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培英的头像

刘培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11
分享

致富一方

       致富一方

在十万大山的秦巴深处,在石泉县城的中心地段,有一所远近闻名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园内,一位个头中等、双目有神、步履生风的中年女性,在学校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巡视着、安排着、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她就是石泉智博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校长张友美女士。

           种在心底的夙愿

张友美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从小就知道穷人生活的艰难。同时,她又是一个同情心很强、上进心很强、从不愿屈服于贫穷和苦难的女性。那时,读书无用论泛滥,加上农村重男轻女,家里不想让她读书,要她早早干活挣工分,张友美从小就表现出自己的主见,她听说书先生讲过:做人不念书,好比一条猪。她坚持要读书上学,放学后又拼命给家里干活,就这样上完了初中。几年后,阴差阳错,出嫁到了凤阳。凤阳也是个屙屎不生蛆的穷地方。结婚第二年,婆家分给他们小家一间半土坯墙茅草房,还漏雨。丈夫是个小学老师,工作忙,工资不多,还常拖欠,家里一点都指望不上,家里的一切全靠张友美。张友美没有怕,她说:“我这一生,不怕吃苦,怕受穷。力气是用不完的,不用就浪费了,我从不吝惜力气。”

张友美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家里,倾注在自家那几亩田地里,春种秋收,犁地、犁田、耙田、割麦、挑水、打柴等等,一切田里地里的活都干得出色,连男人们都不得不服。无论春夏秋冬,张友美每天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夏天晒得满身痱子脱几层皮,有时,脱下的衣服窝溲了都顾不上洗;冬天,风如刀割,手脚长满冻包。她还要照顾孩子,往山上的地里背粪,怀里还抱着孩子,一背篓又一背篓,累得直喘气。她不得已,经常把孩子放在地边上,自己干活儿。有一年夏天割麦子,她把两岁多的孩子放在地边自己玩,她在地里挥汗如雨、挥镰大干,干的兴起,连吃饭也忘了。当她割完一大块地的麦子,忽然想起了孩子,赶紧跑到地边上,只见孩子眉眼不睁,呼之不醒,气息微弱,张友美吓得放声大哭,以为孩子得了什么要命的急病,她踉踉跄跄把孩子背回了家,取了钱,准备去乡卫生院给娃看病,忽然记起大半天都还没吃饭,她赶紧先煎了两个荷包蛋做成汤,让孩子吃下,吃罢,孩子立马活蹦乱跳跑出家门玩去了,张友美心里一阵酸楚,几乎软瘫在地。

除了种地,张友美每年要养三四十只鸡,三四条猪,喂三四张蚕子,栽香菇、木耳等等,什么能卖钱干什么。若是换工或家里第二天有做活路的,特别是在修新房子的那段时间,她在喂罢了人、喂罢了鸡猫猪狗之后,洗涮了锅碗瓢盆之后,洗罢大人小孩的脏衣之后,忙里忙外干完所有家务之后,夜已静,更已深,张友美开始了推磨打豆腐,独自一人,一边喂磨,一边推磨,一晚打一坐豆腐,睡觉都是后半夜了,有几次推磨,推着推着就睡着了,过一阵又一个激凌醒过来,继续干;张友美每年养三、四批次蚕子,缺少桑叶,她满山遍岭打野桑……她每天晚上十二点钟以前没睡过觉,早上五点钟以前必须起床,当别人磨磨蹭蹭起床时,她已打满结结实实一背篓桑叶或者猪草回了家。有了钱不乱用,全攒下,她甚至六年没穿过一双袜子……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皇天不负苦心人。1988年,张友美家盖起了七间瓦房,宽敞的大院坝,房前屋后桃花红李花白杏花粉桐子花结成了团,家园成了花果园,粮食腊肉几年吃不完,无论哪个干部下乡都喜欢在她家吃住,家里彻底翻了身,提前步入了小康之家,张友美用行动印证了“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真理!

