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德来的头像

苏德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06
分享

我在苍南霞光吃海鲜

庚子年四月初八上午,随友人驱车去霞光。到达,雨后初霁。大海,碧蓝,海船,很静;海岸线上,红的、黄的牵牛花一线拉开,迎着海风花枝招展;天空,蓝,很剔透,云,白,很纯净;海风,吹,微微撩人发丝,带着海的味道,熏醉嗅觉。我的听觉中没有波涛汹涌的拍岸,唯有眼力微醉,以为自然和人类总是恰如其分的融为一体,是上天赐予有缘人的最佳礼物。

恰为午餐,随当地友人蒋先生、林先生来到一家“仁枝酒店”。坐定,店主人端上一盘蛏子汤。夏天,正是吃蛏子的季节,有道是“赤脚板吃蛏子”。整桌人被它吸引,下手为快,一个来回大碗的蛏子一扫而毕,大声惊叹蛏子鲜美。蛏子之美味贵在有Q劲,入口鲜甜,关键蛏子汤的清澈在当下却是少有。当我目视蛏子汤的时候才明白,大海、蓝天之美不是为今天的良辰美景而设置。看,蛏子贝壳是光亮的,贝壳表面的一层浅绿色的落皮闪烁,贝壳上的年轮刻印着时光的年月。唯有生长在洁净的浅海内涂泥沙中方有美味感人的蛏子。确实,不同的环境有不同味道的蛏子。吃惯城市蛏子那种松软、缺乏Q性、还捎带着沙土味的蛏子,怎么不为霞光的蛏子感动呢?

赞叹之声刚刚落下,店家上来了一道海螺汤。清水的汤碧蓝,是海螺的肉的颜色,和些许榨菜带着绿意。忍不住伸出调羹快快下手,“甜美”可能不足以形容汤的味道,只能说被这佳肴感动得热泪盈眶。海螺肉和蛏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蛏子肉是Q弹的,海螺肉是脆脆的,一口下去爆出是海的味道,回味,是儿时的记忆。

儿时,居住小镇上,距离大海的距离大概也就三、四公里,步行大概要一个小时。孩子喜欢大海,每每到休息天约上几个好友去看大海。大海是孩子看不厌的风景,碧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空有孩子梦想。到海边最大愿望能捡到一只海螺。孩子们沿着金色的沙滩,寻找,运气好可以捡到一两个海螺。孩子喜欢听海螺的声音。知道吗?海螺的声音是大海的汹涌澎湃的浪涛,是变幻无穷的海。

今天,吃到的海鲜竟然回到人生最初的大海的印象。美味的海鲜自然是与环境有必然联系。丁兄云准介绍:霞关是浙江最南端的一个濒海乡镇。霞光所处的马站平原为浙江省最南边。马站平原境内河网交错,三面环山。境内鹤顶山主峰989.5米,与罗家山、笔架山连接,成为全境在西北方向的一道屏障,形成冷空气“难进易出”的特殊小气候。境内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有“浙江小昆明”之誉。境内有荔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这类水果在大陆种植的最北端界线。同时,霞光注重在旅游业和农渔业上下功夫,也没有其它的工业污染,大家也可以看到这里的海水是蓝色的海水,这里的天空是蓝色的。

烹饪是有技巧的,如清.袁枚《随园食单》所言:“目与鼻,口之邻也,亦口之媒介也。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

“仁枝酒店”的厨师烹饪喜欢做出食材的原汁原味,比如“石斑鱼汤”鲜美抑或是鲜甜,他非常讲究“熬”,可见其火候把握到家。海边人喜欢原味,海边的菜肴也讲究搭配,谚语:“相女配夫。”烹饪也该是如此。一道“凉拌海草”让人感受此种道理,在城市的酒店我们吃到的“凉拌海草”一般就是酒、醋、糖、盐、鸡精作调料。而在霞光所吃到的“凉拌海草”味道搭配的就是绝妙,它的味道有用猪骨汤和虾子酱,而猪骨汤是用猪骨配中药材熬精心熬制而成。如此,一道“凉拌海草”有了山珍海味。

一桌丰盛的海鲜,徐俭先生调侃说,“今天的菜可谓是‘目不暇接’‘琳琅满目',这是儿时读书最喜欢用的形容词。”虽然是玩笑,却也不失回归儿时记忆的最好标志。同窗林机兄感叹,“我踏遍万水千山,吃遍世界美味,唯有今天的海鲜是最美的,是儿时的记忆。”

步出酒店,海还是如此的平静,霞光小镇的街道规划有序,街道的两边崭新的房子有统一的外墙装饰。新农村新气象。

现代文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不矛盾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