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培英的头像

刘培英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4/25
分享

只要肯登攀

友芝,我一直称她为王经理,改称友芝是不久前的事。

认识友芝有八、九年了吧,只知她是某公司的经理,对她印象是斯文友善,热爱公益。理由是县上的蚕桑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每次给大家发放慰问品时,大多数都是她赞助的;且模样清秀,说话柔声细气,为人谦和低调,所以,大家都比较喜欢她。我对她的了解,仅此而已。

大约半月前吧,我们在一次聊天时,友芝说起她有一本书快出版了,这令我大吃一惊,眼睛都瞪圆了,不由对她刮目相看。倒不是说能出书就算什么能耐,只是,绝大多数商人并不重视或者没有时间、精力、兴趣去做这件事,她什么时候对这事感兴趣的呢?写得怎样呢?我心中充满了疑虑。正好,书的清样寄来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先睹为快了。

书的封面很素雅,书名是华山子题写的《往事如烟》,潇洒俊逸。翻阅开来,一篇篇细细品味,感受颇多。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生活写真 , 回眸一瞥 ,文苑心语。

因为友芝是县蚕桑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她本人是石泉知名的“雨花蚕丝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对蚕桑非常熟悉,非常关注关心。所以,生活写真相当一部分内容与蚕桑有关。第一篇文章写得是《鎏金铜蚕出土记》。鎏金蚕是国宝级文物,也是石泉县的重量级出土文物,石泉老百姓很多人都知道这事,却很少有人说的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带着种种谜团,友芝多次走进了潭家湾,采访谭福全一家人,真实、生动、完整地记叙了 “鎏金蚕”的出土时间、过程、鉴宝、送宝经过。村民谭福全一家人,在淘金过程中发现了这枚鎏金铜蚕,开始大家都不看好,有人讨要为了好玩,有人说废品扔了它,可谭福全依然慎重地保存下来,多次找人甄别,甚至借钱到省博物馆找人鉴定。当他们得知,这是国家级文物时,他们没有见利忘义,见财起义,而是义无反顾地捐献给国家,虽然后来家里遇到种种困难,很多人劝他们找国家寻求帮助,他们一家人从挖出鎏金蚕,从始至终态度高度统一,就是:宁死也不向国家伸手。有人说他们傻,有人说他们不值,这宝贝若倒卖给文物贩子不就大发了吗?谭福全一家人报效国家的态度始终不变。文章通过翔实的资料、质朴的描述,使我们看到了那枚价值连城的鎏金蚕出土背后,有着谭福全一家人大无畏的牺牲奉献,造就了鎏金蚕传奇般的现世经历,令人心生感动和敬意。该文也为鎏金蚕的出世经过及其各种细节做了权威性地记载。

《大兴村养蚕记实》一文,写的是2003年4月,地震和非典在中国大地前后发生,疯狂肆虐,残害百姓,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恨不能闭门不出。而友芝和蚕桑技术服务中心的同志们恰恰相反,他们依然战斗在乡村养蚕第一线。友芝忍痛告别幼小的孩子,和同事们一起,和蚕农们一起,给蚕室消毒,采集桑叶,喂养蚁蚕,一直到蚕子上架,和蚕农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那几十天里,她们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没睡过一个安生觉,心里时刻担心,别染上了非典,自己不要紧,可不能连累了家人!她们那份敬业爱业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令人喟叹不已!

当读到《寄情家乡池河镇》一文时,友芝一改沉稳的笔调,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诉说着池河的美丽、包容、大气。池河是友芝的家乡,是友芝心中永远的牵挂和最爱。文中这样写道:“它包容了我过去的一切缺点,提醒我改正;它给予我自信,让我仍然可以保持追求美的心性。最重要的是,让我能拥有一种我要的精神,给我以力量、快乐、慈悲、乐观,让灵魂能有机会得以提升;让心情有了念想,有了归宿……”语言平白如话,却深深打动人心!我们看到了友芝那份浓浓的乡愁乡情和对家乡的感恩之情。

《抚慰心灵的鸡汤》写的是友芝在经商过程中真实的两次送货经历。一次,货物送到目的地,大腹便便,颐指气使的客户一会儿要求把货送到六楼,待娇小瘦弱的友芝把大包小包的货“吭哧吭哧”扛到六楼,浑身大汗淋漓,还没站稳,客户又说,搞错了,司机在下面。望着满堆货物,友芝欲哭无泪,只好又把货物统统扛到楼下。辛苦自不必说,在饭桌上,友芝很有礼貌地向一个教授介绍自家公司的一些产品时,这位教授的态度是:“他很鄙夷甚至有些烦躁地看了我一眼,冷冰冰地对我说‘不好意思,你不用跟我介绍这些,,我从不和商人打交道。’他说完,就轻飘飘地转过身去,跟别的同事说事去了。”他的无礼、粗暴、歧视深深地伤害了友芝。那是拿刀捅她的心啊!她硬是撑着,回到家里才伤心恸哭不已。

