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雷春的头像

雷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23
分享

重庆三都

雷春

 

总有一些场景,是你经常向往的地方。总有一些人,是你惦记的对象。重庆便是。这里桥多、路多、美味多,每一处风景,都美不胜收。常常想起那句话,“轻轻拉住你的手,就是幸福和美酒。只要端起一只杯,就能把话聊永久。”一座城的美丽,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漂亮,而是这座城是否有你牵挂的人。客都、桥都、味都,三都之城,样样是道,处处是情。

“客”都 

初到重庆,跟一同学聊天,她说你来了咱这好客之都,我不陪,啷个好意思嘛。一个陪字,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客”都之客,不在客,而在都;一客一都,充满向往,满怀期待。 

那天,阴云密布。山城一片“风轻轻雾茫茫”的景象。同学在上班,十分热情。“你到站了我下班来接你哈!”听这声音的时候,有种莫名的兴奋。 

下了地铁,随茫茫人海,一起蠕动。那种感觉特别奇妙。据说,重庆的火车是从居民房子里面穿过的。这,重庆也。面对人流如注的通道,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外面下大雨了!你打的吧,我还没下班,接不了你啦!”她在电话里面说着。没有走出地面,也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接,也就不用接了。我只想凭着感觉,行走在山城的大街上。  

找好酒店,入住城中。在一转角处,只见一老者在那说段子。“到了北京嫌官小,到了深圳嫌钱少,到了重庆嫌结婚太早”。他说这是全国人民流行的口头禅。“重庆的山,重庆的水,重庆的女娃儿最最美”。说完,他哈哈大笑,我也跟着一旁听的人笑起来。 

老同学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我住的地方。时逢西式节日,聊表心意,为她订上一束花。你好神啊!她笑着说。听得我十分尴尬。难怪,常听说重庆的饮食习惯和地形,造就了重庆美女火悍性格,直来直去,令人深有感受。靓丽的脸蛋,火爆的身材,是重庆美女独有的特征。她说单位突然有事,陪不了我游览大美重庆,只能下班间隙陪我聊聊天。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歉意与懊恼。 

她说她是一个经常会把天聊死的人。她低下头,笑笑。这性格,有些像男人,谁叫她一出生就在部队大院呢。对于世态炎凉,她深有感触。之前,事业兴旺的时候,前呼后拥,一呼百应;后来,生意失败,门可罗雀,回到原点。而之前的那种感觉,已成过去,只能回首。默默地一个人,承受着生活的寂寞。她说,每个人,都渴望风光无限,人际交往,个个都是粉墨登场,浓妆艳抹。只有在散场的时候,你看到的,才是素颜,才是他本来的真面目。  

她笑笑,起身告辞。 

重庆几日,无须去哪里。洪崖洞、朝天门、南天一树、滨江夜色……这些经典美景,都可以在网络中了解。那种陪伴,就是这山望着那山的意境。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流,和谐的对面,不显山不露水,生活的磨难,就像过往的云烟,轻轻飘过,不留一丝牵挂。即或想起,也是对昨日的回首,不再是火炉的炙热。正如同学所言,看的只是风景,游的才是心情。每一处风景,不在表面,而在内心。陪与不陪,看与不看,其实,只有彼此的内心感受,才是最美的一道风景。 

我突然觉得,重庆之“客都”,是客在自己,都在他乡,无论天远地远,陪客就是最长情的告白。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大家各自忙着,朋友之间,陪在心里,陪在坎儿上,即使多年不见,也能宾至如归,这便是“客”的意义,“都”的情怀。 

“桥”都 

 一早,亮哥开车接我出去。 

那些桥,在城市里钻来钻去,是一堵风景。弯弯曲曲的桥,像一条条彩带,缠绕在重庆的山峦。薄雾轻泛,阳光斜照。临近立交,看着桥,直犯嘀咕。就连高德地图,也犯傻。平时叽叽喳喳的播报,此时也装聋作哑。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它也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时候,它也知道。正所谓,人在桥上,不知桥下,车在桥尾,不知桥头。上下几层,分不清,看不明,全凭自己的经验。 

难怪,亮哥说,如果按我这个“老外”(老在外漂泊)的意思行驶,定要绕大半个山城也不奇怪。重庆堪称“中国桥都”和“桥梁博物馆”。据资料记载,目前重庆地区已建成和在建的桥梁有6000座以上,桥型千变万化,种类多而齐全,技术含量高。其中,长江、嘉陵江上主跨径150米以上、桥长800米以上的特大桥就有36座。中国最权威的桥梁委员会——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重庆是中国惟一的、真正的“桥都”。 

桥就在对面,而人却要绕到另一边。两人相望,跨不过来,也走不过去。这就是重庆的桥。上盘下绕,左来右往,转来转去,让人晕乎。在广州开车出行,我算是路盲,经常在路与桥之间磨叽。这不免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有一回,开车接上级领导。我在桥的这头,他在桥的那头。大都市,文明开车,不能鸣喇叭,更不能随意停放。见他匆匆从桥头走过,赶紧拿起电话,当他接到电话时,我已转过桥头,而他却错过桥尾。一来二去,折腾半天。干着急,无济于事。 

