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夜里下了场小雨的缘故,西塘的清晨,好似上天赋予了行人一副面纱般雾蒙蒙的。乘着吱嘎作响的手摇船,在这朦胧的薄雾中,在这斑驳的青瓦间,在这碧绿的流水上,行了好一阵儿,跨过石桥,见了檐下灯笼高悬,小镇还没睡醒,我便就这么随他走进了历史。
上了岸,薄雾下,小镇的一切都变得美好,恬静。恍惚着,深巷中似乎传来一声悠扬婉转的越剧,惹得那雾都细心聆听,闯进这镇子,如一粒沙尘,在这绝美的天地间穿梭着,不忍打破这小镇里那质朴的生活。但是,行的越快,也就越背离了这西塘的风情,我便也将步子慢了下来。或许是起的太早,亦或许是行的太快,肚子有些咕咕叫了,我奔向一间开门的店铺,店里人影稀疏,或许是受到天气的影响,伙计传唤的声音很小,我便也轻轻的奔向个靠窗的位子,推开房间的木质窗户,窗下是一条更幽深的长巷,薄雾尚未消退,可天上却传来了一丝雨意。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笔下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不知我是否能在这朦胧薄雾中邂逅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几处粉墙,几顶青瓦,在薄薄的雾中我品到了一丝哀怨。此时的西塘,就犹如一位拿着折扇的公子,向你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又像是一个满目沧桑的老人,任凭你走进他的岁月。
走出店铺,我便向着石皮弄出发,一路轻轻地走,天空飘来几缕烟雨,拿出准备已久的纸伞,应是独行的缘故,偶然回头,发现身后石板路上青苔都刻上自己浅浅的脚印。走在布满青苔的石阶上,不禁想起了那句“曲径通幽处”伴着细雨继续前行,转身间,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穿着长衫的青年夹着油纸伞慌忙跑过,但就在那么一个转身的瞬间便消失不见了。街道又恢复她刚刚的样子,几丝细雨和一个打着油纸伞的我,似乎雨也感到了这座小镇深深的孤独,她慢慢的停了,我依旧向前走。
走进石皮弄,仿佛走进了与古镇毫不搭边的“时光隧道”,两侧的高墙和窄窄的道路连接着数个岔道,我便挨个岔道的闯,岔道的深处大多坐落着曾经繁华一时的大户人家,可是,现在的院落,早已被一把把大锁锁住了那几世的荣华。却也有一些没有上锁的人家,我刚行到门外,就已经被院里千奇百怪的山石吸引了目光,我也随之走了进去。那高高的门墙,让我在这大院中感受到了一份特有的温馨,起身离开,才注意到了那有些破损的门槛,曾经坚实的它千百年来阻挡了多少灰尘,可却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回头望去,可能是天气的原因,院落中散发着一种特有的香气,加上光线的昏暗,把这院落中千年来的的惆怅和忧郁的氛围发挥到了极致。而这大院里饱经岁月的山石,又必将见证新的故事。
出了深巷,雨又开始慢慢滴落,打着纸伞漫步在伫立了千年的石桥上,此时天色还早,望着两岸檐下的灯笼,时而传来的阵阵越剧伴着轻打在伞上的细雨,一滴又一滴,让人深深沉浸在这水乡的似水柔情。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江南的天就像孩子的脸,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阿婆在河边摆着各种时令小吃,游客在过往的船中讲述着游行的故事,西塘这个古老的小镇又展现出了它的另一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