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少年弦》京胡悠扬,钢琴紧跟京胡奏响,歌声悠扬。民族乐器结合钢琴有很浓复古味道,京胡前奏,京腔唱韵,让听者品味出一种遗憾在心头,以及对传统文化守护的情深。
“秋意凉,起寒烟,梧桐黄,散人间”,似乎是旧宅子内传来的青衣声,让人想起“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的人,在夜里独自徘徊,声音如此委婉,断人心魂。一句和声,一切形状在听者的脑海了丰满。你可以为是坚守寂寞的京剧传统文化继承者,在练功;可以为是寂寞的人等待归人……音乐构建是多样色彩,给听者动态的画面。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傅山,在《作书示儿孙》中有“四宁四毋”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应该也是如此的,自然方为美。
歌者夏小桐用认真的态度去表达对一位老人的怀念。夏小桐如是说“我威海老家楼上,住着一位京胡琴师,六十来岁,在圈内很有名。那时候我还没毕业,放假时在楼下碰见了他,跟他说等下次放暑假跟他学京胡。他说好啊等你回来。结果等我放假再回来的时候,我妈妈告诉我这位老先生已经去世了。当时我也说不清楚是种什么感觉,就是觉得物是人非,特别遗憾。”
“秋意满院,星沉。月影朦胧,夜凉。守望在门前的老人,他怀想曾少年。少年已过再无少年,少年轻轻抚摸他的弦。从前的记忆是西皮二黄腔,谁还会记得他夜夜笙歌。”逝者如斯乎,是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每一位使者的青春追忆,是对已经逝去的人的怀念。《少年弦》没有在“巧、媚、轻滑、安排”做功夫,是动人的原因。
夏小桐的创设的意境高度,让听者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京胡、钢琴、琵琶、木吉他、鼓和谐的伴奏,给听者一个安静而又意味深长的记忆环境。
“为君生为尔泣”绝不是怨女痴情,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逝去人的深情。京胡滑弦又是如此清晰,如此平静,如此急切,如此捶打人的心灵。记得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当匹夫有责成为文人案头的摆设时,夏小桐让它重放光彩。
音乐之美,在于有灵魂;音乐的艺术之美,在于活在人的灵魂里。假如,灵魂离开人,那就是飘零无助的魂,没有灵气。人离开了灵魂,就是空壳。一个民族失去灵魂,民族就无处安放。
传统文化有旧故事、老醍醐、故风景、旧意境;老歌谣、旧励志、旧智慧、旧甜蜜。《少年弦》把握传统文化的根演绎婉转悱恻的曲折的故事,唯美,动人,让人唏嘘——旧事如尘,其味如酒。
今夜听《少年弦》想起梁实秋在《音乐》中说道,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疾走;风定之后,细听还有枯干的树叶一声声地打在阶上。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窸窸嗦嗦,继而淅淅沥沥。再加上虫鸟之声,都是自然的音乐。
《少年弦》之美如同秋夜里自然之音,最适合在秋夜的时光中,陪伴寂寞的曲子,最能在秋夜里给人有生活回味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