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克战的头像

孙克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07
分享

流鱼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浪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昨天下午(2022年7月4日)中午一时许,三门峡大坝一年一度的泄洪排沙终于提开了闸门,在经过一个月持续不断的高温后泄洪了。

汹涌的河水从将近一百米的坝眼中倾泻而下,怒涛翻滚浊浪冲天,峡谷轰鸣水花飞溅……老远都能嗅到河水那带着浓浓的泥沙和特有的腥味。

大坝的上游和下游(特别是下游成十里的河道边),挤满了人群。那是特意为“流鱼”而来的岸边人。

“流鱼”并不是鱼,而是在每一年汛期到来前黄河泄洪排沙特有的一种人为奇观:黄河的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都是清澈透明的雪水和地下水,只有流经黄土高原冲刷着泥沙裹挟着泥沙奔腾而下一路东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极大缓解了黄河下游形成“悬河”的危害。同时为了保证三门峡上游河道群众的安全,每年再汛期来临之前都要泄洪排沙。这时期河水裹挟着大量的泥沙涌入河槽,河水浑浊,泥沙造成水里缺氧,鱼儿不得不寻求水浅水清的岸边冒头呼吸氧气。

这就给了黄河岸畔的黄河人祖祖辈辈等着河水归槽时捕鱼捞鱼的机时,当地人就把这个捕鱼的时期俗称“流鱼”。

大坝上游清澈的水渐渐变浑,河道的水位也渐渐变低,裸露出发黑的泥土,水中的枯枝杂草沿着曲流拐弯的河道随着波涛浮上来沉下去一路向下,不时有泥土塌落溅起水花的声音。就这样的险境那些捕鱼捞鱼的人儿涉身险境:有的顶着个光脑袋赤着上身穿着橘黄色的救生衣,多半身浸在水里,已经分辨不出大裤衩原来的颜色;有的身上还缚着两个如今已不常见的水葫芦,随着波浪漂浮不定;有的穿戴得整整齐齐在水边手持一根长长的捞网有板有眼一点也不紧张……但是不管怎样,水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皮肤特别的黑,黑黝黝的象个非洲蛋。他们在岸边人的呐喊和指挥下,不停的挥舞着手中的捞网,收获着喜悦和快乐;河中间的湍流里,有几艘皮筏艇上下起伏来回穿梭,在湍流中他们的收获也是最大的:

……金色鳞片红尾巴的野生大鲤鱼,全身浅黑长着扁扁脑袋有着一张大嘴两条长长胡须到处都是粘液的鲇鱼,还有鱼头小体形扁的鲢鱼、鲫鱼子类的,运气好的竟然都能捕获到乌龟和观赏的红金鱼……

岸边的人儿远比水里的人多得多:男女老幼黄发垂髫天南海北南腔北调。他(她)就是一个字:玩!打着遮阳伞戴着墨镜手里还捧着饮料,骑着摩托电瓶车沿着河道上下奔跑大声吆喝,还有着明显是捞鱼的家人,妇女抬着一塑料袋还滴着泥水的鱼儿吃力的往岸上走,转眼间就被买鱼的包围,不大功夫空手出来,浑身的泥点掩盖不住心中的喜悦;一个半大桩子有十五六岁的男孩双手捧着一条足有一米的大鱼,半绾着裤腿赤着足摇摇晃晃的往岸上挪。那条没有了生命之源的鱼儿瞪着死鱼眼长大着嘴,半天才不甘心地摔一下身子,男孩趔趄着差一点摔倒。他吃力的稳住身子,任由汗珠一点一点甩在发烫的洋灰路上……

古渡的码头,平日里碧波荡漾的河水变成一道翻腾的浊流奔腾而下,只留下那两艘巨大的在几十年前还承载着往来商旅而如今称作战备船的巨轮裸露在黝黑的泥土里。在它们的身边,还有数条被缆绳拴在泥土里的旅游船……只有那水泥河堤那粗大的几人都合不拢的垂杨柳的丝绦依旧是那样的翠绿,微风里轻柔地摇曳着舞姿……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与金色软于丝”。

大坝的下游,河水从闸门里急喷冲天又重重砸在水里,从那座驰名天下寓意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石旁边静静绕过,穿过那座连接晋豫两省的钢桥缓缓而下。

大坝的下游河道全是石质的结构。古语讲的“黄河无底海无边”在这里有点不恰当了。不管是主河道还是渐渐漫了水的里河,河底就是大小不一的卵石,走在水里一点不怕,所以下游的人比上游多得多,收获的鱼儿也比上游多得多。

崎岖陡峭的沿山公路到处停的都是车,到处都是来去匆匆的人群:有开着三轮车拉着满满的一车鱼往县城赶得,有刚刚过来加入捕鱼大军的,还有脚不沾地来回往岸边送鱼的,当然了更多的是围观看热闹的人儿,还有趁机弄了些瓜果蔬菜小吃饮料的贩子……

(其实流鱼的时间就是那么一二十分钟。但是那些个人儿准备的工作就有三五天一个星期,只是为了那在浑浊的黄河水里捕获着喜悦捕获着快乐)

想起了往年几个月后的深秋,三门峡大坝蓄水,下游的河道渐渐变窄,里河的鱼儿一下子被晾在脚脖深的水里,人们绾起裤腿踩着卵石拿着一根两尺左右的木棒照着鱼头一棒下去,尺把长的鱼儿就到手了。虽然有很多次木棒打空落在水里震得手发麻,但是笑声和尖叫声始终在峡谷中回荡……

沿着古老的渡口返程,在街道边见到一位坐在树荫下的老妪。这位期颐老人竟然有着一双旧社会的小足(裹足),虽然有些不成形,不是真正的“三寸金莲”,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有着诸多的意义。和老人交流几句,老人一开口就是那时怎样那时怎样,记忆里满满往事的回忆。阳光明媚酷阳当头,但是足足说明那是一个遥远的时代,仿佛走在时光的轮回中。不禁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那首“……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作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黄河人,真的感到庆幸:庆幸我们的时代,庆幸我们的幸福生活。

鬼斧神工三门峡,

功迈禹神险为夷。

一叶孤峰矗水波,

中流砥柱华夏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