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为与秋景交朋友,我邀同伴攀登天柱山。
我的大脑沟回里总萦绕着天柱山挺拔峻峭、延绵起伏的影子,而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满山的小不点儿——红籽。是滴滴血?是簇簇火?它蔓生在天柱山的石岩上、峭壁间、沟壑中,比繁星还多、比枫叶更红。那景色,真可谓--红云儿万重!
我惊叹这不引人注目的红籽竟把秋天的天柱山装点的如此庄严美丽,可同行者却说它的贡献远不仅仅只限于此。他告诉我:天柱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岁月里,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古皖大地的新生,多少英烈血染天柱。在那难忘的岁月,天柱山周边的群众曾用它充饥、省下粮食送给红军,后来红军自己也来采红籽吃。人们便赠它一个光荣的名字:红军粮。
红军粮,多实在的名字!果实如此敦厚富有,饱满充实,沉甸甸的。性格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为孕育金色的果实,它经过多少风吹雨打、日照星沐,在春寒料峭中萌芽,在酷暑炎天里生长,在五彩缤纷、充满诗意的秋天中,红艳艳、金灿灿,渲染着秋的斑斓、点缀着秋的庄严。
读师范时,也是一个深秋,与几位同学从天柱山西南边的黑虎崖攀登上山,那时青春年少,一路披荆斩棘、半跑、半爬、半攀,我们在寻路中攀登,在攀登中寻路,累了依石小憩,随手摘旁边熟透了的红籽放入嘴中,即充饥又解渴。微低着的红籽,满山红透透的、浓密且成熟,像泼洒的红墨,将天柱山点缀。不到一小时我们就登上天柱山的顶峰,汗流浃背的我们站在天池,享受着凉风抚身,吃着路上采摘的红果,惬意!1980年代中期,没有手机、电脑,没有寻阅知识的百度、微信、抖音等,身为学生的我们只能从字词典、有限的报纸书籍中记录课外知识,当年根本不知道这满山的红籽竟然有如此贡献。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山清水秀的天柱山四季都写意着美丽、孕育着壮观。秋天、收获的季节,果实红了,那是成熟的标志。一颗颗、一丛丛红籽在耸立的峰上、突兀的石间、蓬勃的松中,将天柱山渲染得一片红艳。天之柱、皖之源,天柱山之所以为山,是大约在2.4亿年前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逐渐会聚、碰撞、折返,后经郯庐断裂带作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剥露最深、出露最好、超高压矿物与岩石组合最为丰富的经典地带,极具科学价值与特色。这里峰雄、石奇、崖险、岭秀、松美,尤为壮观的是高耸云天、壁立千仞的天柱峰。人,是有灵魂的,山也是如此。天柱山,向世人展示着它乃“洞天福地、富山丽水”之山,向世人宣传着它乃“大爱天柱 情系天下”之魂。天柱山之伟岸,是天柱山人走过了“穷山苦水” 的感叹,转而有了“靠山吃山” 的理念,再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程……
同行者摘下一颗红籽给我,又摘一颗放进自己嘴里,说:这就是理想的滋味!他的这句话,我很久很久才慢慢嚼出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