乡亲们见了,十分眼羡、佩服、敬重,纷纷向张友美取经。张友美从不保守,不仅口口相授,还手把手教乡亲们做豆腐、养蚕子等技术。这时,村上的领导换届,村民们一致推选张友美担任村长,希望她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张友美不负众望,带领乡亲们增产增收,大力发展养猪、养蚕、两代育秧等等,包括村民们许多的家庭纠葛,比如,兄弟们分家、婆媳或妯娌吵架,也非要找她,哪怕她早上还没洗脸、晚上正在洗脚,也得急忙到场。张友美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不怕苦不怕难无私奉献,在上下一致的共同努力下,穷山恶水的村庄终于脱了贫。张友美当村支书八年,人品和能力得到了上上下下一致的好评,1992年,被村民们评选为县人大代表。1995年底,在后柳镇河溪乡全民选举时,张友美全票当选为合溪乡副乡长,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从此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征程。

张友美长期工作在最基层,先后在合溪、中坝、银龙等乡镇任职,主要和村民打交道,对乡村里的女人,她比谁都了解,加上自己的出身和经历,使她对这些女人们有着更多的理解、同情、关注、关爱。所以,这些妇女们都把她当作娘屋人,妇女们的很多家庭纠纷,也非要张友美到场才肯听劝解决。因为她的务实、正派、肯干、善良、体恤民情,她到了村民家,总受到大家的欢迎。有时,办事情太晚了,就到村民家留宿,寒冬腊月,村民们会给她腾出已经暖热的被窝,会取下自家唯一的一块腊肉做给她吃,好吃好喝一心一意地待承她、爱戴她。张友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感动之余,又有些愧疚、痛心和力不从心,那就是: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村民们温饱虽然不成问题,但还是穷,荷包里没钱,有的妇女,非常能干聪明贤惠,但竟穷的来月经时买不起一包卫生巾。她是领导干部、是党员,也是女人,多想帮女人们做些事,让她们不至于太穷,兜里能有点钱。天长日久,这个愿望就像种子一样种在了张友美的心里,成了她一种情怀,一个夙愿,一个心结!

               艰难的起步

2018年,张友美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她和丈夫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万有余,一儿一女都有工作,他们安度晚年没有问题。但是,张友美不愿意,她想要干点对自家对社会对农村里的妇女们有益的事。如今,妇女们出外打工,没技术没体力根本找不着活儿干,即就是有活干,工作不是太苦就是工资太低,或者干得不是正经营生。早在退休前,张友美就在考察项目,发现国家特别重视职业技术的培训和提高,这和张友美的想法不谋而和。她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把我的农村姐妹们召集起来,让她们每人学一门技术,到外面去挣点钱,让她们的荷包慢慢鼓起来!

张友美是个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人。张友美马上出外考察,作计划,做项目。任何事情,说起容易做起难,培训首先要场地、要老师、要教材、要生源,该到哪里去找?一句话,要钱!因为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掏光家庭所有积蓄还借了账。现在要办学校,到哪里筹钱?这时,丈夫开腔了:“算了,日子又不是不能过,不要折腾,万一亏了,我们拿啥赔?”这话也实事求是,都是死工资,祖上八辈没经过商,万一失塌了,后果不堪没想,亲戚朋友也劝她,不要干,不要自讨苦吃。

张友美前思后想,人生难得几次博,不干,咋晓得就不行呢?不下水,一辈子不会划水;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何况,国家的政策这么好,职业技术是个大方向,国家会扶持的,应该有干头。干啥没有风险呢?她暗暗下定了决心,同时做好了最坏准备,万一赔了,她就外出打工还账。

张友美说干就干,首先是筹钱。从来没有向任何人借过钱的张友美,面红耳赤、低声下四地到处借债,还悄悄用自己住房做抵押贷了一部分款,东拼西凑,租下了城西社区的半边楼,一年租金6万,又租来桌椅板凳,经过半年多的四处奔波、积极筹备,2018年,张友美的“智博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式成立了,开班了!

