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德祥的头像

苏德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29
分享

我的大哥

我兄弟姐妹六个,大哥排行老二,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兄弟三个中数我最小,上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还有一个比我小三岁的妹妹。

六十年代未,七十年代初。那时家境很贫困,父亲时常为吃了上顿没下顿而发愁。每逢过年,母亲勉强给大哥和大姐买一套便宜的新衣服,其他兄弟姐妹唯有母亲每年做一双新布鞋。至于其它什么的,那只好应了那句俗话:“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缝缝给老三”,“有钱没钱,洗洗过年”就算了。对此,我们其它几个兄妹也曾哭过闹过,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唉!那年头大集体工分不值钱,加之父亲的腿又有点小毛病,干活不利索跟不上趟,挣不到劳力工。母亲常暗地里抺泪说,虽然她和父亲起早贪黑拚命的干活。但仍然年年超支,分红时拿不到一分余粮钱。说实的,一家老小八九囗别谈吃好穿好,只要能把肚皮填饱,衣服能不光着屁股走路,就心满意足谢天谢地了!

出于当时的生活所迫,苏北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遍存在。父母亲也不另外,勒紧裤带省吃俭用,把大哥二哥和我都相继送到学堂念书。(后来,生活改善了,小妹也有幸读到初中)。大姐二姐没有上过一天学,直到现在还常常半真半假的开玩笑埋怨父亲:说他太偏心,兄弟姐妹六个中,只有她们姐妹俩“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成了被人瞧不起的睁眼“瞎子”,耽误了大好前程!

为了减轻父母养家的负担,懂事的大姐十四五岁就下田干活。大哥二哥上学,二姐在家既要煮茶泡饭,又要带好两个年幼的弟妹。就这样,苦日子一年接一年,一天接一天,总算熬到了头。一九七二年夏季,大哥从安丰中学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家里的生活条件才得到逐步改善。

上小学时,大哥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生”初中时加入了共青团。高中毕业那年,迫于家境原因,大哥忍痛放弃了高考。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回村务农当起了小队农技员,由于表现突出,第一年就被评选为公社优秀农技员,第二年经大队支书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哥做事认真负责,很快就从农技员干到小队会计,短短四五年就升职到大队会计。不仅如此,而且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养鸡,养鸭,养猪,养鱼,河蚌肓珠……发展多种经营。

虽说这样,大哥有青春阳光朝气蓬勃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被人误认为大孽不孝伤风败俗的一面。当时,在兴化县海南公社苏海大队周边方圆几十里。很多人都知道大哥苏德喜是一个“败家子”,庄子上的人只要暗地里提起大哥,便戏称他为“大败子”,村民只要看到他,也总是有意无意间打一声招呼:“大败子”到哪儿?“大败子”从哪儿回来的?……

一提起这个诨号的由来,这里还有一段让人辛酸流泪难忘的故事:七十年代初,大哥从安丰 中学毕业回乡务农,一干就是四五年。一晃,大哥已经二十四五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于是,母亲便拜托媒人帮忙介绍对象。俗话说得好,只要姻缘到,“茶壶碰酒蛊,一谈就成功”。邻村新法村一位沈的人家有个大姑娘恰好和大哥年龄相仿。双方见了面彼此都同意,一拍即合很快就订下这门亲事。

没过几个月,大哥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好景不长,不知是双方感情不和?还是其它原因?婚后一年有余,大哥和大嫂就发生了争吵。起初是相互冷战,逐渐发展为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最后直接导致一对新人感情破裂,闹到钓鱼法庭,双方签字离婚,彼此分道扬镳。

大嫂临走的那天。一大早,沈家调用冲水机船(苏北里下河地区,忙时用来抽水灌溉,闲时为水上交道船只)。拖一条七吨船由西向东气势汹汹而来。船一靠岸,很快一帮人就冲进我家。揪着我父母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稍后搬的搬,抬的抬,把值钱的东西一扫而光,不值钱不好带的全部用大铁锤砸坏。然后,搬来一个梯子爬上房顶把三间房子全部拆光。两间猪圈和一头肉猪也未能逃脱噩运,几锤下去屎缸也被砸出了几个大窟窿……

从那时起,大哥闹离婚房屋被拆的新闻,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邻传得沸沸扬扬。大哥“大败子”的诨号,也被村子上的人不约而同叫响。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七日,对于大哥而言,对于我们全家来说,确实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这段让人伤心流泪的往事,直到现在也历历在目耿耿于怀无法忘记。

