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德来的头像

苏德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14
分享

炊烟起处

夕阳西下,漫步在乡村田野,望黄色稻田,稻穗沉甸甸,在夕阳下散发稻香,我沉醉其中。念元代黄庚的《秋吟》吟唱:

略彴当门石径斜,槿篱深护野人家。

炊烟起处江村晚,一片斜阳万点鸦。

我喜欢这首诗,因为他描写的景色与我家乡的有相似。一条弯弯的小河上有一条石板桥,连接进入村庄的小道。木槿做的篱笆墙,秋风吹着千朵万朵的木槿花,夕阳中的乡村花香满窗。

炊烟升起。对,炊烟起处,有我的故乡。此时,炊烟升起,夕阳将要西下之时故乡景致最美。

夕阳,炫目地铺陈在河面、院子里、树林里。村庄抓住了,最后一缕的太阳余韵。开始在夜幕降临之前,举行一天中最为炫丽的的人间音乐。鸟儿归巢,叽叽喳喳此起彼伏,给他们伴奏的是丝竹之音;家后院的竹叶在风中摇摆,枯黄叶子和叶子碰撞,在风中摩擦,散发出香韵、发出声韵;一切是和谐欢快,以为非人类之音,是宇宙深奥而又至美的天籁。

假如夕阳是乡村的大背景,那从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就如舞女的水秀,点缀在耀眼的画面,耀眼、动人心弦;假如说夕阳、河流、竹林、乡村是舞台,袅袅炊烟就是动人的舞女,她是飞天的仙女在舞蹈、在欢庆,以示人间幸福美好。

可以想象,鸟啼、丝竹之音、舞女带给乡村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是人间天堂。

这里我得描述一下家里的厨房。厨房在偏间靠南,大概有十五平方米,地面是正方形的大砖头铺面。锅灶是双眼锅,两锅之间有一个汤镬,锅大锅和小锅,大锅大概有75公分直径,小锅直径50公分。汤镬是烧开水的。

锅灶是用砖切成,高大概有一米高。锅灶靠南墙而建,烟囱也是靠墙而立。锅灶后面有两平方米的存放稻草、柴围栏,靠东墙,围栏也是用砖头切成,二十公分高,它主要是为了防止柴和稻草掉出去。靠锅灶这头切有一米左右长的凳子,用来烧火坐的。

锅灶右手有一张八仙桌,八仙桌有装饰,桌子周围八仙过海的故事。橱柜是靠在北面,橱柜雕刻的画面有,有金色油漆调画面。

那时厨房烧饭、烧菜是有太阳香的。晒得干的稻草,没等夕阳下山就收入到厨房,它是散发着太阳的香韵;夕阳下用钢丝捡来的树叶,肯定是有树木的清新和太阳的味道。不用想象,锅灶火红的柴火,飘起来的炊烟,肯定是有乡村的愉悦、太阳的韵味、舞女的动人。

记忆中三年级开始,放学回来要帮助母亲坐在灶前烧火煮饭。厨房里飘逸的饭香、菜香总是撩人味蕾的,也就是在这年,我学会了煮饭、炒菜。孩子贪吃,特别是秋季时节,乡村番薯丰收,厨房的一角,堆放着番薯。煮饭时趁妈妈不注意,洗上一条番薯,偷偷的放进灶孔,埋在稻灰下烧烤番薯,只要一餐饭时间从稻灰下扒出即可食用。

烤番薯最后的结果当然重要,事实上最为享受的是烤的过程。为了防止番薯烤地过焦,还要用火钳不断的翻动番薯。介绍起来很轻巧,事实要火钳在翻动番薯用力要恰到好处,不然,番薯皮会破了,番薯取出来就不成型。更重要的是翻动不好的话,火也会灭掉,灶孔里烟冒出来呛鼻,刺眼。

烤番薯过程最为享受的是,火焰变化带来的香味。

稻草之火焰,本来带着香味的,它是季节中的味道。加上番薯皮在火中慢慢的烧熟、烧焦,两三种气味融合,有米饭的芬香,稻草燃烧有田间地头带来的泥土气味以及太阳香气息,番薯烤焦、烤熟的过程气味的变化。至今,我还以为这种香气是无与伦比的。

假如,把这一切作为画面,无疑是自然的神来之笔。你看画面上有秋收稻田,农家在夕阳下收稻草,靠岸的木船上满仓的番薯,家家户户炊烟升起,还有丰收的笑声,这是何等之美啊。

这一切滞留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是历史。时光改变了厨房,改变了生活。冰箱、油烟机、煤气管道的确是现代,于我来说现代厨具敌不过儿时的厨房之美。

上个月,住宿在民宿,见到锅灶。我兴奋的如孩子,烧火、烧饭、烧菜以为回到儿时光阴。还不忘跑到房子外面看炊烟袅袅。高歌邓丽君的《又见炊烟》:“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炊烟升起处,有我儿时的家乡,它是家的味道,它是母亲的味道,它是儿时最为动人的艺术品。

炊烟升起,在我记忆中深处,在梦的深处,怎么能够忘记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