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是几乎每个国人挥之不去的梦想,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王朝除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举世嘱目成就外,还有许多令后人为之乐道的轶闻趣俗。这其中就包括今人口耳相传的“唐以肥为美”的审美观。
姑不论唐人是否果真“以肥为美”,单就唐人所谓“肥”提出质疑。
在今人认识里,“肥”无非就是肥胖,雍肿,整个形象堆着一层厚厚的脂肪,按此说,那么今人就以为,唐人的审美观念里,那些身材臃肿拖着满身脂肪笨拙的晃悠在大街上的就是美了?
就算是古人,也恐怕未必有此“重口味”吧?
唐诗描写女人之艳句实不胜数,如杜牧的“聘聘袅袅十三余”“楚腰纤细掌中轻”等等,实在想象不出小杜会傍一位肥妇来借酒浇愁。谁又敢想象,那位年方十五的“辽东少妇”会是一位满身脂肪赘肉、脖短腿粗的妇人?坐在那里歌舞琵琶风月无边,不要说“使我三军泪如雨”了,估计三军会“魂飞魄散”。
有人认为,之所以唐“以肥为美”,盖因唐时的对外开放所受到异域风情时装潮流影响,从而形成“以肥为美”的意识观念。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为唐丝绸之路的开通,所以看到西域诸国之人体形较大唐为硕壮,所以有了“以肥为美”的概念的认识。
上述观点似有穿凿。首先,丝路通商,毕竟往来丝绸之路的商人对比全国人口数量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见过西域人模样的又有几人?何以这少数人说“肥”即“美”而众皆随喜跟风?更何况传言者不过个人见识,多数人并未亲眼目睹,怎见得会盲目从众?
还有观点认为唐时社会安定,经济发达,那时的人生活水平较高,甚至列举老杜的诗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如此丰厚的物质基础,导致很多人都很肥胖,所以就有了“以肥为美”的社会经济基础了。
这更是无稽之谈!纵观历朝,不拘长短,总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的时候,仅以宋为例,宋是史上公认的民生最为富足的朝代,宋民安逸闲适生活殷实,想来宋民中的肥胖者当不在少数,又怎未见得宋民“以肥为美”?
有学者也对“唐以肥为美”持异议,认为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经济困窘,民众瘦弱者居多,所以偶有略胖的,便觉得有美感。这种观点却又不够确凿,且与唐时社会现实相悖。
认为唐时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不高,这是不确的。唐政通人和百业兴盛,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经济上的成就有目其睹,社会和谐百姓安居生活富裕,这些皆有史为据也为后世公认。所以说因唐时生产水平不发达生活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以肥为美”的认识显然也缺乏依据。
事实上,历夏、商、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自隋至唐,唐之前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分封割据,各种势力纷繁倾轧,统治者穷兵黩武,百姓民不聊生,饥荒苦的难阴影弥漫历史的天空。这一点从唐之前朝隋的状况可见一斑。而这一切,才是“以肥为美”的苦难铺垫。
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并统一的朝代,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虽有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出现了民生富庶百姓安居的社会局面,然不过昙花一现好景不长。至隋炀帝始,急功近利,频繁用兵本已导致民生亏损国力空虚,且又大兴土木,经营东都、开挖运河、修驰道筑长城,弄得民不聊天,天下怨声载道,社会矛盾空前加剧。
岂知破船偏遇打头风,人祸未已,天灾踵至。军阀借机割据,群雄乘势并逐,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军阀、反王、叛军各种势力火并,一时间硝烟弥漫,兵燹四起,饿殍千里,民不聊生,彼时的隋王朝,舟泊浪尖动荡飘摇。
这种形势下,百姓经济状况无疑极为恶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史载隋末襄邓一带大灾,百姓相食成风!有人刻意整理史上人吃人之惨迹,其中三之二以上均出现在隋唐以前,可见饥荒凄苦在唐人心里烙下了怎样无法磨灭的恐怖印迹!
这些史事可以从一些历史演义作品里看到。或有浮夸之形,但终究未脱离基本史实。完全可以想象因群雄割据年年混战,整个社会积贫积弱,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沦为黄沙漫漫赤地千里的死亡渊薮,死生尚无定数,遑论口腹?