张友美不但没有喜悦,心上倒像是压上了一块石板,她的神经崩的更紧了。第一个班,是“月嫂班”,没有老师,有人劝她,随便找几个人凑合着讲,只要把钱赚到手就行,多少人不都是这么干的嘛。张友美坚决摇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让学员学到真本事,出门在外能打工赚钱,才是目的,绝不能赚昧心钱。张友美亲自包专车到西安一家一家一个一个去请专业精湛的老师,包吃包住包路费,每天每人的工资是500元。她们先后请过北京的、台湾的老师,总之,必须请最可靠最好的老师,必须保证教学质量。购置设备时,比如,办月嫂班,需要一些婴儿的模型、婴儿的衣物,甚至婴儿的奶瓶等;办家政服务班,要人体模型、被褥床帐、护理床、桌椅板凳、马桶;电教设备投影仪、显示幕布等等等等,为了省钱,张友美亲自去西安康复路批发店去买,大包小包、轻的重的设备都是自己背着抱着扛着,上上下下,累得脸红筋涨,通身大汗,腿直打弯,全身磕碰得青一块紫一块,真是一步一艰辛,一步一心血……有一次,一不小心,绊一跤,包里物品洒了一地,来来往往拥挤的行人你一脚我一脚刹时把物品踩得稀烂,那一刻,她几乎崩溃,一屁股坐在地上,内心充满万般委屈、万般无奈、无助,泪流满面……有路人惊诧地望着她,她瞬间理智,身上背着六七十万元的债务,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闯,是崖是坎都得跳,张友美用力把泪水擦干,咬紧牙关,先把其它物品寄存,再折身回去重新购买损坏的物品。这样的苦,这样的难有多少,张友美说不清,她多想找人诉诉苦啊!可是,无处可诉,丈夫是个本分的老师,一生谨慎,一心顾全这个家,怕有闪失,睡眠也不好,不能让他操心。说给亲戚朋友听,他们就会说:你这是自找的嘛,趁早收摊。莫法,一切难、一切苦,只有自己咬碎、咽下。一个个困难就像一座座高山,耸立在张友美面前,似乎难以登攀,她顽强地登攀,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呕心沥血,坚持不懈。

千难万难,学校办起来了,也正式开班了。可是,说起来很难为情,第一批学员只有10人,其中6个都是张友美娘家的亲戚,纯粹是为了支持她才来学习的。全家人心里都沉甸甸的,这样下去,投资只会打水漂。

即使人少,张友美仍然严格教学质量,环环把关,为了把好实习关,她跑安康跑西安,考察了四五家,最后定了西安一家知名的“月子会所”,但每个人的实习费须交1000元,不管吃住,张友美都咬牙答应下来,亲自把学员送到实习地点,为她们租房子,付清实习费等等,至到学员们反映实习收获满满,张友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一年时间倏忽而过,一盘点,只是做到了收支平衡。家人说,这有啥干头?白忙活,收摊算了。张友美不这么想,反之,她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一年里办了三期,所有学员都如期妥善地安排了工作,“月嫂”的工资是8000元以上,护理人员的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学员们对学校对她感激万分。有一位女学员名叫陶勇翠,石泉县城关镇人,和丈夫离异后,不仅身负5万余元的债务,还带着一个上学的女儿,租房子住。她没有技术没有背景,打零工,收入微薄,日子十分艰难!这时,她听说了智博威学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她学习十分用功,下决心学一门手艺挣钱。学习结束,因为带着孩子不宜去外地,张友美亲自为她在本城找客户,陶勇翠也很争气,她忠厚、踏实、认真,干活泼辣,深受客户好评,月工资由八千涨到一万多,一个客户一个客户接连给她介绍工作,活多得干不完。陶勇翠主动来到学校,紧紧握住张友美的手,激动地哽咽着说:“感谢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感谢张校长,教会了我谋生的本领,我不仅还完了账,还过上了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说着,热泪涌流,恭恭敬敬地深深地给张友美鞠了一躬。这极大地鼓舞了张友美,心中一股暖流涌动,很甜!她感受到自己、自己学校的价值。自己虽然没赚到钱,学员们受了益啊!这不就是自己的初衷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啊!但是,学校要壮大,要扩展,要办成名校,也必须下大功夫,在做好教学工作基础上,关键是宣传,宣传工作要做到实处。

