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培英的头像

刘培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09
分享

心中的图书馆

图书馆一直是我喜爱、向往的地方,是我心中的圣殿,永远的净土!

我的阅读生涯是从图书馆开始的。

大约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大哥在石泉中学当老师。他的单人宿舍里,有一个书架,宽一米余,高两米多,在我眼中,是个庞然大物。书架上整整齐齐排满了书。大哥说,书是学校的,由他保管,这应该是单位内最原始的图书馆吧!我很好奇,就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本阅读。非常清楚地记得,这本书的名字叫《白毛女》,体裁是歌剧,读得很慢,很多字不认识,便掠过不读,我竟然读得津津有味,书读完了,虽然只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却被书中的情节深深迷住了,激起我强烈的兴趣,我像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他为我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紧接着,我又读了长篇小说《 苦菜花》,接下来,是《迎春花》《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百炼成钢〉等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哥看我阅读兴趣很浓,就用他的名字办了一张图书证,让我到县上的图书馆借书读。

那时的石泉县图书馆,位于大北巷口对面,一间大房子,约有三十平米吧,靠西边的一侧有一排高高的书架,一排排整齐图书如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士兵,主要是文学类书籍,我站在书架外面,看着一本本书名,挑选着可能喜欢的小说,管理员站在高大的书架后,和借书人员交流。图书馆安静、清静、干净。那时只可以借书,是没有阅览室供你阅读的。借书的人似乎不多,我算是常客了,主要看得是长篇小说,一个借书证,一次只能借一本书。开始时,一本书读五六天,读罢就去换借下一本书。因为惦记书中的情节,经常阅读到深夜,课间十分钟都利用起来读小说,经常走路时都在看书,偶而还撞在了路边的电线杆子上。

经过两三年的阅读,我写作文时不再觉得无话可说,要记叙的内容如涌泉般从笔端流出,从小学五年级起,我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语文成绩直线上升,作文常作为范文被老师在班上阅读、表扬。这更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后来,我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有时一天读一本。其实,那时看书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主要是看情节。因为年纪小,记忆力好,看完一本书,大致故事情节还是记得住的。有的喜爱的语言,用了心读,也能记住一点。比如《汾水长流》一书里有这样一句:“吃娘奶,见娘亲,娶了媳妇忘娘恩。”我至今记得。为了多借书,我让在县剧团工作的二姐也办了一个图书证,这样,我一次可以同时借两本书。但是,外国文学书籍几乎不借,读过,读不懂,还是年纪小,知识太少。图书管理员有几次都惊讶地问我:“你咋读得那么快?”其实,我若读得细致些,肯定会进步更大。真是年少不更事啊!小学六年级时,有一次学校要同学们到较远的地方去植树,班主任老师专门把我留下,让我给少先队大队长写一篇第二天就要使用的发言稿,我真是受宠若惊。我身体一直不好,劳动对我来说真是苦差事,因写文章躲过了一次劳役,更让我知道了阅读的好处,写作的好处。我始终记得一句名言: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我是个懒人,做不到多写,多读是很乐意的。就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后图书馆停止开放,我在这个图书馆馆内借阅了大量的文学书籍,为我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从那时起,图书馆和我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图书馆把我从一个懵懂少年引入了文学殿堂,图书馆就是一只船,把我从封闭的深山带向外面那浩瀚的大千世界;图书馆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人生的路,使我不迷途;图书是最好的老师,指引着我前进的路。

我曾经多次梦想:我要是能在图书馆工作多好啊!那样,我就有看不完的书了,想看啥书都有,多惬意多幸福啊!

只是,文革以后,失去了读书机会,再加上搞的是卫生医疗,我因此有二十多年没有读过文学书籍,至今想来,真是遗憾万分。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首先要有很多很多的书,有读不完的书,有各种各样的书;有一排排高大的排列整齐的书架;有宽阔的光线充足的阅览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静静地坐在那儿,静静地阅读,只有轻轻的纸页翻动的声音;有服务人员温暖如春风般的笑脸;有一个休息室,或有三几个朋友,一杯清茶或白开水,大家交流着读书的体会心得;如果再奢侈的话,能有一个放映厅,比如:我们读罢世界名著《飘》后,来到放映厅,可以看到由《飘》改编的电影,还有《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平 、以及她的家乡,或者,还有《飘》的一些原型背景,关于这一点,是不是有一点痴人说梦呢?

图书馆,我永远喜爱的地方,我永远的好朋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