生活是一座桥,桥的两端连着你我他。亮哥讲起了他这些年的“搭桥”故事。 

早期他做商贸,零售价高,市场稳,流行快。他抓住了三四线城市,流行最耀眼的章节,专做青少年钟情的快消市场。精明能干、吃苦耐劳,事业风生水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兴起,电商突围,城乡差距缩减,曾经络绎不绝的人流,仿佛瞬间都钻进了山洞纳凉去了。小城之小,让亮哥原来经营的快消品,瞬间成了滞消品。那段日子,亮哥每天都看着这绕来绕去的桥,陡然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桥,这些城市里的每个人,抑或每辆车,是根本没办法到达终点的。他的生意经何不至如此?  

找人搭桥,承包工程,成为他这些年事业的基点。钱没赚到,但他却尝到了“搭桥”的苦头。正是“有桥也罢,无桥也欢”。投进去的资金,迟迟回不了笼,找人理论,无功而返,何苦?算是“看清人,交学费”。 

他信奉,诚信经营,方能桥墩厚实,不然,桥身轰然倒塌,谁也担当不起。他深信,诚信,方为高山;人高,才为胆大。不计较,不抱怨,从自身找原因。似乎,亮哥遇到人生的沟壑,早已搭上一座桥。无论是他以前“开车”通过,还是现在“徒步”行走,事业,都能给他实质意义上的风光。 

桥都,假若无“桥”,何以成“都”?桥,如若无都,又何以立交?二者相互呼应,互相照看。成就一事,无“桥”不成书,有“都”难成事。可见,“桥”之重要,“都”也沉重。 

“味”都 

之所以要去九街,皆因那里一火锅。 

按说,到重庆不尝火锅,算是白来。据说,火锅店里老板娘特漂亮。再说,重庆的夜生活也是麻辣鲜香五味俱全的。心里暗想,这跟火锅有什么关系,难道重庆之火锅,皆因貌美成行?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我对火锅的印象并不深。小时候,家住农村,条件限制,一年难得吃上一顿火锅。记忆中,要数镇上的姑婆一家最有钱了。表姑表叔她们经常三五成群,或自家或馆子,来上一锅鲜红油亮的火锅,直叫人垂延三尺。因此,我对它的情感,就像对故乡的青杏,想起来是甜,吃起来是酸。 

既然有朋自远方来,带他们品尝地道的火锅,算是尽地主之谊。平哥好客仗义,加上汪兄的推波助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场面甚欢。这是山城人独特的个性使然。每次回渝,平哥汪兄都呼朋引伴,甚是热闹,很是感动。

店不大,上下两层,黑白相间,偶有描红,再画川剧脸谱。阁楼有包房,大厅紧靠其肩,上下楼梯发出的声响,加强了木楼的节奏感。到店已是临近午夜,但街上依旧灯火通明,看得出来,重庆夜生活不亚于广州,平哥一句“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的话,提醒我这是味都重庆的地盘儿。 

喝酒吃辣,猜拳戏说,成为火锅店里的村庄。五六个人的桌子,摆满了各种涮菜。在微熏的灯光下,光着膀子的,穿着裙子的,相互吹捧,互不相让。推杯换盏,一阵狂饮,话匣子就开了。麻麻地,辣辣地,终于有了感觉。一提筷、一端杯,说的是乡音,讲的是土话。 

“你在他乡还好吗?”感受、感怀、感情、感慨,遇到的故知,在这一刻,端杯上阵,仿佛不在人间,而是仙境。麻麻的感觉过后,穿过味蕾之外,便是一夜的奔放。不知谁在门外吼了一声,老板娘呢?怪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不是说漂亮的老板娘,才是今夜的主角吗?  

一地鸡毛,算个甚?有人一拍桌子,大喊一声,吓倒众客。嘘的一声,全屋静止。平哥笑说,老板娘有事出去了。立刻召来罚酒令,喝、喝、喝,你把这杯喝了! 

此时,全屋鸦雀无声,只有火锅里的汤料在舞蹈,咕噜咕噜地跳得甚欢。大家都不落筷,想着看热闹。“姑娘,姑娘,就像重庆的包谷高梁,灌满琼浆,红里透白,麻辣鲜香……咿呀咿呀咿咿呀”。有人改了歌词唱起来。 

老板娘始终没出现。这不免让大家有些落寞。平哥攀着我,嘘寒问暖。大家自顾自地喝着、聊着、吃着。火锅图腾,一闻一品,惬意十分。喝酒的喝酒,摆龙门阵的照摆。唯我不喝酒,看到火锅就麻、闻着味道就呛的人,想必在这个夜色阑珊处,要绽开味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味都,这味了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