又一次送货,友芝因手机没电,到小卖部电话亭打电话,寻问收货人该怎样坐车才能到达他们单位?打完电话,正巧公交车也来了,友芝急忙上了公交车,投了币,却突然想起还没有付电话费,她毅然下车去了电话亭,补交了电话费。同时,有些不解地问电话亭老板:“我没给你钱,你为什么没叫住我?看着我走了。”老板回答:“没事儿,我也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如果我刚才叫住你,第一,我怕人多伤了你的自尊。第二,我怕误了你赶车。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啊!”

友芝顿时流出了眼泪,为别人的善良、善解人意深深感动。由此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学问与道德品行并不是成正比的,最好的品行,往往在最卑微的人群里发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平日里这些企业家衣着光鲜亮丽,风光无限,在这背后,掩藏了多少辛酸苦辣!

书的第二部分,友芝用那支充满爱心、童心的笔,回忆着难忘的往事

在《童年琐事》中,友芝深情回忆,娓娓诉说着自己儿时的小伙伴,她们如何疯跑玩耍打闹的种种趣事,写新疆人生吃大肉,力大无穷。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书中这一段:“一个山里老人,买一斤煤油,他带的瓶子打油,打煤油的提子剩下了一点点,售货员说:‘算了,装不下了,…..’,老人一听不干了,他说:‘等等’,他接过煤油瓶子,将提子里的煤油,拱着腰,撅着屁股,倒进了他自己的嘴里,一口就咽下去了,抬起头来还笑眯眯的,一脸的满足和高兴。”看到这里,想必读者一定会和我一样疑虑:老人为什么执意要喝下那残余的煤油呢?为什么是那副满足高兴的神情呢?令人深思!笑过之余,心里又有点酸楚与不忍。

《小巷》写得是友芝的童年家园。生动记叙了那帮可爱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欢快打闹愉悦,那是她心中永远的欢乐园,也是毕生难忘的岁月。友芝用充满同情悲悯的笔写了孤苦可怜的万老汉,友芝心中不忍,就再三劝大家:“大家别再惹他,欺负他了。”担心万老头生气或生病,一个善良、美丽、乖巧、聪明的小女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文中重点写了残疾人胡婆婆,虽身有残疾,却仍然坚强乐观、勤劳善良、充满慈爱之心,跪在很高的凳子上炒菜做饭,其它的家务事都能做,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文中说:“虽然比别人付出要多,辛苦要多,但她也是没有怨言地迅速做好一切,看到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她的饭菜,她很高兴很满足。”一位普通而又高大的老人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面前,也成为了友芝精神上的标杆。

友芝写了父亲的正直、善良、勤劳。每次见了乞丐,他都会给钱,友芝每次去帮扶的学生,他都要自己掏出一、二百元,让友芝带给贫困学生。当他年事已高,两眼昏花,还要为自家菜园子里的菜搭架子,还给自己找理由:“我活动活动也是锻炼。”虽然文章并不长,父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是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友芝才会那么善良、大度、热爱并一直坚持做公益事业。

友芝写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勤劳善良,刚毅勇敢、通情达理,成为全家人的精神之柱和楷模,自然也给予了友芝重大影响。先是为了生存、后来为了脱贫致富,母亲做过许多工作:拉茧车、烘茧、当工人、民办教师、生产队会计、做醋、修房子等等,吃苦耐劳,写得具体生动。她还写道:“她对人大方,对己刻薄,那是出了名的。那些占便宜的事,母亲一辈子都不会做。她借人半勺,也是还人一勺。”都七、八十岁了,儿女都事业有成,孝顺有加,她一个人固执地在自家房子还经营着一个小卖部。她尤其重视教育子女,常对她们说:“人都有一双手,只要不偷懒,肯劳动,想办法,都能养活自己。无论什么境况都不用怕,都会有解决的办法,都能无愧地活一生。苦难想躲是躲不过的,只能面对,我不希望你们去当寄生虫,那样一辈子有什么出息?”有一句名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因为母亲的教导,榜样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养,友芝身上具备并发扬光大了父母的各种优点。她也曾遇到过很多难关,她都咬紧牙关挺了下来,才有了今日的种种成功。

