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苏张镭的头像

江苏张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1901/26
分享

看脸


 

终日行走于人群之中,然而,竟无一张脸孔让我印象深刻。这么说,多少有些令人不愉快,尤其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说不定还会骂我一通。

 

中国人的脸,谈不上丑,也谈不上美。但中国人爱脸面,可谓众所周知。不过,男人爱脸面跟女人爱脸面,显然又不是一回事。

 

有人说,中国人有一张苦大仇深的脸。这应该说的是贫穷时候的中国人。现如今,谁要说中国人的那张脸还是苦大仇深,可没人相信。一般来说,人有得吃跟人没得吃,那脸是完全不一样的。于今的中国人,何止是有得吃,分明是吃得好极了!那么,吃得好极了的中国人,应该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

 

终日行走于人群之中,当然是中国的人群,我试图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人的脸。我想知道,吃得饱、吃得好的中国人,是否因为吃得饱、吃得好而一脸的喜庆。我花了很长时间,看了许许多多的脸,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中国人的脸上有一层油光,尽管不够闪亮,而女性们,当然要比男人光鲜得多了。但这种发现显然也存在着问题。什么问题?油光和光鲜是他们的表情吗?

 

真是瞎高兴了一下子。没关系,咱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咱继续观察,继续观看。经过反复观察,仔细观看,我在人群里发现了这样三张脸:一张疲惫的脸,一张冷冷的脸,一张麻木的脸。

 

这就是中国人的脸吗?这就是他们的面部表情吗?这三种表情说明了什么?这是生活优渥的表情吗?

 

这表情让人好生费解。而一天之中,许多人竟有两到三种表情。

 

按说早上的表情应该最好,因为睡了一夜的觉,精神倍爽。可事实却是:走在人群里,或在早点铺子里,总能看见一些人严重缺觉,那模样自然不好看。有人问:“上夜班了?”被问者一脸不悦:“这辈子也没上过夜班!”那人没好意思再问下去,估计再问,他就更厌烦了。

 

到得午后,那一张张脸就分明有了疲惫相,甚至有了憔悴感了。

 

而晚间,拖着疲惫的身子,一些人进了酒店,那可能是他们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待到东倒西歪走出酒店时,话也说不利索了。倘若遇见“熟人”,倒也能拉住对方的手,东摇西晃地说:“你……你死哪去了?把我给想死了!”

 

“熟人”一脸懵逼:“咱俩可有些年没有联系了。”转过身,“熟人”嘟囔道:“这谁啊?让猫尿给灌的!”

 

一天里的这三个时段,哪一个时段里的脸要好看一些呢?表情最为丰富一些呢?我给出的答案是:醉酒之后的那个时段。

 

醉酒之后的这个时段,他不清醒了,反而真实了。人最美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时候。

 

一个人真实的时候,实在不该在酒后。这是我的理解。有人说,喝了酒的人会胡说八道,胡言乱语。殊不知,他的胡说八道、胡言乱语,恰是他内心深处的真话,至少是他清醒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所以,中国人说:“酒后吐真言!”

 

我喜欢看醉酒后的中国人的脸孔。由于酒的作用,那脸孔红晕晕的,估计脑子也晕晕的,面部表情很丰富,也很生动,鲜活。既看不到疲惫,亦看不到冷酷和麻木。难道这些东西也会逃跑吗?每在此时,我就会想:人怎么会有两副面孔呢?怎么会有两副表情呢?

 

酒虽有这等功能,可人毕竟不能天天喝酒,顿顿喝酒。即便天天喝酒,也不能顿顿喝酒,总不至于一大早就来二两,那还怎么上班?领导不反感,交警还不乐意呢!

