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步行去理发。理发店在距离家五公里的虹桥路上,来回十公里,这半年第一次长距离的行走。走在塘河路上,一路风景。两岸的树长高了,塘河水清澈,鱼儿游弋清晰地跃如眼帘。偶然也有鹭鸶在飞翔,阳光下,白色的鹭鸶,飞翔在碧绿的河面上,翅膀轻轻划过水面,累了随意的停留在河面的上,是一道美丽的秋景。人生也应该是如此自由飞翔。
瑞安是我的第二家乡,居住在这里已经二十来年。我的故乡是新安乡玉龙口村,距离瑞安大概四十公里,是一个只有四十多户的小村庄,故乡名人辈出,有国学家苏渊雷,生物学家苏忠武,还出了书画家、青年法学家、经济学家。人生的第一故乡在心里,在骨子里,想起来就是让人骄傲的。《太平洋的风》唱到的,“最早的一个故乡,最早的一件事,是太平洋的风徐徐吹来,吹过所有的全部,裸裎赤子,呱呱落地的披风……最早世界的感觉,最早感觉的世界”。
人生步行岁月时光,转眼赶追知命之年,苦难也好,辉煌也罢,一路走过来,一路风景一路歌。不管你愿不愿意,在这世界上就要走下去。于是,故乡是想念的地方,有时候在浪迹天涯的路途上会想念它的美丽。
理发时看着镜子,有几根白发了。白发记录我写《金太阳教育集团志》的艰辛,熬出来的。一个人三个多月时间,日夜兼程赶出二十余万字的志书。志书的质量按照专家的话,可以作为教育志书的范本。志书记录见证单位的发展过程。单位如人,成长总是有轨迹和记忆的。自然人是最清楚自己人生过程的,其见证人是父母,有道是“父母是孩子前半生的唯一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的唯一观众”。人生一辈子,父母、孩子有情有义,都认真做一个好观众。
单位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它的记忆应该有所记录,比如每一件大事记,记录单位的发展过程。没有记录,就没有记忆,历史记忆失去就无法编制,这叫失忆。编撰《上海金太阳教育集集团志》的时候,确实在文宣上出问题了,值得思考的。单位的发展一步一脚印,需要如实记录及时总结,陶潜 《杂诗》“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单位也不同家族文化,是有本质区别的。最近接手的“王臩薪堂”的志书工作,它资料保存比较到位,比如族谱,家谱,文化的传承情况。特别是文化传承,一家人近三百年,就做接骨一件事”,这是代代相传的。也符合“王臩薪堂”名号的本意,“臩”意“日光”。“王臩薪”意在王家后人,薪尽火传,走“习武、行医、修德”之路。后人没有辜负创始人的意愿,“王臩薪堂”中医正骨疗法成为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发扬光大。历史记忆应该相应的继承和发展。
昨天,温州回来经过某地,一片废墟,老村落,成为废墟。美其名叫“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为了体现其美,用绿色的网覆盖在废墟上,以隐瞒现实的颓废。其实,历史文化不是一座老村庄的存在问题,而是家的问题。拆迁人家本应该是几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有了几套套间,家各奔东西,于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需要口述给孩子了,毕竟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传统,历史会失忆,文化不能复制的,假如只有书中的记录,缺乏践行就难说有传承,文化的根基将缺位。
文化也好、单位也好、家族也好、个体的人也好都承续并实践的,也需要记忆总结,一切为了向最远的地方出发。
人生单程,每一天都在步行,向最远的路走去,来到最接近的地方是如此艰难的。
然,每一天醒来还是要继续步行,打拼生活。
人生走了一辈子,感恩父母总等待孩子归家,有家的孩子,知道每一天的步行不是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