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疆的秋天,是一年里最为绚烂,壮阔,沉郁,丰饶的季节。
所有的,草木、庄稼、昆虫、就连涓涓流水都走进了一岁一枯荣的时刻。
山寒水瘦。潭水变得清冽起来,石子、游鱼历历可数。只是那些鱼缺少了前时的从容与灵动,像是一尾尾落在水里的柳叶,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漫山的草黄了,漫山遍野都染成了暖色调。还有一棵一棵,一片一片的树木,绿的、黄的、红的。绿上染着微黄,黄里透着殷红,绿的黄的红的树叶杂揉在一起的,静默;或者举起手臂,迎着秋风,舞蹈。成片的庄稼成熟了。收割机开过去,庄稼就消失了,秸秆变成的碎屑,果实吐进车厢里。收割机的身后是一条粗线条,深褐色,与橘黄形成了对比,田野就有了层次感。三三两两的农人,跟着收割机,捡拾着那些被丢失的麦穗。多么像法国画家米勒笔下的《拾穗者》。
年轻的时候,喜欢唐诗宋词,特别喜欢那诗词里秋的情调。有那么一点点萧索,一点点苍凉,一点点哀伤,还有一点点叹惋。现在想来,那时候,就如辛弃疾所说“年少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吧。其实是不懂愁滋味的。年纪大了,经历多了,就觉得年轻时候见落叶而悲秋,见萧索而伤感,的确是有些矫情和幼稚。
明明一个沉甸甸的秋,怎么到了文人墨客的眼里,就那么不忍读,不忍看了呢?
多愁善感的年纪,应该不属于秋天。
2、
我进山里,为的就是看秋天。
路上,就被道路两旁的景致所吸引。 两旁的树木,明显进入了秋的节奏。杨树的叶子黄得最早,阔大而厚实。一片一片泛出深黄,浅黄的色彩,还有一些暗绿着,浓浓淡淡稀稀疏疏挂在树枝上。风一过,那些已经黄透了的叶子,就纷纷飘落下来。那是一种壮阔的景象。就像千百成群蝴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密密麻麻挨挨挤挤飘飘荡荡。有的落在路面,有的在空中打着旋,久久不息。顺着道路看过去,刚刚还发光的路面,转眼之间就铺满了一片金灿灿的落叶。路面上的落叶金黄,两旁树枝上的叶子也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眼前的路,金碧辉煌。车在路上行驶,带起一团团树叶,就像金色的旋风,旋起来,瞬间就消散了。两旁是农田,成熟了的玉米,高粱,黄豆,还有一垄一垄开着淡紫花的作物,呈现出浓烈的秋的味道来。
俗话说三春不顶一秋忙。农田里看见了一片一片成熟了的庄稼,却看不见忙着收秋的农人。只有一些农用车在公路上奔驰,满载着收获的粮食。如今农村,已经完全摆脱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了,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不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极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
进山了,两侧的山连绵起来,陡峭起来。
山里的秋色扑面而来。
山里树多,树种丰富,秋的颜色,也因此而五色斑斓,壮阔无边了。
白桦树是秋天里的素颜女子,一袭白裙,橘黄色的头发,三五成群站在秋天的阳光底下,素雅而娴静。风拂过,那满头柔发,披披拂拂,宛若天仙。银杏树,则是大山里的卫士,挺拔,高大,将一个个身躯站立成标枪。枫树,山杏树只管点燃漫山遍野的火焰,这里一丛,那里一片,将连绵的山,幽深的谷,还有辽阔的原野燃烧,燎亮,温暖。榆树、榉树、槐树、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树木,则各成姿态,以自己最为擅长的色彩,去衬托。让巍峨的,雄浑的,舒缓的大山,肃穆着,斑斓着,妩媚着。站在山巅,迎风而立,极目所见,那里有枯萎,那里有萧索,那里有垂死呢?
3、
黄是金子的原色。红是热烈,是沸腾,是沉淀。
满眼红的红,黄的黄,深深浅浅浓浓淡淡虚虚实实的深红浅黄不就是最美的秋色吗?
黄,有金属的质地。红,有热血的属性。
黄和红色,不仅仅是岁月的沉淀,也是成熟的标志。草木染着一身黄或者红的颜色,行走大地,大地就丰饶无边了。
没有金黄,就没有贵重。没有火红,有如何会有岁月的淬炼,硕果累累呢。
谷子是黄色,玉米是黄色,大豆、小麦、稻谷都是黄灿灿,金闪闪,喂养着我们。我们的肤色也是一种成熟的黄色。我们血管里血,是红的。激荡的红,沸腾的红,赤诚的红。
秋天,怎么会满目凄凉呢?
4、
触目悲秋的人,一定是别有怀抱的。
古人写秋的诗句里,应该首推范仲淹《苏幕遮》里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人在旅途,见落叶而思归去,有情可原,亦有情可感。但是范仲淹的诗句并不觉得多么悲伤,凄凉。反倒觉得有一种壮阔的伤感,豪迈的伤怀。即所谓哀而不伤是也。就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人说从诗句里看出了凄清与悲苦,我却于凄清里看出了苦中作乐,看出了人的悠远与豁达。那些悲苦里,一定是蕴含着希望的。人在天涯,毕竟是在路上。就像我们看见秋的衰老,也更加看到秋的收获。
从这个意义来说,没有衰亡就不会有成熟,就不会有收获。
衰老与收获并存,我们岂能只见满目荒凉而不见大地丰饶呢。
秋,是一位哲学家,也是美学家。给你万物萧疏的场景,让你在凋零中去沉思生命的进程。给你五色斑斓的季节,让你在壮美里感受成熟。让你在左眼看到消逝,右眼发现希望。
所以,王维就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多维度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色彩是单调的,又是丰富的;景物是静止的,又是生动的;情感是清冷的,又是浓郁的;有消逝,才有诞生;有短暂的遗憾,才会有永恒的欣喜。你说,你是读出了单调还是丰富,静止还是生动,清冷还是浓郁呢?心境不同,可能获得的感受也不同。
我更喜欢刘禹锡的那首《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个比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来得更加豪放壮阔,让人见云鹤而思飞扬。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有如此心胸,怎么会见落叶而悲秋呢。
秋,原本是一个沉甸甸的词。