 

所以,人的脸不能靠酒来维持表情。

 

我一直在看人的脸,但不是看人的脸色。看人脸色,那是有求于人。我无求,所以我不看人脸色。看人脸色的日子是不好过的,求人的滋味非常痛苦。

 

我一直在看人的脸,不是我有这个嗜好,而是我不得不看。不是么,你就活在人群里,哪能不看人呢?看人看什么?多半看脸。“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这是一首歌,这是诗人眼里的人群,这是爱情。我在人群中看人的脸,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从人群里的那一张张脸上,看看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人们,其生存情状如何。不幸得很,我从他们的脸上,也包括我自己的这张脸上,我并没有看到我想看到的那种情状。我想看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状呢?很简单,微笑、热情、友好。

 

疲惫、冷酷和麻木,跟微笑、热情、友好,实在搭配不上。二者之间犹如天上、地下,相距太远。

 

中国人缘何对自己的同胞也不友好呢?原因据说与中国历史有关,也有人说与中国文化有关。什么历史,什么文化呢?窝里斗的历史,富里斗的文化。

 

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汉三国,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到民国军阀混战,北伐、国共内战,文革乱斗,中国的历史一直是窝里斗。这种遗传基因表现在上层官场,就是勾心斗角,阴谋诡计,表现在民间,则为拉帮结派,表现在个人,则是三句话不投机就开始动手。人与人的友好互爱精神没有深入到中国人的灵魂里去。

 

这种历史,也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头。阴谋、严刑、仇恨,造反之类的故事,从小就影响着我们。以至于我们错把杀人的人视为英雄,把阴谋诡计当作智慧。就拿中国人最熟悉的四大名著来说,一部三国,就是杀人,一部水浒,就是坑人,一部西游,就是吃人,一部红楼,就是死人。

 

一部三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与人斗,其乐无穷;

 

一部水浒,给人的印象则是与官斗,其乐无穷;

 

一部西游,则是与妖魔鬼怪斗,其乐无穷;

 

一部红楼,则是典型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象征了:富里斗,其乐无穷。

 

我无意贬损四大名著。借我十个胆,我也不敢。中国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没这个胆。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在于这四个伟大作家太会看人了,不但会看人的脸,还会看人的骨子,会看人骨子里的东西。没有他们,我们根本不可能认清楚中国人,根本不可能认清楚中国历史,根本不可能认清楚中国文化。

 

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文学作品,那才叫作家,其他都是扯淡。

 

在一些人看来,文学作品写的全是杀人,坑人,吃人,死人,这也能算好文学?我所能跟你说的是,人类就是这个样子的人类,历史就是这个样子的历史。即使虚构,也虚构得令人信服。

 

在作者眼里,他们所见的人,要么杀人,要么坑人,要么吃人,要么死人。就这么回事。

 

那个时代的人,连同著作者本人,早都不在了。但他们笔下的人却活着,非常鲜活地活着。我们为什么爱看这四本书呢?因为那里面的人物,其基因仍在我们的身体里。也就是说,他们干过的事,我们仍在干;就连他们的一些想法,我们仍然有。比如官场的勾心斗角,民间的拉帮结派,个人的言语粗鄙,动手打架。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爱精神,那个时候不大有,这个时候依旧不大有。

 

中国人将“见不得别人好”,视为人性里最大的恶。其实,最大的恶乃是咬牙切齿地诅咒别人“不得好死”。

 

四大名著里的天下,纷乱如麻。转念一想,若不乱,还成得了名著?当下是不乱了,可名著呢?名著哪儿去了?

 

当下其实依然乱,乱的是人心。可惜我们的作家愣是写不出这种乱,害怕写这种乱。

 

透过人这张脸,能不能看到人的心呢?我个人的体会,似乎是能的。比如疲惫,说明他们都很累。这种累,未必是肉体之累。肉体之累,睡一觉就能缓过劲来。只有心之累,无论你睡多久,都解决不了这种累。

 

人的心为何累?作家要关注这一点。心是人的全部世界。解决了心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人所有的问题。那么,我们的问题究竟是个什么问题呢?如果让我从当下的文学作品里寻找,我真的没有这个能力。

 

至于冷酷,我认为可以归结为我们的基因。从历史上看,从文化上看,从四大名著里看,与我们的老祖先有关。他们就是那样的人,我们或多或少要继承一些。背叛他们可以,背叛他们的基因,我们做不到。怎么办?难道就这么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不成?脱胎换骨?脱胎换骨有那么容易?

