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萧忆的头像

萧忆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08
分享

那抹秋日的芳香


秋天的阳光散溢着金色之光透过梯田上沉甸甸的谷穗。谷穗在此刻,安宁得像一位倚着墙根晒阳的老人,似乎一切皆已圆满,只待农人上前收割。早有迫不及待的农人,穿梭在庄稼地里,倾听着果实跃动在枝枝蔓蔓上的鼓荡。那一双年老浑浊的眸子,此刻迸发出金灿灿的光线,一株一株,一垄一垄扫视着。双鬓随风漾动斑白的发丝,也似乎在吸吮了秋日的朗润之后变得灵动起来。

清晨,田间地头的小路上,新的脚印交错着。临近路边的小径上,滴落着从庄稼上洒落的露水。农人在经过这蜿蜒于田间的小径后,裤腿,布鞋上沾染的泥浆,定是顾不得拨开枝叶想提前瞭的收成的缘故。顺着梯田边的小路,我和母亲一前一后前行着。这是最后一次去玉米地薅玉米棒子了。秋田的玉米已日趋成熟,想吃香嫩的甜玉米只能在玉米地中一株株找寻稍微娇嫩一些的。再过一段时日,玉米就会全部成熟,煮甜玉米也就只能等到来年了。

母亲胳膊肘挎着竹篮。竹篮随着母亲的走动一上一下细微地晃动着。不安分的我总是在经过一段有枣树的洼地时,把枣树枝拽过来,挑拣最红最大的吃。露水抚过的枣子是最香甜的。藏在黄澄澄的枝叶里面的枣子,一个个在朝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亮。母亲已经爬上山梁准备下沟了。我的乳名便在母亲的一声吼叫中在山谷间回响起来,那声音迅速地撞击在对面逼仄的山崖上,又踅回来,如此重复,直到能量变弱,消失在崖畔的那丛酸枣林中。听到母亲的呼喊,我旋即放开枣树的枝条。这一放,枣树上驻足的露水,一股脑全都滴落在我的身上。我一个寒颤,急忙向母亲瘦弱的身影跑去。

在黄土高原,梯田往往是修建在山顶的。山腰上皆为坡洼地。阳面的地方,适宜种黄豆,阴面的地方适宜种土豆,几乎不会有阳光光顾的犄角地,却是种植红萝卜的绝佳之地。母亲此刻便歇息在一片黄豆地边等我。她的手里拨开一荚黄豆,那金黄色的豆子,便在她粗粝的掌间揉搓。母亲脸庞溢满的笑意漾起了一圈圈涟漪,她转头对我欢笑地说,咱们家崖窑峁的那片黄豆子收成也该不错,今年那场夏雨,可算是等到了。

回想起初夏那段时间,骄阳像一颗悬吊在苍宇的火球炙烤着大地,万物萎靡,形如枯蒿。为了能下雨,村里人张罗起了在黄土高原流传了千百年的迷信活动——祈雨。数十人光脚赤身,头戴柳帽,口中念着祈词奔跑在龙王庙和田地间。几日的奔跑,农人们早已口干舌燥,烈阳已将他们的肌肤晒得黢黑。但为了秋后能打出粮食,他们无怨无悔。仰望天空,一如既往,万里无云,毫无雨意。那场祈雨活动以失败告终以后,过了一段时间,似乎天公作美,果真下了一场饱雨。农人们脸上的笑容,如同氹坑中泛起的涟漪,一圈一圈,久不能绝。院落里,大到一条粗瓮,小到一只瓷碗,大小小不规则地矗立在屋檐下。于是,滴滴答答的滴水声交汇成的音乐会在农人们的叽叽喳喳的寒暄中开场了。

母亲牵起我的手,顺着崎岖的山路,缓慢地下沟。母亲的裤腿上,已是皱皱巴巴的了。从一片生满甘草的荒地下去,便是我们家唯一的坝地了。坝地是黄土高原的独有景观。聪慧的农人们用一条土坝把山沟围起来,经过日积月累,从山峁上冲刷下来的泥土便趸积起来。坝地是黄土高原上最厚沃的土地。下雨后,山上多余的水均会聚集在这里,使得坝地形成了暂时的水地。坝地上,多种植玉米、向日葵。它们挺拔高挑的身材,即使是在雨水多的时候,也不至于被泥浆埋没。坝地很少,每家每户顶多有半亩。这半亩坝地,收成却是所有田地中最好的。梯田其次,洼地收成最弱。于是,梯田和坝地的种植的安排,便算是庄户人家春天里最重要的战略部署了。

母亲钻入干枯的玉米地,玉米高大的枝叶,已将母亲淹没,如若站在地外,是无论如何找不到母亲矮小的身影的。母亲小心地在玉米地中穿梭着,生怕把种植在玉米脚下的白萝卜踩上。在玉米地中种植白萝卜,豆角恐怕是最初的立体式种植了。它们合理的利用了空间和土地,为农人们带来了额外的收成。母亲缓慢地走进一株枝叶泛绿的玉米,拨开裹挟在玉米身上的厚衣,用拇指指甲在亮黄色的玉米粒上轻轻地掐了一下,那如乳汁般涅白的琼液就顺着玉米粒的纹路流了下来。母亲抓住玉米棒的顶端,熟稔地拽了下来,扔在竹篮中。跟在母亲身后的我,也已忘记玉米修长的叶子剐蹭在脸上的不安,在玉米地里窜来窜去,好生欢喜。

不大一会,十几个玉米就静静地躺在竹篮里了。母亲又在坝地边角的坡地里,刨了十几颗土豆,数颗红薯,几抔红枣。看着静躺在竹篮里的物什,我和母亲迈着轻盈的步伐,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里,烧一锅开水,放入玉米,土豆,红薯,红枣,不需要任何调料,只需一小撮盐巴,不出半小时,便能芬芳香四溢。坐在热炕上,就着母亲用白萝卜条腌制的小咸菜,秋日里最美的佳肴,就会在炊烟中弥漫。

秋天的陕北,家家户户院落上空弥漫都是清水煮秋食的芳香。那缕缕美味,纵使饕餮大餐,也难以企及。十多年后我,依然不时把那一大锅美食想起,只是那回荡在记忆中的味道,是无论如何也找寻不回来了。

 

萧忆,本名李阳阳。生于陕北佳县,80后,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内蒙古作协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文章散见于《人民文学》《草原》《延安文学》《西部散文选刊》《椰城》等报刊杂志。作品曾入选《中国散文诗人》《陕西青年诗选》《陕北诗选》等三十多种选本。曾参与主编或编辑《2011年度陕北诗歌选》《陕北诗选》等。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2011年度、2012年度榆林诗歌奖等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漫步陕北》,散文集《流年》。现为《西部散文选刊》责任编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