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节气的关注,最早是从家乡口口相传的农谚开始的。我的家乡在江淮之间的枞阳,小时候,跟着父母亲一起去田间地头干活,经常能听到他们闲聊时随口说出来的一句句农谚,比如“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等等。这些朗朗上口的农谚,是平凡人家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和经验。它们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和我熟悉的乡村生活密切相连,所以渐渐成为我生命旅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后来,我发现这些谚语中有很多包含着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听多了,便渐渐熟悉了二十四节气。我慢慢地感觉到,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中最生动的语言,是人世间美好生活的向导和指南,关乎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芽、夏瓜、秋果、冬根,每一个节气都是生命的重要节点。跟着节气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应时而动,这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美好生活的表现形式。
我开始更多地关注节气,包括它的起源与发展。早在春秋之前,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即后来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里,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之后,这八个节气又不断地得以改进和完善,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已经完全确立了,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着关于二十四个节气的明确记载。
古人仰望星空,观察到了斗转星移,后来更是惊奇地发现:“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于是,人们逐渐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位置变化制定了二十四节气的雏形,于是,这一朴素的行为举止,从此便有了丰富的精神意蕴。
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二十四节气就起源于此。发达的农耕文明、先进的农学思想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在这里催生出二十四节气是很自然的事。二十四节气是古时先民们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相当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所以历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十二月份,二十四节气,有序更替,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孩子们从小就会背诵,它必然会融入我们的生活与生命当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文字作品,书中将二十四节气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每一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相应,都有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比如植物的萌动、发芽、开花、结果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自然现象中的始冻、解冻、雷始发声、水始涸等,如此,时间便更加清晰具象化了。人们以此把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规律有序地生活。
民间流传有画“梅花消寒图”的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上就有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人们先画一枝不染色的素梅花,花开九朵,每朵九个花瓣,共画出八十一个花瓣,表示自冬至日开始的八十一天,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每数一天就用颜料染一个花瓣儿。很多有生活情趣的人,还会根据天气变化选择不同的花瓣部位来染色,阴天染花瓣的上部,晴天染花瓣的下部,刮风染花瓣的左边,下雨染花瓣的右边,下雪染花瓣的中间。等到八十一个花瓣儿都染完了,就“出九”了,意味着温暖的春天就到了。民间还有这样的歌谣:“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现在想来,这种认真生活的态度以及生命里透射出来的热情,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就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2011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先后两次争取“二十四节气”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通过。直至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终于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再添“中国符号”,这意味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将有幸接触与了解到中国这一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这无疑是人类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幸事。
2022年2月4日晚8点,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鸟巢体育场成功举行,中国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了二十四节气。这一天是农历大年初四,正好是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新的一年时光的开始和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开幕式上用二十四节气来倒计时,体现着中国人对时间的深刻理解。
2023年9月23日晚8点,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这一天,正是秋分,也是中国第6个农民丰收节,亚运之光在象征丰收的秋分时节,照亮西子湖畔、钱塘江边、大运河旁;10月8日晚8点,这场充满激情和荣耀的盛事画上了圆满句号,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共同见证了这场壮丽终章的璀璨瞬间,这一天,正是寒露。这一切,都不是巧合,而是完美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无数的谚语、民谣、诗词、民俗习惯、神话故事、宗教信仰等等,都与之密切关联,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民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无处不在。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这是谚语里的节气;“立春花开,雨水来淋,惊蛰春雷,蛙喊春分,清明犁田,谷雨春茶”“立夏耕田,小满灌水,芒种看果,夏至看禾,小暑谷熟,大暑忙收”,这是民谣里的节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这是《诗经》里的节气;“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诗中的节气;“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这是宋词里的节气。
今天,我们以各种形式学习、传承、实践、保护与发扬二十四节气,不断丰富着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及其文化内涵,努力构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这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也是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和力量。
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从立春到大寒,在每一个节气如期到来的时候,都以一颗恭敬而虔诚的心,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写下一点简易的普及性文字,是期盼更多的人,尤其是新时代的青少年,能更多地关注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学习与实践二十四节气,并从中汲取些许成长的养分与智慧,成为生活的热爱者与生命的思考者。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时间智慧”,是古时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时间哲学”,也是我们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我完全相信,未来,二十四节气一定还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芒。
癸卯年仲冬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