 

老实说,我能看得懂、看得清四大名著里的人,乃至于妖,可任凭我拿出九牛二虎之力,我也未能看得懂、看得清当下的人,当下的妖。

 

我看到的那疲惫,那冷酷,那麻木,依然算不得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中国人要比这个复杂得多。有一阵子,我放下所有的书籍,专看当下的文学作品——这是别人给我支的招。说如此这般,你就能认识中国人,了解中国人了。但看了大半年,我还是放弃了。我得说,朋友支的这个招太不灵了,尽管他还在看,甚至自己动手写。

 

放下当下的文学作品,我也就只能靠眼睛看了,当然,也可以听,拿耳朵听。

 

看,真的很容易,我每天都要行走于人群间。可是,我越看越觉得这一张张脸不那么好看——不是他们长得不帅,不美,而是那脸上的表情。

 

那表情怎么说呢?就如同我长了一张不讨人喜欢的脸一样,他们也实在不令我喜欢。我实在想看到有表情的脸。这个社会有这么不好吗?即便不好,你那张脸也没必要那么生硬啊!你不亏欠别人,别人也不亏欠你呀!互不亏欠,为何要给人脸色看?同为中国人,为何如此不友好?

 

这张脸,折射出怎样的一个社会?倘若我不了解中国人,那我又了解这个社会吗?如果我既不了解中国人,又不了解这个社会,偏偏又活在这个国度,活在当下这个时代;我真的要质疑自己是不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我是一具行尸走肉吗?分明我是看过许多嘴脸的。我看过大官的脸,也看过小官的脸;我看过大商人的脸,也看过小商人的脸;我看过大知识分子的脸,也看过小知识分子的脸;我看过法官的脸,也看过律师的脸;我看过高高在上的脸,也看过低到尘埃里的脸;我看过满是横肉的脸,也看过慈眉善目的脸;我看过低三下四的脸,也看过威风凛凛的脸;我看过丑恶的脸,也看过英气的脸;我看过傻里傻气的脸,也看过聪明伶俐的脸。世间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脸。世上最好看的是脸,最难看的也是脸。我生活在中国,每天一出门就看见中国人的脸。看得多了,看得久了,就想着看一看外国人的脸。什么时候有关部门能恩准我出国,我什么也不看,专看他们的脸。我不看他们的丑与俊,我只看他们脸上的表情。看他们是不是跟咱们一样,长着一副令人不舒服的脸。

 

我看中国人,愈看愈不懂。我的朋友老待对我说,外国人更看不懂中国人。他讲了一个段子给我听,说中国富人大量移民美国,乐死了美国人。因为美国人认为,富人都是社会精英,是有头脑、有道德、有文化、有诚信、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精神贵族。可这些中国富人去了美国后,美国人发现这些中国富人自私、贪婪、奸诈、粗鄙、势利、冷漠、麻木、毫无诚信可言。这让美国人十分纳闷:这种人是怎么成为有钱人的呢?中国人告诉他们,在中国要想成为有钱人,必须具备坑蒙拐骗、歪门邪道、请客送礼、拍马溜须这些基本素质。

 

这样描述富人过于绝对了,就我认识的一些富人来看,他们的做人还算说得过去。但中国确实有描述里的这种富人,好在他们移民了,接下来可能就不是咱中国人了。

 

我的朋友老待,他不主张我研究中国人。我说,我不是研究,谈不上研究,顶多算琢磨。没想到连我这琢磨,他也不赞同。在他看来,我这么琢磨下去,没把中国人琢磨清楚,反会把自己给琢磨死了。

 

他给我讲张纯如的故事。

 

应该说,张纯如,跟咱是老乡,苏北淮安人。美籍华裔作家。因《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获名。

 

然而,随着对南京大屠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其困惑也愈来愈深,最后竟以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自杀前她与身边亲友说:“在访问南京大屠杀的那段日子,我发现不仅仅是日本人的问题,还有中国人的问题,中国人的奴性问题,中国人有一种极其恶歹的心理,在世界民族中罕见。从来没有一种人,因为不同的主子,可以作践自己的同类,到了极其残忍的地步。我原本想拿起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可我发现还有一种人我也想砍,这种人就是我自己的同胞。”

 

我不至于自杀。像我这种寂寂无名之人,自杀的意义一点也没有。但是,倒是我的一种心境,十分凄凉地纠缠着我。这种心境,严重影响我的心情,甚至令我安宁的人生,安宁的生活,都无法安宁下去了。严格地讲,我略显悲伤。对人,对事,对我自己。活了五十多年,才知道何为欲哭无泪。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您写的真好。

于蓝   2019-05-05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