于心,其中焦裕禄率领兰考县的干部和群众治理内涝、风沙、盐碱的感人事迹,至今难以忘怀。

人们还记得,焦裕禄在1962年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全县遭遇灾荒,粮食产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身患重病的他带领干部和群众先进行整治三害的小范围试验,之后总结经验,制定策略,最终将二十多万亩盐碱地改造成良田。

可以说,这一代人是带着对往事的感悟步入成年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改革开放政策在全国各地逐步铺开,他们随着时代的潮流,全身心投入到百业待兴的新天地中。“拼搏、冲刺”,是他们为事业和生活添砖加瓦的代名词。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斑白的两鬓附着了时光的痕迹,渐渐慢下来的脚步迈进了退休人员的行列。

百感交集之时,沉积在心深处的岁月故事被堆放在街道办事处的一袋袋兰考大米翻涌而起。大家团团围坐,有人讲起少时跟随父母参加焦裕禄事迹演讲会的情景,有人感慨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里,真正体会到兰考人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

有人拎起一袋大米,察看米袋底部“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科研基地”的落款。深思中,街道办工作人员用手机搜索到兰考大米的相关报道,人们才更多地了解到,十八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兰考县挂职副县长何慧丽分别在南马庄村、陈寨村、贺村和胡寨村建立了经济发展合作社。从此,贫穷落后的南马庄走上了“无公害大米”种植之路。

人们欣慰地看到,在多方力量的探索扶助下,豫东农村的乡村建设得到良好的改善。2020年,兰考县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实现了从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来自兰考的“无公害大米”翻山越岭,跨进祖国的南大门广州,就像一个个散发出浓郁米香的使者,为人们铺展开“温饱之福”的时代版图。

兰考大米外形颗粒饱满,莹亮精致,锅蒸煲煮均相宜,入口喷香松软,黏糯适中,伴随着人们“有口福”的感叹声,获得众口交赞和一再加购。

转眼间,又到了“夏收夏种正当时”的繁忙季节。

回望几代人对土地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一颗颗质朴的米粒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盘中餐,更蕴蓄了平凡而深重的生命意义。

一碗汤圆的节日寄托

在南粤大地,许多人家都有在传统节日吃汤圆的习俗。

从正月春节到岁末,中国传统节日就有约二十个之多。虽然南北方的节日习俗有差异,但以食物寄予美好的祝福是共通的。

在我们家族,汤圆因为谐音词“团圆”而显得尤为重要。除了端午节吃粽子,其余富有仪式感的传统节日必有汤圆出现在餐桌上,人手一碗时,家里的长辈先呈上一句:齐齐整整,平安健康哈!

做汤圆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把糯米制成粉并不繁琐,但操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含糊,不然最后的成品就不是米粉,而像变质的米渣。

小时候家在郊区,曾跟父母去郊外的农家买糯米粉,见识过农户在自家磨坊的制作情景。

记忆中的那座紧靠堂屋的磨坊里只有一扇大窗户,阳光像被户外的和风吹进来似的,洒在屋里的石磨盘、一个高高吊起的大布袋和一个个铺排在木桌子的大簸箕上。

农家的水磨制法是先将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用石磨盘加水磨成浆液,再把浆液倒进大布袋里过滤,等布袋里的水滴干了,便凝成粘粘的米粉团,然后将米粉团倒在簸箕上,一块块掰碎,最后拿到户外晾干。

农家的堂屋、磨坊和偏房的房檐上都伸出来一排用竹片做成的架子,上面放着一个个大簸箕,簸箕里铺满掰碎了的糯米粉粒。晾干后的粉粒变得很细腻,那就是我们要买的糯米粉了。

每次来到,主人总是从堆放在堂屋屋角的白布袋里将糯米粉一碗碗舀出来,放进一个牛皮纸袋,用磅秤秤过后,交给父母。我发现父母会多付些钱,主人客气一番后收下,回头到屋外抓了几个番薯或者香芋,放进父母的手提网兜里,接着大家又客气地互相道谢。

相比把糯米制成粉,做汤圆的步骤就简易得多了。每次节日前夕或是节日当天,母亲先将红片糖切成一粒粒,再拿出牛皮纸袋,把糯米粉倒在案板上,混入不多的清水,利索地将散成一堆的粉和成一个大粉团,然后从粉团掰扯出一个个小粉疙瘩,我和父亲则将这些粉疙瘩捏成窝形,把红糖粒放进去,再把小粉窝捏合起来,用两只手掌对合着轻轻搓圆,一颗颗汤圆就大功告成了。

喜庆的节日通常吃甜汤圆,而像清明节这样的日子,我们吃的就是咸汤圆了。咸汤圆的小粉团里虽然没有馅,但那锅汤很讲究,我们家多用肉丝、冬菇丝和萝卜丝烹煮,这些汤料让寡淡的小丸子活色生香,再撒上葱花,真是滋味十足。

如今许多家庭都省却自制汤圆的流程了,我们也一样。到超市去,从食品大冰柜里挑选各色样貌和馅料的汤圆,同样带来愉悦和享受。

无论是古老的民间制法,还是现代化的制作工艺,从糯米到糯米粉再到汤圆,或甜或咸的一碗汤圆都蕴含着世间的烟火生活,人们赋予汤圆的节日寄托是意味深长而余味无穷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