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苏东坡
一日,采风活动结束,我和几个年轻男女坐在一张桌子吃饭。推杯换盏之后,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就变得无话不谈了。酒半酣了,话也多起来。渐渐话题就说到酒上,由酒慢慢转移到苏东坡的身上。“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不知谁念出了苏东坡的这一句。一桌子年轻面孔,唯我一人两鬓微霜,几双眼睛看向了我。我摆摆手。你们喝,你们聊,不必担心我会老夫聊发少年狂。
几张神采奕奕的脸,现出温厚的笑来,继续他们的话题。长发青年说他最喜欢恃才放旷的苏东坡。眼镜说他心里的苏东坡是温暖,温润的人。胖青年说苏东坡是一个吃货。长裙子的妹子说她眼里的苏东坡是一个痴情的人,并随口吟出“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靠窗边坐着的那个大眼睛美女,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字斟句酌说,苏东坡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她的话引起一阵哄笑。她却忽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看着我们说,我是认真的。
看着一张张英气勃发的脸,听他们对苏东坡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评价,不由一阵感叹。莎士比亚评价哈姆莱特时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苏东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觉得,苏东坡对中国人的影响,更甚于哈姆莱特。几千年的时光,并没有销磨他的光芒,反而愈加光彩照人了。唐宋八大家的名头绝非轻易就可以得到。
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太过丰厚了。任何一个喜欢苏东坡,阅读苏东坡,研究苏东坡或是只限于在学校接触过苏东坡诗词的人,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自己的苏东坡。就像那几个年轻人,每个人喜欢的苏东坡都不一样。可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喜欢。喜欢就是喜欢。喜欢他的大江东去,喜欢他的千里共婵娟,喜欢他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喜欢他的休将白发唱黄鸡,喜欢他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喜欢他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喜欢着他的喜欢。
我曾多次尝试写一写苏东坡,可每一次都难以呈现出一个立体、完整的苏东坡。苏东坡是一片莽莽苍苍的森林,一枝一叶,怎能窥见森林的广袤?苏东坡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一波一浪,如何领略大海的辽阔与深邃?苏东坡是高山厚土,一石一壤,又怎能彰显出大山的巍峨,黄土的厚重?读他的诗文,我们也只是于大海取一瓢饮,于厚土捡一粒沙而已。古往今来,谁能走进他的内心,谁又曾经走进过他的内心呢。
一名武士,甲胄披身,只不过是名贵的外壳,保护自己,也抵御他人。一介文人,文字就是他的甲胄。豪放或者婉约,洒脱或是沉郁,诙谐或者端庄,坚忍还是懦弱,随遇而安还是随波逐流。都是给人看的。
宦海沉浮,世态炎凉,他都看遍了,也都遍尝了。半生坎坷,半生流离失所,几乎就是他的生活。不是被流放,就是在流放的路上。但他的诗词里,从未像屈原那样,问天问地问鬼神,怨天怨地怨苍生。他将一条曲折坎坷的路走成了阳光明媚;他将荆棘遍地,走成了一路花开。
他的心底有没有苦,我们知道。他的心底有没有怨,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却看到了坦荡,看到了诙谐幽默。“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不知道“黄州惠州儋州”是在告诉世人他颠簸的苦,流浪的苦,还是想告诉后人他苦中作乐的收获。他调侃着自己,也调侃着命运。把磨难调侃成生存智慧,他就成了人生赢家。
很多人饱经磨难之后,都怨天尤人去了。比如屈原叹息奸臣弄权,小人当道,皇上蒙蔽,命运不公。“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比如司马迁叹息遭人构陷,沉冤入狱,奇耻大辱加身,“且负下未易居,上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苏东坡却将所有的磨难,所有的不幸,统统等闲视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幽默之态度对待苦难,苦难奈我何?
苏东坡之所以光耀古今文坛,是一粒沙,经千万滴泪水的浸泡;苏东坡之所以伟大,是凤凰浴火,涅盘重生。这里没有传奇,也不是宗教,有的就是磨难与泪水。当我们议论他的诗词多么雄浑壮阔的时候,当我们羡慕他将苦难行走成人生巅峰的时候,就应该去想一想他的人生,以及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苦难不会垂青于谁,苦难自然也不会为谁绕道而行。在苦难中沦为庸常之人,不会被赞颂,不会载入史册,也不必被苛责。视苦难为日常,并在苦难中日渐丰满、日渐强大的人,一定不是寻常人。必将会被后人记住。
苏东坡就是一个不同寻常之人。
后来,在另外一个场合,我又遇见了那个漂亮的大眼睛。她仍旧记得上次的话题,她问,老师,你心中的苏东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沉吟了半天,我到底还是无法给出一个答案。于是便问她,你还是认为苏东坡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吗?她认真点点头。是的,无论诗文还是他的精神,都不会死掉。
小强之所以不死,是源于内心的强大。
含着泪在笑。笑着,笑着,就阳光灿烂了。
含着泪笑的人,内心一定盛满了阳光。
下次再见到那双漂亮的大眼睛,我会告诉她。我心中的苏东坡,是一个心怀阳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