友芝写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她在《我曾经是一名水电工》文章中,写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修建水电站是个流动性极大的工作,他们夫妻都在一个单位,长期两班倒,无暇照料幼子,于是,他们请了保姆李阿姨。他们不是一般的主雇关系。李阿姨待孩子如同亲孙子,尽可能让孩子吃得舒心,玩得开心,让孩子健康成长。友芝对待李阿姨如同自己的亲人。当李阿姨病了时候,亲自在床旁照料,买营养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眼观现在,很多所谓上等人把保姆当下人,那份鄙夷、动则呵斥行为,二者相比,她的这份坦诚真挚友善更加难能可贵。友芝是个知道感恩的人,谁为她做点什么,她都铭记在心,想着回报。李阿姨对孩子的好,对某些人来说,似乎是应该的,自己掏钱了嘛。友芝却一直深深感念,以至写下了这样一篇美文。

李阿姨只能照顾孩子的白天,而友芝夫妻俩经常上夜班,儿子撵脚,放家里不放心,只好带着孩子上班。工作所在地是施工区域,有的同伴带孩子上班出过事并因此患上了重疾。这让友芝内心无比惊恐不安,纠结痛苦。开车的驾驶员见状,把她的儿子绑在副驾驶座位,穿梭在工地,等友芝给司机发放车次凭证的时候,可以看儿子一眼。儿子高兴万分,母亲心中痛楚难忍,泪水盈盈。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的母亲,尤其是友芝这样善良、责任心很强的女人,怎能让这样的状况长期维持?经过无数不眠之夜、痛苦选择,她毅然决定下岗,亲自带大孩子,让他平安健康长大。

《打开心灵的窗户》一文,感情丰富细腻,意境很优美,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文笔流畅老道,显示出友芝作品渐趋成熟的功力。

书的第三部分有故事,有散文。故事写得比较成熟。如《蚕乡农家》,虽是普通的养蚕人故事,但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表现出何幺姑勤劳善良、泼辣能干、吃苦耐劳、孝顺老人的种种美德,是一个典型的传统陕南女人形象。当听说丈夫负心,假说已离婚,并和赵晓薇已成情侣时,她深明大义,有骨气有担当。但是,结尾笔峰一转,原来何幺姑的丈夫说自己已离婚,只不过是开玩笑而已。这里是故事的高潮,文章也戛然而止,留下许多悬念让读者去遐想。另外,《养蚕的传说》《石泉有座鬼谷山》等故事都写得情节曲折,文笔流畅,意味深长。

友芝原本很少写作,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勤奋读书,苦学苦练,终于写下了浩瀚的二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精神诚为可嘉,收获可喜可贺。作者的文风朴素,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真诚,像和读者聊天谈心,没有丝毫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她真实生动地记叙一个个人物,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生活,表达她对生活的理解诠释,或美好丑陋.,或酸甜苦辣,或亲情如海,或恩爱情仇…..。读完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无论遇到什么难关、伤害、不幸、她哭过、累过、犹豫过、痛苦过,最终,她都一次次挺立起来,再三告诫、鼓励自己:要坚强,要勇敢,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一定要努力打拼,字里行间,都涌动着满满的正能量。当然,作为写作时间还不够长的她来说,有的文章结构不够紧凑,有的语言文字还需要进一步的推敲锤炼。友芝对自己要求很高,她在《散文创作中的感悟》一文中说:“过去,我凭着自己的感觉,写的文章都是从某件事或某些事说起,有时灵感闪现了,就写出来。但终归经验不足,还需要努力实践、积累。特别是对文章整体地把握,本质地捕捉,主题地突出,还有思路,我觉得都不够完美。》 ” 友芝是谦虚的,但瑕不掩瑜,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和写作经验的积累,她会在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

越走越远,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还应该提及的是,当友芝有了相当的物质力量时,她没有挥霍,没有享乐,没有停步。一方面,一直默默地献身公益事业,帮扶贫困儿童,其中一位帮扶对象已经大学毕业了,她仍然没有停止自己公益的脚步,愿意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她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写作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啊!著名作家柳青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可友芝又毅然选择了文学,她渴望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美好。别人需要多年的磨练,有不少的人在文化单位搞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写出一本书,可友芝做到了。她靠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之天分,更重要的是刻苦勤奋,拼搏进取,这种精神不能不让人赞叹、钦佩。她用实践证明了毛主席那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