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克战的头像

孙克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13
分享

黄河岸边爱民歌

黄 河 岸 边 爱 民 歌

山西省平陆县车村58名村民黄河历险记

公元1983年元月9号,农历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六,小寒第四天,星期天。平平常常的一天,一个寒冷的冬日。

可是这一天对于山西省平陆县常乐公社车村大队的9名船工来说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今天是他们在承包本村帆船后的第一次航行。往日里他们是为村集体开船,从今天起他们就是为发家致富为小康航行了。

因为是星期天,加之临近年关,早上乘船的人儿们就显得格外多:有到对河走亲访友的,有背着土特产去赶集的,有年轻的恋人去三门峡市里购买礼品的还有在三门峡上班的……,不大的帆船到上午十点开船时,平常只承载二三十人的帆船一下载了几乎五十名乘客。

此时沉浸在欢乐和兴奋中的一船人根本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风险即将来临。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属于温暖带大陆性气候,黄河流域流经地域180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投产后极大的缓解了黄河下游的凌情灾害,水利调解后的冬季封河长度由平均386公里减少为223公里,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为上游带来一些影响:三门峡水库全面调节前的28年里发生冰塞只有5年,全面调解后的17年里就发生冰塞8年,这不仅影响了黄河上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平陆处在三门峡库区的中心,首当其冲受到冰凌的影响。一到冬季寒风凛冽冰凌挤拥,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元月中旬黄河中游的平均气温在零下20度至40度之间,河面上不时有冰块缓缓流下,车村的船工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将船向对岸驶去。行至岸边才发现由于对岸渡口地势平缓并且正对河流的走向,庞大的冰凌已将岸边堆积如山,根本无法靠岸。无奈间只好掉转船头往回返航。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破石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此时正是一年最冷的季节,何况是早上的河面。当帆船往回返航的时候,巨大的冰块逐渐增多,一眼望去,那庞大的冰块闪着耀眼的光亮铺天盖地冲了下来。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船到河中心时被倾泻而下的冰块紧紧裹住,身不由己缓缓以每小时一华里的速度向下游飘去。船上的全体人员经过拼死努力,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时的帆船离岸边还有两华里的距离,风大天寒,船体随时都有被冰凌击碎挤沉的危险,几近六十名群众的生命处在生死一线的紧急关头。

下午五点,平陆县委和县政府得知此事,全体领导一边开会研究抢救方案,一边迅速报告了运城地委。

运城地委书记仝云此时感冒发烧正在住院,接到消息,不顾重病在身,一面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赶赴平陆县指导抢险工作,同时向山西省委省政府汇报了情况。

到晚上七点,平陆县城人声鼎沸车辆轰鸣:全县三十六个单位的千余人将几十辆车的救险物资棉衣食物药物……装的满满当当的驶向车村,邮电局的工作人员也将电话架设到了黄河边,58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牵挂着每一个人的心:又冻又饿的一船人,下被巨大的冰凌包围,上有呼啸的寒风,承载几十吨的帆船在巨大的冰凌面前随时都有着被吞噬的可能。

抢险方案一个又一个实施,一个又一个失败:

停泊在下游古渡茅津渡的大型钢制轮渡“晋航1号”船全速逆水而上。但是由于河里冰层过厚船速太慢,平常一个多小时的航程现在预计五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对于刻不容缓的五十多名余名群众来说无疑实在扼杀生命;

准备捆扎竹筏的毛竹和木板到位了,当人们将一节几十米的竹筏试着放到冰凌上,竹筏随着漂浮的冰凌随处滑动极为不安全,何况两华里需要多少竹子和木板,一时也筹备不到,这个抢救方案也只好作罢;