县领导、妇联、人事局多次前来视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关心。有困难,组织总是想法解决,进一步推动了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的发展。每一期学员,学费由人劳局解决,学员们的吃住由学校负责,学员们包吃包住,不掏一分钱费用,极大地增强了学员上学的主动性,自觉性,尤其是农村贫困户,对他们学习技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有了好政策,还必须有人把好政策付诸实施,县人劳局对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察,把这里做为了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基地,张友美信心更足了。

如何扩大学校影响?怎样把学校做大做强?这是张友美日思夜想的问题,想了很多办法,发小传单,开推介会等等,有一定效果,但都不理想,怎么办?善于思考、胆大心细的张友美想了一个绝招:月嫂班在练习给孩子穿戴时,她一改往日在教室在场院训练的方式,她带头,把教室的桌椅板凳搬到了县政府对面的人民广场,早上,这里人特别多,跳广场舞、卖小吃、舞剑、打太极等等,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张友美带领学员们也来到了这风水宝地,一人一个凳子,一张课桌,一个婴儿模型,一堆婴儿衣服,练习给婴儿们穿脱衣服、喂奶、拍背、洗澡;如何护理产妇,怎样做月子餐等等,众目睽睽下,学员们害羞,头勾得很低,张友美带头操作,老师们高声讲解,周围的老百姓一窝蜂围了上来,看西洋镜似的,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张友美站在课桌上,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地给大家讲起了自己的学校,一位回校办事的学员,也主动来到现场,给大家讲了自己的亲身体会。这位学员叫冯尚珍已经 51岁了,石泉县城关镇二里村人。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母婴护理师”(月嫂)专业毕业。她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说:“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丈夫是建筑技术员,他每月给我5000元零花钱(不包括家里的一切开销),我衣食无怃,天天泡在麻将馆里。有时,两口子吵架,丈夫会说,你吃我的,穿我的,全靠我养你,你还不知足?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智博威学校开办‘母婴护理师’(月嫂)的信息,我想,我不能在麻将馆里混一辈子,不能靠男人养活一辈子,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学校看一看能不能学会。我到校学习后,看到专业老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际操作技能也很不错,于是就决心坐下来好好学。15天的培训时间,我坚持天天到校,认真做笔记,实习操作一丝不苟,尤其是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老师,不会的地方主动问同学。最后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试成绩优良。结业后,为了兼顾家庭,我就在本地开始母婴护理服务工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月嫂“。我对主人、对孩子全心全意,不怕苦和累,深受客户好评,我月工资9800元以上。客户还专门为我赠送锦旗,现在我又学会了催乳,工作越做越好,找我的客户越来越多,家中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我还有一个同伴,叫陈张丽,是石泉县城关镇农光村六组人。她到智博威学习之前,曾跟随丈夫做过很长时间的建筑临时工,吃住十分简陋,风里来、雨里去,吃了很多的苦,挣钱还少,还被拖欠。她从手机信息得知智博威专业技能培训开班,经过了解,就决定参加培训。结业不久就开始了在本县当月嫂的工作,因为学得好,做事踏实认真负责肯吃苦,客户非常喜欢,评价高,月工资也是9800元以上。她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家里的生活水平也比以前提高很多。我有好多姐妹都是在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学到了技术,自己赚钱养家,活得硬气,有尊严,自己做自己的靠山,才是最稳当的。在这里,我要深深地感谢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感谢张校长,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一切。”说到这里,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气氛非常活跃,当场就有上十个人报名加入“月嫂班”。

无巧不成书,这时,华商报一位记者到县政府办完事,刚走出政府大门,被人民广场的这一幕吸引了过去,一探究竟。记者也被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的故事打动了,记者和张友美进行了深入交谈 。没多久,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上了全国有名的报纸《华商报》,加上学员们也口口相传,互相引荐,客户们也积极推荐,市县媒体如“安康新闻”“金州报”纷纷报道,从此,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声名远扬省内外。全国各地的相关组织纷纷给张友美打电话,订购她们的“月嫂”和“家政服务”等工作人员,学员实习不仅不再交实习费,反而每月要给学员们发2000至4000的辛苦费。有的老板亲自上门招聘该校学员,很多学员去了一线城市。有趣的是,原来是张友美请老板吃饭,现在是老板纷纷请张友美吃饭,想招聘她的人才。

