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点25分46秒,我们便要和春天暂时告别了,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整整一个季度。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即“开始”之义,立夏便预示着春季已经结束,炎热的夏季要开始了。
早上出门,我明显感觉到了阳光明亮,天气也一下子热了起来。预报说,今天安徽的最高气温已有30℃了。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四季轮转的气息与力量。
万物繁茂,农作物也进入了生长旺季的重要时节。大江南北正赶上了早稻栽插、茶叶采制、种瓜点豆的大忙季节,所以就有了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立夏前后,种瓜点豆”等诸多农谚。
我特别喜欢农谚,也许这和我小时候的生活与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吧。和父亲母亲一起干农活以及和乡亲们在一起相处的那些年,我听到了很多与天气、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有关的生动精彩的农谚,常常是在田间地头里听到了,默默念着,记在心里,回到家里就写在小本子上,这比上课学习知识带劲多了。
“过罢谷雨到立夏,农民动犁又动耙”“四月插秧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立夏不锄草,三天锄不了”“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等等这些,都是立夏时节挂在农人们嘴边的有趣谚语,听到了就难以忘记。
昨天我在电话里问母亲:“现在大家都忙着插早稻秧了吧?”母亲跟我说:“现在生活好了,人也懒了,很少有人种早稻喽,都是种单季的杂交稻呢。”想起小时候我参与农活的那些光景,家家种的都是双季稻,人们就着季节,就着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在孕育着生命的稻田里,种一季早稻,又种一季晚稻,周而复始。
立夏时节,正是插早稻秧的时候。每年五一劳动节放假那几天,我们正好可以帮助家里干些农活,拔秧,抛秧,插秧,种瓜,种豆,场景历历在目。
此时,天气还不算炎热,干农活便不算很辛苦;但到了早稻收割、晚稻栽秧那些天,酷暑难当,既要抢收又要抢种,人们都在和时间赛跑,收慢了就会种迟了,种迟了,成长的日子就不够数,一边要迎着太阳,一边又要和烈日躲猫猫,真是辛苦极了。
所以母亲说现在不种早稻了,我自然想到也自然就没有让人想起来就头皮发麻的“双抢”了,苦熬的日子算是过去了。
立夏时节,阳气渐长,万物都随着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说文解字》中也说“夏”通“假”,有“大”的意思,因此“立夏”又预示着春天播种的农作物至此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时节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此时,可听到蝼蝈在田间地头不停地鸣叫。东汉经学集大成者郑玄注解:“蝼蝈,蛙也。”清代历史学家朱右曾进一步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忙着掘土,王瓜的蔓藤也开始快速地攀爬生长,乡间田埂上的各种野菜也都彼此争相生发出来了。
豌豆、蚕豆熟了,黄瓜、莴笋熟了,苋菜、空心菜也熟了,一切都是新鲜的样子;小麦扬花灌浆,油菜结角,都快要饱满了;荷叶亭亭玉立,青翠欲滴。初夏的季节,阳光明媚,万物张扬,真好。
清代诗人蔡云在《吴歈百绝》中写道:“消梅松脆樱桃熟,新麦甘香蚕豆鲜。”吴歈,即吴地的歌曲。蔡云在《吴歈百绝》中,以诗记事,生动形象地地刻画了一系列的吴地风俗。
我对家乡鲜嫩的蚕豆的记忆也是深刻的。立夏时节,嫩蚕豆饱满了,母亲摘一些回来,剥去外壳,煮熟,用针线穿起来,供我带到学校去补给,想吃的时候就拽一颗下来,塞到嘴里。别的同学也大多是这样,那些天,午后去学校,几乎人人脖子上挂一串煮熟的嫩蚕豆。现在想起来,那时农家的孩子真是想点子找快乐。
古时,在立夏这天,还有“称重”的习俗。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就曾在《立夏 》诗里写道:“南疆日长北国春,蝼蛄聒噪王瓜茵。新尝九荤十三素,谁家村西不称人。”这首诗概括了立夏时节中国大地的气候特点、节气三候以及民间“尝新”与“称重”的习俗。
吃过午饭,人们会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在秤钩上绑一个凳子,村民们轮流坐到凳子上去称重。看秤的人会一边打秤花,一边说着吉利话,秤老人时会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女子时会说“姑娘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秤小孩则会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和祝福吧。
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个习俗,如今,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或许,只是民俗体验罢了。而物质贫乏的时代,人们多以胖为好,关注体重的增长变化,关注健康,正是代表着人们内心深处对“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美好祈盼。
炎暑将至万物长,日光明媚且张扬。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却许久没有回老家了。香椿头、嫩蚕豆都快老去了,洋槐花也要谢了,家乡门口的那个池塘里,蛙儿是不是依然鸣叫到天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