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镇冰的头像

镇冰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12/06
分享

由屠呦呦想到的

杨澜曾问过屠呦呦,为什么科研成果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但40年后才获奖。屠老回答“因为诺贝尔奖一直等着我”。虽然她用调侃的语气幽默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但40年的空档期,却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对于一个科研人员而言,时间是成果的前提。这40年,对于获奖而言是漫长的,而对于一心扑在科研上的屠呦呦而言却是宝贵而短暂的。从1971年发现了抗疟疾效果100﹪的青篙提取物开始,屠呦呦一直没有停下继续探索的步伐。到了1992年,她针对青蒿素成本高、难根治的缺点,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故而,当她于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又于2019年6月以团队的名义提出了“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和“青蒿素”可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成就。虽然已是功成名就,但抓紧每一分钟可以利用的时间用在科研上的态度却从未在这位老人的身上淡化,反而越越来越强烈。

与时间赛跑,就是和自己赛跑。只有那些对待自己的事业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人,才不会浪费任何一分钟的时间,将之用在探索创新上,以求做出自己的贡献。抓紧时间、孜孜以求是每一个优秀人才都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对于一个科研人员而言,不过分关注名利是继续前进的基础。当屠呦呦即将赴国外领奖之时,有国家部级官员到“贵宾通道”为她送行之际,这位老人却悄悄的从“普通通道”上了飞机。完全没有把这种“荣誉”放在心上。唯有如此,她才能将所有的心思放在科学研究上,而不会过多的被外在杂思所影响。所以,当有人问她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的时候,她才直言不讳的回答:“我如果当了院士,怎么还会搞科研获诺奖”。我们当然不主张过分的“淡泊名利”,那样会使一个民族丧失优秀的人才,从而停滞不前。但我们也不能过分的关注个人名利,这样会分散个人精力,长此以往使人丧失初心,迷惑不前。正确的对待荣誉名利,就是要像屠老这样:始终明白自己追求的是科研技术的发展,而不是由此带来的副产品。

可见,一个真正进行科研的人,一个真正做事情的人,对待自己事业的都有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态度。我们将时间回溯到1967年,当国家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时,屠老临危受命接手这个项目后,有人统计了这么一组数据: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素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经过190次失败之后,在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疾效果100﹪的青篙提取物。显而易见,如果没有着抓紧时间,潜心研究;看轻名利,埋头苦干的“坐冷板凳”精神,这组数据就不会再屠老身上发生。而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也就很好的理解了为什么做出如此巨大成绩的是屠呦呦和她带领的团队,而不是别人。

翠绿的青篙,葱茏的生长在南方的山上,那样的随意而不显眼。但是,它积蓄的能量却让人受益匪浅,一如这位不慕名利,孜孜以求的科学探索者,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科研事业,而为整个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