当地的驻军也亲临现场勘查救援,他们想着架设舟桥到河中心接出遇险群众,但是都因为遇险船只离岸边太远而最终告以失败……

……

一系列的救援方案最终都无法救出遇险的群众时,运城地委书记仝云立刻向山西省委省政府作了汇报,并向当地的解放军空军部队紧急求援。

此时的黄河岸边已是深夜,河谷寒风呼啸如刀割人脸,河面上冻冰蠕动不时发出咔咔的碾轧声。但是岸边的无数干部和群众不顾一切用高音喇叭一次又一次向船上的遇险群众喊话,不仅传达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更是鼓励遇险船上的群众团结一心共度难关。望着岸边川流不息的人群和灯光,船上的六五十多人在只有一张床铺和一个火炉的情况下,大让小老让幼男让女,一位从芮城县赶来的村民将自己赶集的红薯拿了出来分给大家。床上最小的乘客只有四个月大的车海强尿布湿了,冻得哇哇直哭。火炉边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将她的尿布烤干,有的人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她的身上。终于孩子甜甜地睡了,而孩子的妈妈荆采宁却哭了,那是为不相识的人无私的爱而流下激动的泪水……

到第二天的早晨,天还未亮,运城地委主要领导仝云宁列和驻军军分区的首长都赶到了现场,亲临一线指挥飞机救险,邻近的芮城县也带来了医生和衣物。

上午八点三十分,北京军区派出的两架直升机到达运城,在装满救急物品后,机组人员不顾六小时夜航的疲惫,升空翻越中条山,降临到黄河河面遇险帆船的上空,为船上被困了一天一夜的guyu58名人民群众准确的投下食物和御寒用品,保证了遇险群众维持生命的必需。

由于天气寒冷冰凌的体积不断增大,遇险的船只随时都有沉没或破碎的危险。只有尽快将遇险的群众救上岸才是第一要务。可是遇险帆船耸立的桅杆就有14米高,阻碍了直升飞机悬空在船顶,群众无法登机。关键时刻直升机组的机长傅文明和杨因源果断提出放倒桅杆,直升机采取悬停技术来接送群众安全上岸。

直升机的悬停是一项十分危险的高难度技术,基本上用于抢险,特别是水面救援。直升机空中悬停是利用旋转的旋翼给空气向下的作用力推动空气向下加速流动,此时空气就反过来给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也就是拉力来支托机身重量。这就要求驾驶员要克服三点不利的因素:悬停需要的功率大于平时的功率增加发动机的负荷,极有可能出现单反,造成人员伤亡:在河面上由于船体来回摆动直升机的稳定性也极差,轻则完不成任务,重则机毁人亡。但是为了人民群众早点脱离危险,人民子弟兵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项平时从来没有的操作。

桅杆放到了,两架直升机腾空而起,机长带领全组人员全神贯注大胆沉着,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飞机几乎降到人们的头顶,一只轮子悬停在船帮,一个又一个被困的群众被送上直升机,然后腾空而起向岸边驶去。经过十一次的悬停往返,被围困了28个小时又冻又饿的58名全部脱险安然无恙。

在十一次的悬停飞行中,飞机悬停一次的最长时间达到十一分钟,而在飞行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悬停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五分钟。

那不是简单的几分钟,而是生命攸关的生死时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人民子弟兵为人民而不惜甘愿献出自己生命的崇高使命,是全国各族人民大爱无疆伟大壮举!

二十三年前的1960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六,平陆县修建风陵渡到南沟省级公路的六十一名民工食物中毒,需要一种名为“二巯基丙醇”的药物。可是这种药物在当时极为稀缺,晋豫两省的省会太原和郑州都没有,最后求救电话打到北京。在漆黑的夜里就是人民子弟兵的空军飞机远涉千里,凭借着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爱护之情,将一千支救命的药品准确无误的空投到预定地点,谱写了一曲舍己救人团结友爱的共产主义新曲;

二十三年后,在同样的地域,在黄河岸畔,在中华大地又上演了一出为人民为祖国不朽的壮歌;

这正是:

冰凌肆虐困黎民,

命悬旦夕古虞暗。

大军神笔高空降,

谱曲高颂鱼水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