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萧忆的头像

萧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3
分享

郝家桥

前往绥德郝家桥的路上,我的心旌,总是在漾动着。

窗外,灰蒙蒙的,一场秋雨,将树木淋得湿漉漉的。窑洞,像是缀在黄土高坡的纽扣,一颗颗,面沟而立。车内,所有的人都静悄悄的,他们皆把目光,栖落在窗外。那一抹抹橙黄的泥土,已被葱茏的草木覆盖。

拐进一个山沟,岔路口矗立着一块古拙的牌匾上书写着“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郝家桥”,我知道,郝家桥就要到了。车内顿时聒噪起来。车行四五里,郝家桥村终于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显露在我们眼前。迫不及待地下车,眼前是一排排修葺得纤尘不染的窑洞群落。

农人们席地而坐,随心所欲地聊着天,纵横的皱纹掩饰不住他们满脸的微笑。他们身边的摊位上,摆放着农产品,多为红彤彤的枣子和黑黢黢的干红腌菜,也有许多小吃饮料之类。摊位很简朴,货物却琳琅满目,不时有游人驻足,欢悦地挑选物品。平整的停车场内,小车一溜儿排开,整整齐齐。谁能想到,一个黄土高原腹地的小山村,竟能迎来如此发展机遇。

下了车,虽然天气阴郁,却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两块石碑静静地矗立在院子里,分别为“习仲勋同志纪念碑”,“刘玉厚同志纪念碑”。纪念碑威严肃穆,给人一种难以言明的庄严。纪念碑前,一束束鲜花娇嫩欲滴,艳丽无比。

往事一幕幕闪现眼前。

19431月中旬,为了加强北线工作,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调关中地委书记习仲勋任绥德地委书记。1943年清明节刚过,习仲勋书记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带领调查组进驻郝家桥村深入调查1月有余,了解到该村村民在刘玉厚的带领下,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精耕细作、改善土地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办法,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通过对郝家桥的深入调研,习仲勋认为只有采取郝家桥的办法才能将农业生产搞上去。于是,他召集地委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刘玉厚和郝家桥的生产经验。194311月和194412月,刘玉厚先后两次出席在延安召开的劳动英雄大会,被授予边区劳动英雄,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如今,这些往事虽已泛黄,但依被郝家桥的村民口口相传。在这里,不管老小,他们皆会把这段历史娓娓道来。

行走在窑洞院落,粗壮的枣树上一颗颗枣子密密匝匝。秋风拂过,不时有枣子掉落下来,很快便被游客捡拾起来送入嘴中。齐齐整整的院墙,是由一块块薄薄的石片垒砌起来的,院墙不高,能很清楚地看到院落内的场景。小小的院落内,窑洞中至今还居住着村民,他们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搬迁,烟囱中还有灰色的炊烟,袅袅升起。一串串红辣椒,一个个黄玉米棒,无时不刻向人们传递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水泥小径婉转迂回,很快,我便来到了习仲勋旧居,院落幽静雅致,清理得一尘不染,窑洞内依旧是当年的模样。火炕上的一块石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石头呈铁锁一样的外貌,据说是习仲勋当年的锻炼器材。在陕北,它还有他用,即拴娃娃。农田里农活多,家里孩子没人照看,村人便用绳索将娃娃绑在石锁上,防止从炕上跌落摔伤。

脱贫攻坚战以来,郝家桥村紧跟时代步伐,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日光温室大棚20座、拱棚40座,年存栏3000只湖羊养殖场、年存栏2300头生猪养殖场,总规模500kw的光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截至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3元。20212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10个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光荣上榜。

如今的郝家桥,处处都弥漫着恬静的乡土风情,它如同一枚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熠熠生辉的宝石,正向世人展现着它的无穷魅力,它的深厚底蕴,它的美好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