面对父母的唠叨责怪,面对村里人的冷嘲热讽,背负伤风败俗孽子败家的重重骂名。大哥没有颓废沉沦一蹶不振,而是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迎难而上。没多久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心上人,本村姑娘苏琴粉。很快就结婚生子,重组了一个幸福家庭。大哥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发展家庭养殖业。不仅养了两头老母猪,在自家责任田中;拿出二亩田培植水杉苗木,拿出一亩地挖塘繁殖幼蚌,且承包村里闲置河道,养蚌育珠十多万盒,仅仅一年多时间就盈利二万余元。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观念得到彻底转变。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为村总帐会计兼村团支部书的大哥,成天忙得不可开交。只见他白天组织团员青年到外地养殖专业基地观摩学习。晚上又要走访村里的困难家庭,从资金和技术上予以大力扶持。不到一年时间,在村支部的积极鼓励下,苏海村多种经营模式遍地开花,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专业大户脱颖而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短短几年时间,大哥不仅翻建了三间宽敞明亮的瓦房,而且还添置了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购买了一辆当时很时兴的“风凰”牌自行车。对此,父亲欣慰的笑了,母亲也成天逢人就乐呵呵的说:“四斤哦,现在不败了!(大哥的小名,因缺乏营养生下只有四斤重)。败子回头就是家!”原先喊:“大败子”的村民,一个个都改口了,有事没事遇着大哥都脆脆甜甜的喊声“大会计”啦!

所有取得这一切可喜的成绩,按大哥的话说,归功于他娶了个能吃苦耐劳的会持家的贤内助。是啊,大嫂白天要忙着田里的农活,晚上回家又要做家务辅导小孩功课。她从无一声怨言。待人很热情,从不摆干部娘子的架子,喜欢说说笑笑,逢大逢小相处甚是愉快,让人倍感真诚亲切。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九十年代初期。大嫂的母亲是老无锡户口,文革期间知青下放落户苏北。就这样,大嫂带着小侄子返迁到无锡。大哥仍坚守在苏北农村一线工作。没过多久,改革创新的大潮席卷全国。一九九二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国人民一起走共同富裕之路。

九十年代末期,房地产开发行情正值高峰,形势一片大好。大哥辞去了村总帐会计一职,来到无锡和老婆孩子团聚。在好友的帮助下,贷款购买一台挖土机干起了土方工程。起初,没什么经验,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干些零碎散活。由于大哥有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加上聪明能干,很快就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渐渐的一台挖机来不及施工,大哥又贷款一百多万买了两台新挖机。让他倍感高兴的是土方工程合同一个接一个签订,四台挖机轰轰作响,运土车络绎不绝,工地干得热火朝天。

五六年下来,大哥由原先的一台挖机,现扩展到四五台。让人欣喜的是除还清银行贷款外,又购买推土机两台,解放自卸王四辆,工程加油,洒水,载物专用车三辆。大哥虽然资产超千万,但他一点儿都没大老板的样子,做事很低调,吃饭也很随意。记得有一次,大哥在工地忙完回来吃饭时,已经下午一点多钟。食堂只剩下一筷子韭菜,大哥就用白开水冲泡一碗“神仙汤”。呼啦,呼啦,三下五除二把两碗米饭扒得精光。

就这样,大哥干土方工程一干就是不到二十年,由于年龄的因素,前年已退居二线回家养老。虽然这些年在江南发展,但他的心中一直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故乡,始终情牵那些曾经一起同甘共苦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每天都关注着家乡一草一木日新月异的变化……

早在2011年秋季,原苏海1号大桥(海沟河大桥),曾被大型运输船只碰撞,经桥梁专家鉴定:已属危桥,加之桥面狭窄,稍为载重一点的汽车就无法通行,已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急需改建。由于村财政有限,村支部向本村在外经商的老板,发出捐款倡仪书:希望大家积极捐款,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大哥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抽空驾车回来,对村党支部书记苏建祥,语重心长的说:“我是党员,又是村里的原老干部,这次带头捐款三十万,算是对家乡的一点贡献吧!”

