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江月的头像

西江月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2
分享

父母的照片

我的父亲母亲离世都已经12个年头了,可我的相册里,竟然找不到一张父母两个人的合照。

父母结婚的时候,父亲19岁,母亲21岁,他们那个年代,婚姻无疑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听母亲说,他们是我姨姥姥介绍的,当时父亲在母亲的村小学教书,母亲家就在学校旁边,那时候的母亲,青春年华,水样灵动,花样美丽,不高不矮的个头,不胖不瘦的身材,胸前垂着两条又黑又长的大辫子,面容姣好,五官精致,在陈兴圩那样的一个小地方,绝对算是千里挑一了,而父亲,刚刚从泰州师范毕业,在那时的农村,能够识文断字是多么让人羡慕啊,何况父亲还是读过师范的人,他们的结合也算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了。

父母在一起生活超过了60年,他们一起携手走过青年、中年,最后又相互搀扶着走过人生暮年,他们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两个人之间的关心与牵挂,却很是令人感动,让人动容。

母亲是传统的,素来羞于表达,父亲也是,他们一共生了8个孩子,因为医疗等等条件的限制,最后只活了我们姐弟4人,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称父亲为“小强爸”,不用说,小强是我弟弟的名字,而父亲称母亲则是“小强妈”,后来弟弟长大结婚,我有了侄子,他们有了孙子,他们的称呼就变成了“张毛奶”和“张毛爹”(爹方言就是爷爷)。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母亲从来没有一起照过一张照片,别说合照,他们连一起手牵手过马路,都不曾有过。我的记忆中,父亲因为患有关节炎,右腿又曾经被狗咬过,走路一直慢慢腾腾,特别是年龄越大,走路越是歪歪扭扭,他们一起走路的时候,母亲总嫌父亲走得慢,常常说父亲“跟个慢神仙似的”。

毋庸置疑,母亲是美的,母亲这一优点竟被我弟弟一个人完美继承,我们姐妹仨都和父亲比较相像。母亲对相貌是很自信的,高兴的时候,她会和我绘声绘色地讲起她和父亲结婚时的情景,姥姥家的陪嫁是一张桌子,两只箱子,木料上乘,做工精细,母亲说的一点也不错,母亲娘家陪的桌子和箱子,一直用到我结婚成家,我结婚时就去工人路的月亮坡理理发,头上戴个红花就成新娘子了,和我比起来,母亲结婚则要隆重得多,戴着凤冠,穿着霞帔,头顶着红盖头,一路吹吹打打,坐着花轿从娘家到了夫家。

父亲和母亲一直走到钻石婚,现在想来,我很惭愧,我结婚不久,儿子小时候因为吃虾条集全了“亲亲虾条,爱心奉献”几个字,厂家还奖励了一台傻瓜相机,儿子的每年生日,我也记得给儿子拍照,为什么偏偏没有给父母照张合照呢?

那时候父母住在附小南边的教育局宿舍,下楼出了小巷,就有一家“朗朗照相”,父母去世的前一年还去那里照过相,不过不是合影,还是两人各照各的,父亲说这是他们百年之后留给孩子的念想,一定得好好照,照好看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