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克战的头像

孙克战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20
分享

《打枣》

                                            七月梨八月枣,九月柿子红了皮

  家乡有许多的红枣。枣儿成熟季节,红的发紫的枣儿如晶莹的玛瑙,阳光下耀眼的让人眩晕。

  我的家乡在黄河边 ,黄河岸边是我的家。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也晡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

  家乡有商朝时代著名的名相傅説,他的版筑法开创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伟大的先河,被尊称为“圣人” 。比孔圣人还早八百年。

  家乡还有一位蜚命海内外的“圣人“——关羽。之所以被称为圣人,不外乎在关羽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忠义仁勇的品质。

  关羽也是个普通的人,也有着几乎两千年前人们身上的个性。

  相传关羽年轻的时候因为抱打不平杀了当地的县官,无奈间逃亡在外。你想啊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生存,关羽一路奔波一边乞讨。那时的大枣也算是稀罕物,关羽就干起了贩枣的营生。可贩枣也得要本钱啊,关羽连饭都没得吃,哪有本钱,无奈间只好干了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每当夜深人静或是大中午人们歇凉,关羽就跑到地里匆匆忙忙闹上两口袋便溜走。有时枣树个矮点,关于就爬上树,有时枣树高,干脆手持一根长杆噼里啪啦一阵狂扫。因为怕人发现,关羽整日里都穿着一件绿褂子,这样就和枣叶混为一体。还由于长期的挥舞长棍还练就了一身的臂力,所以关羽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八十二斤偃月刀挥舞起来虎虎生威势不可挡。也是关羽早年这些不冒烟说不出口的事儿,家乡的人儿还流传下来一句歇后语:

  关羽打枣——有枣没枣打三竿。

 家乡的红枣……

  家乡漫山遍野都是野酸枣树,红枣就是在野酸枣树上嫁接成的。嫁接后生长的红枣少了野酸枣的涩巴和倒牙的酸,多了甜味和水汁;相比较野酸枣,红枣肉汁厚核还小,主要的是顶饥,在天灾人祸的年代一把枣就能救活人命。几千年来就成了农村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

  枣树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生产队里的枣树都是栽种在埝边的。黄河岸边几乎每一年都是缺雨少霖,地里的庄稼都不怎样好好收,唯独红枣树。在黄土地里顽强的深深扎根于此,枣叶呈现着墨绿的颜色,金黄色的米颗大小的枣花散发着浓浓的醉人的香味在蜜蜂嗡嗡的呻吟声里一天天长大,在孩童们眼巴巴的盼望中一天天由浅绿变为深绿,由深绿又变为淡淡的白色,这个时候人们就有了希望。

  大枣在七月份就红了勾(地方方言这个勾是屁股的意思,比喻红枣的根部)。红勾枣在那个时候就是最好的零食了。生产队里果园的管理者就看护着红枣——在大公无私的年代,连人都是国家的,何况一穗麦子一个苹果一个红枣。黑夜里到是没人看了,但也没什么人去摘。枣树大部分都栽在地埝和悬崖边,地埝还生长许多野枣树,天黑看不见,搞那种工作的一般都见不得光亮,万一失手跌进枣刺窝里还不算倒霉,运气好的在沟边下去就要找马克思领路条了。

  白露时分,“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干燥的秋风催生着大枣成熟。枣树开园了,自己摘,一斤几分钱挂到生产队账上,年底分红一起结算。村里的男劳力要出工,摘枣的就是妇女和孩子。那时的人们就有那样的觉悟,说是那个埝头就全到一坪地里,一家一棵的排着走。盛枣的有很多的工具:竹筐竹篮自家做的粗面挎包……,人人恨不能一股脑把家里能拿家什的都拿到地里。树上爬满了人。大人在树的底层,孩子身轻总是往上梢攀。为了安全,大人总是把一根绳子拴在孩子的身上,一头绑在树上。很快的一布袋一布袋的红枣从树上放到地里。树梢的枣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早晚的温差又大,那枣红的发紫,是坚决不能放过的。人们早就有准备。一根钩镰伸出去搭住树枝轻轻的拽回来,一颗一颗轻轻摘下放到布袋里。好在枣树枝柔软性好,拽回来弹出去树枝也不会断裂。

  树底下落了不少的绵软枣。(有的枣成熟的早,慢慢地失去了一部分水分自动跌落下来)绵软枣没有树上硬枣脆生生的嚼劲和多汁的肉,却是上了年纪没了牙老人的美味。一颗枣放进嘴里,慢慢的用牙床和唾液一点一点咀嚼消化。何况地里的绵软枣是不用计算斤两的,白送。免不得有些不柱棍的将应该上称称的枣混杂里面。过称的时候,队长记工员还有果园看管员都得大费一番手脚,不好听的话也能说出口。但即便那样,每一晌都有呵斥声和红脸粗脖的人儿。

  摘枣的人回家都不用吃饭了。圆鼓鼓的肚里全装的是枣。

  秋天里天高气爽,午后的太阳照在人身上还有丝丝的暖意。家家户户的院里崖场上都支起了用高粱杆编织的当地人叫“簸”的类似一种凉席的盛器。一根一根的高粱杆晒干去皮用麻绳扎起来,秆与秆之间有一定的缝隙方便透气,能将杂草沙土什么的漏掉又不止将果实掉到地上。上通风下透气,每家里晾嗮的红枣还有削了皮的柿子红彤彤亮灿灿摆满了崖场和院里空闲的地方。红枣脱水变得绵软起来,柿子脱水也开始发紫。那诱人的香甜味招惹无数的马蜂嗡嗡声好似一首催眠曲。村里的婆婆们怀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儿,手上象征性的舞者一根竹竿,微微眯着眼身体有节奏的左右摇晃着……。傍晚收回家早上晾出来,如此反复,红红的干枣和柔软的柿饼就成了。

  那些带伤的红枣就蒸成了枣馍:将红枣和在面里的,纯用白面擀成面片中间摆了几十个红枣的,馄饨馍里掺进去几个红枣,还有花卷里的红枣……那就是中秋国庆佳节出门走亲戚的上乘礼品了。

  那些个头滚圆的上品枣就被封成了酒枣:将那些红枣洗干净晾嗮干在酒碗里一个一个的㓎上酒,然后放进瓷罐(或是大玻璃瓶里),将器皿的口封严实,(有许多的器皿是反扣的盖,为了实在,在反扣的盖里还到了水,这样密封的功效会更好一些)。半个月后醉人的酒枣就成了。那是春节待客上好的礼物。

   ……

   那时的红枣真的甜,甜的让人醉,虽然红枣的品种基本上只有一种:灵枣。

   现在的大枣品种多了去,五花八门:无刺枣葫芦枣骏枣板枣壶瓶枣木枣相枣滩枣梨枣油枣屯屯枣和田枣冬枣等等……。但是总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也许是嘴吃馋了,也许是现在的生活对那些食物不感兴趣了,或许是生活的经历让我们不堪回首。因为那是另一个时代的事,是现在的社会无法想象的事儿。

  卖枣的繁华的街上吆喝,买枣的也在街道上。双方只有买卖关系,多头的一句话也没有。

  一车大枣里几乎挑不出一个完整的好枣。

  那时的打枣和现在的打枣不是一个意思:那个年代的打枣是丰收后的收获,是一个红枣也不敢浪费的年代,是收获后的喜悦……;而现在的打枣是实实在在的打枣,是为了卖钱,为了心中无穷的欲望。

  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化,人们也就变化了。

  ……

  早年的生活已经成为历史,那也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段无意中就唸起的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