              助乡亲们插上致富的翅膀

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越办越兴旺,越办越红火。2021年4月,学校进一步扩大,搬入了新楼,张友美把挣的钱全部投入了学校所需的设备中。所有设备,包括桌椅板凳、大班椅、电脑、空调等等都是张友美独自一人去西安相关单位现场考察定购,买了三大卡车,她亲自押车,星夜赶回。她以全身心的热爱全身心的热忱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为了帮助乡亲们能够用技能脱贫致富。

如今,农村贫困户来智博威学习技术,不仅不交一分钱,国家还给他们每人每天补助五十元。有一次,开了一个班,全部都是贫困户,大家纷纷表示,还是党的政策好啊!这是贫苦人家天大的好事!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对这些人更是多了几分特别的关照!在农村,特别是五十岁以上的大䶖男女,上了技能学校才有绝对的就业优势,待遇也比单纯出苦力好的多。市场上需要什么人材,学校就开什么班,什么班好就业,待遇好,他们就办什么班。张友美的丈夫谢守毅,是这所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兼做宣传、办公室、讲相关的课等等,兼职多,事情多,而且非常繁杂,十分忙碌,但他了解妻子,相信妻子,尽最大努力为妻子分忧解愁,夫妻俩都是以校为家,连吃饭也是在学校用餐。一次,谢书记在和别人聊天时,无意中听人说“采耳”技术很受欢迎,回家就告诉了妻子。张友美第二天就带人四处考察,继而下定决心,积极筹备,去外地请来最好的采耳师,办了“采耳师”培训班,一炮走红,采耳师供不应求,月工资9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两万元。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派人走出去学,外出学习工资照发,来回路费全报。老百姓都说“这是一所良心学校” “成就一个,和谐一家”“想找职业想挣钱,智博威帮你把梦圆”“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帮助乡亲们插上了致富的翅膀”。外地市的人也慕名前来学习,成为了培训班的学员。

经过五年多的寒霜雨雪,莺飞草长,辛勤耕耘!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通过和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按照“学校+公司+实习基地+就业市场+上岗就业的动作模式,着力提高学员的就业技能和择业就业竞争力,先后办过“母婴护理师”(月嫂)“家政服务班”“养老护理”“保健按摩(采耳师)”“中医美容”“茶艺师”“育婴师”等十多个专业技能培训班,毕业即就业,定向培训,如输送至苏陕皖,一次四个班。学校处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氛围和谐,积极学习、认真就业成为良好的风气。苏陕协作相关项目主要由本校代县委县政府完成。学校有教学楼两栋,校舍面积达2000多平米,实习实训、教学活动场所各学员宿舍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库里,有国家级中高级讲师、教授10名,专兼职及外聘专业教师38名,在校教职工十名。截止目前,学校共培训人员一万多名,培训残疾人一千五百多名,外出就业六千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00余人),到北京当“月嫂”一百多名,仅2021年赴江苏月薪达万元以上的就业人员80余人,培训后成功创业近100余人,其中在本地开店创业20余家。学校成功打造出“石泉月嫂”品牌,并叫响“北上广深”,人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该校于2018年,被县残联授予“石泉县残疾人技能培训示范基地”,2019年被陕西省职业鉴定指导中心确定为“陕西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基地”,被县妇联命名为“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并获得“安康市技能比赛铜奖”。为促进全县高质量就业创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和“三宜石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很多招聘单位、很多学员给学校寄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或专程返回学校表达发自内心地感谢并送来锦旗,为学校增光添彩,使其更加声名远扬!

2023年,不到半年,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已经开了七个班,今年还要继续再开三个班。

张友美,这位汉江边长大的女性,她终于用技术为乡亲们插上了致富的翅膀!她仍然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四处奔波,风风火火,她要把智博威技能培训学校越办越好,让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