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介华的头像

苏介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17
分享

石磨的回忆

过去在乡镇工作时,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而现在,到帮扶联系乡镇,也进村入户,走访脱贫户。在寨子里,在院子里,总是会看见过去用手推粮食的石磨,或放在房前屋后,或放在路边,有大的,也有小的,有好的,也有破损的,有单面的,也有双面的,每每看见石磨,便勾起对石磨的回忆。

小时候,在没有通电的日子里,寨子里,院子里,基本上家家都有石磨。有大石磨的人家,也有小石磨的人家,也有大、小石磨都有的人家。而家里有两盘石磨:记忆中,先是有一盘小石磨,后来买了一盘大石磨。

石磨由磨盘、支撑架和推杆三部分组成。磨盘分上扇磨盘和下扇磨盘,系材质好的青石头加工而成。下扇磨盘固定在四脚着地的木质支撑架上,为不动盘;上扇为转动盘,其上方一侧錾有一个圆磨眼,供粮食进入两磨盘中间加工用。两磨盘的接触面,均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待加工的粮食。推杆由木材制成,小石磨推杆状如阿拉伯数字倒“7”字;大石磨的推杆状如汉字的“上”字,但上面的“短横”与下面的“长横”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呈垂直状。

小石磨一般需两人配合完成,一人推杆,另一人一只手协助推杆一只手给磨眼喂食。一人也可以完成,即一只手推杆另一只手不时给磨眼喂食。

大石磨一般需三人配合完成,两人站着,且双腿前后分开,双手紧握长杆或推或拉;一人站或坐在磨盘左边或右边,给磨眼“喂食”,或直接用手喂,或用器具喂,或用一把木勺子将堆放在磨盘上的待加工的粮食慢慢拔到磨眼;也可以四人配合完成,三人推拉一人“喂食”。

家里的小石磨,用的时间比较长。平时推玉米、荞麦等粮食,逢年过节推豆腐。由于石磨小,要推很长时间才推完,况且推出的比较粗糙,做出来的玉米饭、荞饭不精细。好在磨小,两个人可以推,一个人也可以推。自己逐渐长大后,有时帮父母的忙。由于用小石磨推,用时比较长,父母有时把要推的玉米、荞麦、大豆等背到爷爷奶奶家用大石磨推,请叔叔们参与帮助推,自己便成给磨眼喂食的人,也就是站在大石磨的左边或右边,当石磨推杆离开自己面前的瞬间,把要推的粮食往磨眼里放。作为喂食的人也讲技巧,若不把握最佳时机,有时候还会碰伤手的。

后来家里到石厂买了一盘大点的青石磨来推。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没有运输工具,记得请了很多人,才从3公里左右的石厂把大石磨抬回来,按装在磨架上,一个人是推不动的,两个人以上才推得动,推出的粮食面比小石磨要精细,做出来的饭可口多了。推大石磨既是体力活,亦是技术活。不能一味使蛮劲,也不宜快一下慢一下,而要把握好节奏,用力均匀。否则,要么上磨盘推不出去,要么推出去了不能借助惯性迅速拉回来,要么推拉了几下人就累得气喘吁吁。还要注意配合好喂磨的人,使其能均匀喂磨,且不至于因触及推杆而受伤。

但每每要推粮食时,很痛苦的,特别周末和逢年过节时,推的粮食多,要推很长时间,短则个把小时,长则要几个小时,有时推得精疲力尽,心想何时有电就买钢磨来推就好了。

进入新世纪(21世纪),随着国家加大水电站、煤电厂、风电、光伏的建设,随着农电网的几轮大力改造,边远的山村终于通电了,况且电量比较充足;进入新时代,国家加快电力建设,大电网骨架越发强壮,网架结构持续优化,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电力科技创新成果日新月异,供电质量越来越好。过去用石磨推粮食的人家都买钢磨来推,从此钢磨代替了石磨,石磨便成了“古董”,但人们对石磨的情宜永远忘不了。

那时推石磨虽然苦,但现在想起来也是一种煅炼身体的途径,用大石磨推粮食时,手拿推杆,顺时针推,人体的很多部位都投入推磨的过程中,能炼手臂、腰、腿等部位,起到健体强身作用。

在漫长的农耕文化时代,石磨是粮食加工的主要工具,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用石磨加工出的粮食制作的食物,地道、纯正、口感佳。

为了记住石磨,不管城乡,现在开的一些农家乐、一些餐饮点、一些旅游景点,把石磨收集展现摆放出来,让过去哪个时代的人们有亲切感、时代感、历史感,让现在的后生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以实物佐证历史,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乡愁记忆”或“乡村记忆”展览,里面展出石磨、农具、家具等,林林总总,让人仿佛回到从前。抚今思昔,方知世道之变;了解历史,更觉天地之新。

2023年10月17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