这种情形其实在隋唐以前亦屡见不鲜,以汉为例,历经战火洗劫,百姓穷困潦倒,西汉初年,就连九五至尊的皇上要配齐四匹一色的马作为王驾尚且无从筹措,那些位高权重的丞相和将军就只有乘坐牛车的份了。可见其时历经劫后余生的历史现状。
皇上和达官贵人尚尴尬苟且如此,那些社会底层的黎民众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我们大可以想象彼时走在村路上的老农,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而蹒跚在市井中的居民,又是怎样蓬首垢面一副皮包骨的模样。
历史固然不会重演,但却会有着惊人的相似。
现代老一辈人甚至会记得那场犹且近在眼前五十年代末的号称“三年自然灾害”大饥荒年代吧?不止无食果腹,甚至将黄土填进肚子里充饥,那时人的外表形象,在尚有记忆的人回想起来,莫不骨瘦如柴气息奄奄,不忍直视。
据某年老艺人回忆,那时为下乡演出,全体演职人员不仅要求从服装道具上有一个全新的展示,而且要求所有演员的整体形象也要有新的精神面貌。
但那个饥荒年代,艺人们和常人无异,同样是面黄肌瘦,瘦骨嶙峋。所以,临上台演出前,演员们会用棉花将瘪瘦的腮帮子撑得丰润饱满。
可见,从贫弱不堪时代走来的人们,那一代瘦弱形象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及至后来生活富裕,人的生理面貌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相较之那种瘦弱的形象,彼时的体态丰满无疑就显得容颜俊美了。
一路从凄凉苦难走来的骨瘦如柴的身影,直到走进大唐盛世,对比着今昔生活环境的云泥之别,感慨万千。终于吃上饱饭,终于有安身之所,也终于可以休养生息。在初步安定的环境中,自给自足,怡然自乐,这个时候的人再不象之前那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飘摇惶恐,人的生理机能渐趋于正常,不再似之前那般窘迫无颜。
美是对比中产生的,相较于苦难的枯瘦,而生活无忧的丰满,无疑更有美感。所以,唐人所说的“肥”,实则就是较之穷困潦倒骨瘦如柴而言,这样看来,唐人“肥”的概念,不过就是比瘦显得丰润饱满,是人生理机能的正常体现,并非今人所误读的肥胖。
有人也许会反问,那为何唐朝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后,人们仍“以肥为美”?这里需要阐述的是,历史的沉疴不会轻易从人们记忆深处淡去,纵算生活富裕,而苦难的记忆却会世代铭刻,在人类的意识深处百年传续,即便唐以后因生活富足真正肥胖的人很多了,但历经苦难所形成的“以肥为美”的最基本认识却会世代沿袭。而这种基本概念里的“肥”即是“丰满”的认识并不会被现实中真正的“肥胖”所颠覆。
可以断言,唐人眼里的“肥”,其实就是相比较“瘦弱”的丰满罢了!唐人说的“以肥为美”不过就是“以丰满为美”!
“以肥为美”,这是一个香艳浓丽珠圆玉润的体态的最真实写照!
治史者往往生搬硬套乃至穿凿附会望文生义,一些治史者言之凿凿的说唐人是以肥为美的,言下之意就是以“肥胖”为美。且一些流传的抄本上,大凡关于唐人的绣像多是肥态可掬笑容满面脖肥腿壮雍肿不堪的模样,在他们想象里,那种脑满肠肥挺胸腆肚者就是唐人之美者。于是口舌相传,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果真就成了“唐以肥为美”这则谬论,实在是三人成虎,谬种流传,虽董冠薛戴,却弄得是好象生成。细审之,不过瞽目之言耳食之见罢了!
说治史者自我作古是一点不冤的,如明代竟陵派的钟惺、谭元春等人,将出土竹简上的“□戕□”硬生生看成是“口戕口”,其实,前面的两个□是前人因文字的缺失,以方框代之,而钟惺等人却强不知以为知,误以为口。钟惺还煞有介事道:“读口戕口三字,悚然骨惊,觉《金人铭》反饶舌。” 而谭元春也说:“四口字叠出妙语,不以为纤。皇皇二字,郑重异常。”两人装模作样品头论足,沦为后世笑柄。
学者们的望文生意和穿凿附会,以至世间从此以讹传讹。
“唐以肥为美”今人误“肥”为“肥胖”,要是知道今人这番理解,唐人不止冤得慌,简至要气愤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