在大哥的影响下,其它在外地的老板也都纷纷慷慨解囊。四五十万的资金缺口很快得以落实。2012年底,一座总投资一百多万的苏海大桥就像一条白色的长龙静静仰卧在海沟河畔。行人,私家车,大客中巴,中小型货车畅通无阻……

记得十多年前,有一次清明回家祭祖。大哥吃完晚饭后,在村北小巷散步。无意中发现有几条年久失修的砖巷,已经长满青苔,且七高八低,走起路来让人觉着十分别扭,稍不留神定会把人摔倒。就此,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即找到村北负责人商讨,当场出资六万余元,解决巷道翻修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二十多年来,大哥捐款资助五保户、困难家庭,以及村庄道路硬化改造,復兴禅院寺庙新建等诸多事项,共计二十多万元,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对外,大哥以一个共产党员身份自居,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对内,大哥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愧为是一个大孝子。这么多年来,大哥不管有多忙,总要每一两个礼拜,抽出时间去探望年迈的父母。水果,补品,烟酒,有时一买一大堆。临走时又递给父母三百五百零花钱。父母有个大病小病吃药打针什么的,都是大哥抢着付钱,从未和我们兄弟姐妹开过一次囗。提及此事,大哥总是很风趣横生的说:“我以前亏欠父母太多,现在数我过得最好,多多孝敬他们老人家是我应该做的,也是份内的事。”

2014年秋季,年迈的父亲回兴化老家二姐家探亲,在一次身体不适检查时,发觉患上了中晚期胃癌。得知这一消息,大哥一边让二姐二姐夫暂时不要告诉老父亲实情,防止他承受不了打击,影响病情恶化。一边开车回苏北,接父亲到无锡人民医院准备做胃部切除手术。

到了无锡人医后,大哥忙得不可开交。挂号,重新诊断,抽血,拍片,心电图,B超……用轮椅把老父亲从楼上推到楼下,汗流浃背大哥全然不顾。通过一个星期的观察,父亲成功的做了左胃肿瘤切除。住院一个月下来,除了三姐妹垫付了护工护理费两千多元,其它八九万费用大哥大嫂没有让我们出一分钱,都是大哥自掏腰包。用大哥的话说,不要你们出钱,只要父亲住院期间多来看看就行。治疗康复的父亲,直到现在逢人便说:“他的命是大哥拿钱买回来的,要不早就去见阎王了!”

十一组村民苏俊齐,于前年患上食道癌,大哥知道后托人送去五百元表示慰问。去年堂兄苏德桃患上血癌,大哥又亲自开车去医院探望,给了一千元表示心意。大哥是个热心肠的人,特别乐于助人。张家有困难,他会主动伸出援手,李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那里就会传来他暖心的话语,让人觉着四季如春……

辛苦大半辈子的大哥,事业上干得红红火火硕果累累。岁月沧桑的痕迹,早己爬满了他的脸庞和眼角。先前那浓密乌发且青青富有朝气的帅小伙,一转眼已演变成年过花甲满头银丝的老头了。就此,说真的,大哥也该到了好好享受晚年幸福的时候。2013年春季,他出资三百多万在家乡新建了一套豪华舒适的别墅。

结工的那天,大哥为了庆祝新建别墅落成之喜。免费宴请了苏北三个村民小组一百多户的家乡父老。席间,不会喝酒的他,也频频举杯向村民们表示谢意。吃过午饭后,大哥还兴致勃勃的带村民们参观了别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门前四合院古朴典雅,院西钢结构双停车位时尚大气,院东假山水池、音乐喷泉别有一番韵味,屋后绿意盎然、让人赏心悦目……

安享天伦之乐的大哥,每天早起早睡,跑步运动定期体检身体。大哥常说:“身体是个宝,保养很重要。没有健康的身体,哪有幸福的晚年!”是啊,今年六十八岁的大哥,孙子已经十岁上小学,孙女十六岁上高中啦。运动,下棋,看书,跳舞,唱歌,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成了他和大嫂,每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时在江南住烦了,阳春三月刚到他就带着大嫂开车向故乡驶去……

是谁?在婉转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着跳起了交际舞,且舞姿翩翩,醉了院前的红桃绿柳!是谁?亮起了嗓门唱起了自娱自乐的卡拉OK!浑厚的男高音独唱:《牡丹之歌》虽没有蒋大为的歌喉,但却有一股浓郁的乡音乡情,肆意弥漫着幸福甜美的味道……

二十多年了,每到清明时节。我都要随大哥回苏北老家祭祖。目睹家乡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路边厂房林立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尤其让人欣喜的是,当车子穿越苏海大桥,行驶在家乡这片熟悉的土地。看着路边那一幢幢新建的别墅接踵而至,看着人来车往的乡村大道。看到那果园葱绿春意盎然,蟹塘水天相连充满诗意的画卷……我笑了,大哥也欣慰的笑了,笑声溢出车窗,飞向蓝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